媒体中心

MEDIA CENTER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邀您参与各单位主题活动

    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在即,根据2020年主题: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各个参与者拟展开活动,线上线下活动并驾齐驱,向公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理念。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梳理了相关单位的具体活动内容,鼓励公众参与。1、无界对话:共同命运,共享遗产主办者:ICOMOS共享遗产委员会,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活动内容:将邀请ICOMOS共享遗产委员会主席Siegfried Enders教授、佐治亚大学James Reap教授等核心对话成员,与来自中国、葡萄牙、马来西亚等地的ICOMOS会员开展有关“共享遗产”与人类共同未来主题的对话。在疫情曾经肆虐但已经初步归于平静的武汉,进行这一问题的探讨,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具体信息:地点:线上,于ZOOM平台, 会议ID 267-297-333。时间:4月18日晚21:00,持续约1小时。 2、龙门石窟“全景龙门”上线主办者:龙门石窟研究院活动内容: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展示龙门石窟,以龙门石窟游览为主,兼顾学术研究成果的普及展示,让公众线上共享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内容包括漫游·全景龙门;探索· 窟龛造像;龙门石窟研究院院藏陈列;龙门石窟保护传承回顾与展望主题展;龙门石窟外展;龙门讲坛;“龙门第一缕阳光、最后一抹晚霞”;龙门夜景。具体信息:2020年4月10日起,可登录以下官方平台参与。1、数字龙门.中国www.lmsk.org.cn2、数字龙门微信公众号3、数字龙门APP3、南京官窑山明代城墙砖官窑遗址考古发掘及其保护利用主办者: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活动内容:1、在南京集庆门段城墙脚下的“砖集馆”进行云直播活动,云直播的主要内容为有关《南京栖霞官窑山明代城砖窑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以及官窑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的主题演讲,主讲人为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官窑山窑址群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马涛研究员。2、开展考古发掘内容相关的线上临时展览活动。3、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的宣传活动、省市级媒体报道发布活动。具体信息:时间:2020年4月18日10点地点:南京集庆门悦动·新门西产业园内的万科集团砖集馆。云直播的相关报名信息,以及线上展览相关信息已通过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的相关微信公众号,合作媒体等渠道进行公布,敬请关注!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微博二维码微信公众号:njcqgl4、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优秀项目宣传推介活动线上启动主办者: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活动内容:1、通过线上直播,宣布“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优秀项目宣传推介活动”启动,向社会征集广东省内文物古迹活化利用优秀项目;仪式期间,将有如下主题的演讲:广东省“全国优秀文物保护工程”案例简介和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平碉楼为例的文化遗产线上云游;红色革命纪念地——中共三大旧址(简园)的历史与发展;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主讲人分别为曹劲会长,崔俊秘书长,志愿者协会。2、将陆续有文章刊登至官方公众号,通过各大考古遗址宣传片介绍广东省遗址的情况;通过文字、视频和360全景自由操作介绍广东首个世界遗产地——开平碉楼;分享简园的历史、修缮情况、活化利用等。具体信息:时间:2020年4月18日15点地点: 广州市越秀区培正路13号简园,通过“南方+”app进行直播。相关信息将通过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的微信公众号,合作媒体南方报业集团等渠道进行公布。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微信公众号“南方+”app5、避暑山庄清代盛期原貌数字化复原与艺术再现主办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吴晓敏;承德市文物局高级工程师陈东活动内容: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鼎盛时期的精华之作,但是其中大量古迹已遭损毁。中央美术学院吴晓敏、范尔蒴、吴祥艳和承德文物局陈东,通过文献图档考证和遗址勘察,逐一绘制复原图,制作数字模型、数字动画、数字界画、版画、实体模型,展开对古迹的复原,至今已完成9组园中园的复原,另有多组正在进行中。他们将直播分享相关成果。具体信息:时间:2020年4月18日19:30-20:30地点: 腾讯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s/579GDxveea85ID号:820 126 1706、鳌峰书院 文化共享主办者:鳌峰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活动内容:1、举行鳌峰书院科举文物展,分四大模块——①十年寒窗(科举书籍类文物) ②童试选秀(科举试卷类) ③榜题名(科举文具类) ④科举习俗 (科举习俗类),展示古代士子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身命运的艰辛历程,凸显鳌峰书院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与勇攀高峰、为国求学的精神追求。2、进行“以声战疫 礼赞春天”诗歌朗诵,传播希望与正能量。3、举办线上书友会,欢迎书友加入,介绍所推荐图书的特点及书中精彩片段,引发读书兴趣,投票交流,选择换书对象,互换联系方式,完成换书。具体信息:文物展时间:2020 年 4 月 18 日至 2020 年 4 月 25 日地点:鳌峰书院诗歌朗诵时间:2020 年 4 月 23日地点:鳌峰书院线上书友会时间:2020 年4月18日地点:腾讯会议线上举办(时间和房间号还待工作人员的进一步更新)

  • 【预热】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共享遗产”主题线上活动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将于明天4月18日下午2点至4点半尝试一次特别的线上分享活动,此次活动由腾讯新闻客户端直播平台全程直播。直播观看方式:进入腾讯新闻客户端,搜索“大咖讲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跳转至直播页面。此处嘉宾阵容先来震撼一下:嘉宾名单 刘玉珠 (国家文物局局长) 宋新潮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吕 舟 (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教授) 王旭东 (协会副理事长,故宫博物院院长) 舒小峰 (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副主任) 姜 波 (协会副理事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委,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领导、颐和园领导

  •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线上主题活动:共同守护,共享未来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的主题为“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缘故,大家无法像往年一样聚在一起举行活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共同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将在4月18日下午2点至4点半,为大家奉上一次特别的线上分享活动:共同守护,共享未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培育与传播。请大家届时锁定腾讯新闻客户端直播平台。大家一定格外关心在湖北、在武汉的那些文化遗产以及它们的守护者们,在疫情过后,一定都希望去湖北、去武汉的遗产地,与当地人共同珍护疫情过后的遗产。为此,湖北的同仁们专门准备了视频,在线上与全国各地的朋友们一道,共享湖北文化遗产的真、善、美。今年,世界遗产大会将在福州召开。除了那些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我国还有许许多多正在储备中的优秀遗产地,我们将为大家分享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西夏陵、江南水乡古镇、北京中轴线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项目。我们还将与大家探讨: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应如何传播,如何与公众分享,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又有哪些好的传播经验?在活动中,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几位重量级大咖——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领导、专家,以及来自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领导,将为大家分享他们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培育,遗产价值如何更好阐释、传播的思考。大家还可以在线上就关心的话题对专家提问!协会特别感谢腾讯新闻客户端直播平台、颐和园为本次活动提供的大力支持,具体直播地址将于活动前两天向大家发布。请留好您本周六下午的时间,我们网上见!

  • 2020-04-10 资质资格

    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资格证书申请有关事项的通告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现就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资格证书申请材料审核及证书发放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申报材料审核工作持续进行,但依据审核流程,部分申报材料由于疫情影响结果回复有所延迟,到期未收到审核结果人员可致电010-84633309进行咨询。二、因证书发放需要现场核对身份信息,根据北京市及协会办公地的疫情防控要求,暂不具备接待现场到访条件,故暂缓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资格证书的发放工作。证书的发放工作疫情缓解后恢复。对此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20年4月10日……

  • 关于开展2020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共享遗产”主题活动的通知

    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2020年主题: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协会广大会员:为呼应2020年ICOMOS国际古迹遗址日“共享遗产”的主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号召大家举办或参与各类线上活动,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为文化遗产的更好共享和传承助力。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号召:自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第22届大会通过,每年的4月18日定为ICOMOS“国际古迹遗址日”,以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遗产保护,提升公众对遗产多样性、与我们当代生活的相关性、及对其保护的需求和意义的认知。每年ICOMOS都会选择一个活动主题。以便国家委员会、科学委员会成员及其合作伙伴组织相关活动。2020年,配合10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ICOMOS第20届全球代表大会和科学研讨会的主题(GA2020详见国际官网),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定为“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这一主题反映出在人口快速流动、冲突不断、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遗产作为文化认同的一部分,具有全球性意义。这一主题认识到遗产——无论是遗产地、景观、实践还是文物藏品,它们通常与各种团体和社区紧密相连,并受到他们的重视。这一主题的核心内容,其最重要的意义是文化或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关注并保护遗产重要属性特性、意义和价值方面所起到的集体责任。然而,“共享”这个概念也似乎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有意为之。从历史意义上说,文化和社会具有共同的文化实践、行为方式和观点。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过于强调文化遗产的共同特征,反而影响了多元声音的表达,会引起一定的抵触。在某些情况下,知识和实践可能受到了严密保护,无法共享(例如,许多土著文化)。此外,一些遗产因素因其象征意义(如巴米扬大佛)而遭到毁坏或破坏,与共享意识或思想包容理念相悖。更典型的是,在遗产工作中,遗产地的价值可能会引发关于如何对其进行保护的争论(例如,悉尼天狼星大厦)。通过采用“共享”一词,2020年国际古迹遗址日邀请参与者探索与文化、遗产和责任相关的共享理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观点、主张及反对陈述。国际古迹遗址日欢迎对该主题的传统思想进行回顾,并寻求新的、多样化的观点和见解,鼓励讨论及对话。现在,在全球面临新冠疫情健康危机之际,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这一主题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因为它表述了全球团结一致的理念。中国可以参与的途径: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一直积极参与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每年号召全国的团体会员及相关遗产机构围绕当年主题举行活动,向公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理念,引发积极的社会讨论。秉承往年的传统,协会再次号召广大会员单位和同行,在这一特殊时期就“共享”这一课题开展活动。而今年活动的形式也将因疫情而特殊,会推荐使用互联网远程的方式相互分享。实际上,今年的“共享”主题,也因为新冠疫情的缘故,而变得格外有意义。在疫情期间,大家足不出户,不能实地接触、参观文化遗产,各遗产地和博物馆推出各种线上游览的服务,各科研院所所推出的线上讲座和交流,同样是一种难得的“共享”遗产的模式。在中国的疫情渐渐好转的同时,国际的新冠疫情仍不明朗,中国的文化遗产工作者愿意同国际同行一道,以线上活动的形式,更加积极主动思考与探索全球遗产保护事业在这一特殊时刻所呈现的面貌,践行“共享遗产”的使命。在此,欢迎计划组织活动的会员单位将简单的活动计划发回协会秘书处邮箱icomoschina@icomoschina.org.cn,秘书处整理后将上报总部,与全球的同行分享。活动计划提交内容要求如下:1、题目2、主办者3、活动简介4、时间5、地点(或是线上平台)6、联系方式7、官网(如有)8、附件:海报、宣传册等(如有)期待您的参与。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20年4月2日

  • 2020-03-31 会员成果

    协会青年会员张柔然博士英文著作出版

    协会国际会员张柔然博士的著作《Chinese Heritage Sites and Their Audiences:the Power of the Past》(《民众视野下的中国世界遗产》)由全球著名人文社科出版社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正式出版。近年来,中国的青年遗产学者越来越积极参与国际遗产的学术研讨,本书的出版是中国学者在国际世界遗产学术界积极发声的一个重要成果。研究在理论层面指出,首先,中国民众受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等哲学观念影响,对世界

  • 2020-03-30 会员动态

    会员单位新闻——清东陵化疫情为机遇 闭园战“疫”人不寐,苦练“内功”待园开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清东陵保护区高度重视,在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和中央关于抗击疫情的指示精神,全面突击抗疫工作同时,坚持抗疫与文物保护、经济发展齐抓并进不放松。虽然为有效防控疫情暂时关闭了景区,但是该区采取多项措施,景区闭园人不歇,抗疫情、抓文保、练内功、促发展,秣马厉兵,苦练内功。  疫情突发:第一时间“闭园”  春节小长假,本是清东陵冬季里难得的一个旅游小高峰。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区以游客的生命健康为重,第一时间响应本市全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的要求,主动封闭了景区。在辖区范围内24小时循环播放防疫知识,提升游客对疫情的认知,并在辖区主要入口设置值守人员对游人进行劝阻。  不仅如此,他们在对本系统所有职工及家属等进行全面摸排,确保无一遗漏的基础上,抽调59名精干力量下沉到社区,担任楼门长职务,积极参与地方防疫工作。  做为旅游接待单位,景区关闭前每天都要接待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和病毒消杀工作,该区积极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对景区通道、车场、厕所等进行全面系统“大扫除”,每日定时对办公场所、公共设施、辖区范围内的道路等进行防疫消杀,确保防疫工作不留任何死角死面。  为将爱国卫生运动保持长效,该区还积极开展了卫生环境大比武活动。组建专门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小组,每周严格按照《清东陵保护区爱国卫生行动方案》要求,重点对保护区内的爱国卫生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逐项打分,对评比优胜单位在全系统内通报表扬。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整体环境的提升工作。  全面防控:巡查不留“盲区”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底线、红线、生命线。对于文物单位来说,无论疫情如何严峻,守护世界文化遗产一刻也不能松懈。为此,清东陵保护区在充分做好安保人员防疫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四级督查巡查机制”,即建立每天由1名管委会班子成员对各级在岗带班情况进行抽查;科、股级干部每天分两班次对警卫点进行突击检查;保卫科每天对每个警卫点进行普查;辖区派出所在重点时间段巡查的四级督查巡查机制。为了及时有效调度“四级督查巡查”情况,该区充分利用微信群传达指令快的特点,每日巡查后第一时间在微信群中对当日值守情况进行总结调度,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分析和处置,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建立了严密的“文物安全责任体系”,将文物安全与各级责任人员绩效挂钩,并记入干部档案,将责任牢牢地压实到每个人身上。  冬春季是文物消防和森林消防的敏感期,为有效做好这一期间的消防工作,该区两次召开消防工作部署会议,多次就消防工作进行现场办公。通过采取周密排查、夯实责任、严格执法,加强祭祀管理和火源管控等措施,确保消防安全。1-3月中旬,通过排查,对42处消防隐患进行了彻底整改,对11名违法人员进行了行政拘留,有效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抓住空档:蓄能广练“内功”  疫情关闭了景区,但是不能关闭团队的成长。景区闭园后,清东陵保护区管委会充分利用这一经营空档期,厉马秣兵练内功,为景区以后的发展蓄积爆发能量。  景区积极与旅游规划行业的标杆企业对接,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在保护区县处级干部、科股级干部、旅游版块工作人员中,组织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就文化的挖掘梳理、营销活动执行、运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为保证学习效果,景区组建了专门社群,通过社群打卡、专业讲师与学员线上交流答疑等形式,提升培训效果。  提升导游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是景区发展的破题之举。景区充分利用云视讯等网络平台,对接待部和随车导游开展了60余课时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清代历史人物、古建筑、风水、礼仪接待等多个方面。培训以视频讲座、线上讨论和比武等多种形式开展。此举大大提升了导游员的整体服务水准。  为确保在遭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今年景区的全年任务目标仍能顺利完成,景区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组织干部职工云会议、云办公,对2020年的工作计划、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工作、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推进工作、旅游景区的营销策划等,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探讨。同时,集思广益,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重新制定了更为科学的景区工作计划,确保下一步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目前,各项工作已稳步推进。  景区虽闭园,但是,清东陵保护区对文物背后所蕴含着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宣传却并没有止步。为了丰富人们的居家生活,保护区在抓疫情防控、加强文物保护与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文博专业的特长,推出了系列文化大餐——由多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嘉宾赵英健、李寅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讲述传奇东陵背后的故事,真正做到了闭园不闭美,避疫期里云开讲。目前,该栏目已推出50余期,受到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文章来源:国家文物局

  • 2020-03-26 协会动态

    协会成立15周年,回顾成长历程(四)

    一、2017年协会工作(一) 协会机构建设5月23日,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选举产生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宋新潮当选为理事会理事长,柴晓明、吕舟、王旭东、王力军、陈星灿、姜波、舒小峰当选为副理事长,闫亚林当选为秘书长。(二) 国内专业咨询1. 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咨询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协会协助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邀请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赴现场考察,了解遗址考古、研究、保护、展示情况,并为遗址保护、管理和申遗提供专业咨询;开展景迈山古茶林、西夏陵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的评估工作。2. 开展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4月18日,协会号召会员单位围绕“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旅游”的主题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宣传活动,并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联合主办了专场活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高峰论坛。3. 主办2017年上海“建博会”8月10日至12日,协会联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在上海共同主办了“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简称“建博会”)。本届“建博会”以“保护、修复、利用”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意大利、俄罗斯、尼泊尔、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81家单位参展。4. 举办世界文化遗产专业培训活动8月28日至9月2日,协会协助世界文化遗产——澳大利亚亚瑟港历史遗址管理局,举办了面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者的“遗产地管理最佳实践高级培训班”,为推动国内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从业者与国外遗产地管理者、专家开展深度交流进行了有益探索。来自炳灵寺、麦积山、西千佛洞、老司城遗址、长安城遗址等遗产地的保护从业者参加了此次培训。5. 举办“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纪念”活动受国家文物局委托,12月22日,协会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国家遗产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共同主办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纪念”论坛及图片展。理事长宋新潮、副理事长王旭东在论坛上做了主题演讲。(三) 国际交流合作1. 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7月2日至12日,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协会组团参加了在波兰克拉波夫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会上,我国“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 参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大会12月11日至15日,协会组团参加了在印度德里举行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9届大会暨国际科学研讨会。协会副理事长姜波当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委。二、2018年协会工作(一) 协会机构建设10月28日,协会2018年度会员大会在上海召开。协会理事、团体和个人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旅游协会负责人代表,共128人参会。理事长宋新潮作了协会2018年工作报告。会议期间,协会在同济大学举办题为“突破遗产保护的边界”的青年论坛,协会历史村镇、防灾减灾、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学术交流。(二) 国内专业咨询1. 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咨询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协会承担了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相关咨询服务。4月26日至5月2日,应理事长宋新潮邀请,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河野俊行来华访问,调研了良渚古城遗址和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并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大学进行了两次公众讲座。9月中下旬,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协会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总部密切沟通,配合杭州有关方面承担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印度籍专家丽玛·胡贾女士对“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现场评估工作。2. 开展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协会号召会员单位围绕“遗产事业 继往开来”的主题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宣传活动。敦煌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龙门石窟研究院、元上都文化遗产管理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等会员单位(按首字拼音排序)开展了主题交流、有奖问答、游客参与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向社会公众专题阐释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协会秘书处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共同举办了专场活动“遗产故事会”,向社会公众普及世界文化遗产知识,推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3. 开展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推介4月18日,国家文物局指导,协会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在北京建筑大学举办第四届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推介活动,北京故宫宝蕴楼修缮工程、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山西省平顺县王曲村天台庵修缮保护工程、吉林伪满皇宫缉熙楼同德殿保护修缮工程、湖北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青海塔尔寺古建筑群修缮保护项目等6个项目获推荐。活动期间,来自北京建筑大学、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按首字拼音排序)的专家分享了宁夏明长城三关口段维修、故宫养心殿维修、五台山佛光寺前期勘察等文物保护研究型项目案例成果。4. 乡村遗产酒店首批示范项目评选为推动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利用,促进遗产保护与乡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协会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协会开展首批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评选,最终评选出北京瓦厂乡村精品酒店、山东荣成海草房唐乡酒店、广西阳朔秘密花园、四川丹巴罕额庄园、安徽猪栏酒吧乡村客栈等5家首批示范项目。5.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推介活动协会协助部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开展相关学术、宣传活动,为红山文化遗址、黄石矿冶工业遗产、内蒙古辽上京与祖陵等国际学术会议提供会议筹备、组织服务,为西夏陵等提供了对外宣传材料设计制作等服务。11月8日至9日,协会联合湖北省文物局、武汉市申遗办在武汉共同主办了“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协调会”,来自中国、蒙古、俄罗斯三国政府、专业机构代表参会。协会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蒙古国家委员会达成了推动万里茶道联合申遗的初步共识。6. 举办世界文化遗产专业培训活动10月8日至19日,协会与澳门旅游学院共同协办了“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由国家文物局、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共同主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部长万速成、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穆欣欣等出席培训班结业仪式。11月初,由协会与法国驻华大使馆共同推动,法国世界遗产协会主办、法国国际文化中心协会以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法国国家委员会合作组织的“法国世界遗产培训班”在法国卢瓦尔河谷中心的图尔市举办,共15名国内学员参加了培训。7. 推广中国世界文化遗产5月至8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纪念图片展》在香港展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李美嫦等领导出席展览开幕典礼。此次展览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协会的影响力。8. 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格管理及项目评审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协会继续承担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格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信息变更、证书制作、法律咨询,并组织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专家评审。9. 专业委员会重要活动4月14日,协会历史村镇专业委员会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亚太分委会成立会议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历史城市与村镇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理事长宋新潮以“中国古村落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题做主旨报告。4月28日,协会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四川省文物局主办, 协会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文化遗产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论坛”在成都召开。来自日本、尼泊尔、意大利等国家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国内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文化遗产面临各种灾害中风险管理、防灾减灾、灾后重建的相关问题以及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对策,以期有效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10月12日至15日,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厅、眉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眉山)石窟艺术考古研讨会暨2018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委会年会在四川眉山市召开。来自大足石刻、敦煌石窟、乐山大佛、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等石窟保护管理机构(按首字拼音排序),以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相关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10. 编译成果协会发布了译校的《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最新中文版(2017版),以及《乡村景观遗产准则》、《木质建成遗产保护准则》、《公共考古遗址管理指南》等文件中文版。组织翻译并推介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关于“自然-文化之旅”行动的两份国际文件,即《自然-文化之旅夏威夷宣言》(2016)和《自然-文化之旅Yatra声明》(2017),以及《关于遗产与民主的德里宣言》(2017)。(三) 国际交流合作1. 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6月24 日至7月4日,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协会组团参加了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并联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召开了“作为世界遗产的丝绸之路”主题边会。2. 参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年会12月4日至8日,协会组团参加了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拉普拉塔举行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018年度顾问委员会会议。在国家委员会亚太地区会议上,协会向国际同行分享了年度工作报告,并加强了与国际总部、各国家委员会和国际科学委员会的交流。3. 参与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协会参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于3月在中国茶叶博物馆主办了“中国茶文化景观研讨会”,并派代表参加“日本宇治茶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价值国际研讨会”,介绍中国茶文化遗产和相关研究成果。4. 参加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国际协商12月4日至5日,“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遗产协调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召开。秘书长闫亚林、协会副理事长吕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上,吕舟当选协调委员会双主席。5. 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5月26日,协会与南京市文广新局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南京城墙保护与利用国际论坛”暨2018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专场活动在南京召开。9月13日至14日,协会与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9月5日,协会参与组织的“第三届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在济南召开,期间举行了泉·城文化景观申遗研讨活动。10月9日至10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协会和北京市文物局承办的“2018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10月29日至11月1日,协会支持的“世界遗产城市组织亚太区第三届大会”在苏州召开。协会理事长宋新潮、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秘书长丹尼·里卡尔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2018年10月11日至12日,协会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口店国际古人类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纪念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暨史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6. 参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事务10月,协会派专家参加了在斐济举行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亚太地区工作会,保持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亚太地区国家委员会良好关系。12月,协会秘书处派员参加2018年度韩国国家委员会年会。会上,中日韩代表介绍了各国家委员会的情况,就进一步加强东亚各委员国之间的合作进行沟通。同时,协会推荐我国专家参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亚洲邻国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评估工作,以及蒙古、日本等国遗产保护行动及国际会议。三、2019年协会工作(一) 协会机构建设1. 举办2019年度会员大会12月7日,协会2019年度会员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协会理事、团体和个人会员,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等兄弟协会代表,日韩国家委员会代表共计150余人,53家团体会员单位参会。理事长宋新潮作了协会2019年工作报告。历史村镇专委会、石窟专委会、防灾减灾专委会分别作了工作报告。协会秘书处介绍了关于参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事务的情况。大会期间,协会还举行了中日韩三国古迹遗址学术分享会,并在浙江大学举行了“ICOMOS CHINA走进校园活动”。2. 参加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12月31日,民政部正式发布2018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公告,协会被评为4A级全国性社会团体,标志着国家社会组织管理部门对协会近年来各项工作的高度认可。3. 推动团体会员单位免费开放在协会大力推动下,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福建土楼、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故宫博物院、杭州西湖文化、金山岭长城、良渚古城遗址、龙门石窟、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山海关、泰山景观等世界文化遗产地(按首字拼音排序)以及伪满皇宫博物院等团体会员单位达成协议,向协会个人会员及ICOMOS国际会员免票。(二) 国内专业咨询1. 开展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推介4月18日,国家文物局指导,协会与中国文物报社在清华大学共同举办第五届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推介活动,山西灵丘觉山寺塔修缮项目、福建东山关帝庙维修项目、贵州海龙屯海潮寺修缮项目、上海武康路100弄1-4号文物建筑修缮项目、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文物保护项目等5个项目获得全国古迹遗址保护优秀项目;浙江泰顺廊桥—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灾后修复项目和浙江古月桥修缮项目获得特别推荐项目。2. 开展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协会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开展面向社会的“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宣传活动,主办“多元视野中的乡村景观”主题沙龙,推介“乡村景观”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理念。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参加活动并做主旨演讲,他强调乡村景观保护既要保护遗产和环境,也要保护生活生产方式,并充分认识到村民参与乡村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性。3. 第二届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评选11月14日,第二届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评选征集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出席并致辞。本评选确立了“乡村遗产展示与传统文化传承”“建筑改造设计的示范性”“文化体验方式及文化旅游模式”“推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酒店运营管理的示范性”“建立乡村遗产保护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多方共同参与”等六大项评价标准。4. 主办2019年上海“建博会”10月31日至11月2日,协会与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作为主办方和参展方,协会全面参与展会筹备工作,并向公众全面展示了协会历史、主要业务、工作业绩、保护理念和遗产资源等情况。5. 主办“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1月12日,由协会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智珠寺召开。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出席活动并致辞,他指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如何将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性激活、如何发挥文化遗产的当代作用的问题。6. 参与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培育工作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协会承担了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专家评审工作,并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与北京市文物局联合承办“2019年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国际学术研讨活动”,与于11月4日至5日黄石市人民政府主办“第二届中国(黄石)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高峰论坛”。7.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推介活动继2018年5月至8月在香港举办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纪念图片展”后,因社会反响良好,展览效果突出,2019年7月到9月,协会再次应香港公民教育资源中心邀请举办《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纪念图片展》,进一步扩大了协会的影响力。秘书处组织设计、制作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旅》(“Around China in 40 Sites”)中英文双语图册及周边,在协会团体会员及国际会员间发放,取得积极评价。8. 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格管理及项目评审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协会继续承担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格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信息变更、证书制作、法律咨询,组织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专家评审,完成了第七批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评审、个人资格考试和评定。9. 协办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活动10月17日-20日,协会协办的“首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十周年庆典、第九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在浙江良渚与广西合浦两地举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成员代表、企业代表和媒体记者等参加活动。10. 专业委员会重要活动11月14日,协会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亚太分委会、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亚太地区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历史村镇专委会论坛”在北京召开,理事长宋新潮作了题为《中国历史城镇保护面临的机遇》的主旨报告。11月28日,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安阳石窟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安阳召开,会议围绕石窟保护和石窟研究两个议题展开。(三) 国际交流合作1. 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6月30日至7月10日,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协会组团参加了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会上,“良渚古城遗址” 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协会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英格兰遗产委员会召开“中英双墙合作”主题边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出席边会并致辞。2. 参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年会12月4日至8日,协会组团参加了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019年度顾问委员会会议暨科学研讨会。协会代表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总部及相关科学工作组、其他国家委员会广泛开展工作与专业交流,并参加了“乡村景观遗产”科学研讨会。3. 举办国际研讨会9月6日至8日,协会主办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乡土建筑科学委员会和土质建筑科学委员会2019年度联合年会在山西平遥召开。9月8日至12日,协会参与举办的“2019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以及平行会议——“济南泉·城文化景观保护国际研讨会”在济南召开。9月27日-28日,协会主办的“2019沈阳·ICOFORT古代战争与城防古迹遗址保护世界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10月24日,协会主办的“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参加了会议并致辞。4.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6月3日,协会组织国内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参加了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的“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与合作论坛”。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共同保护中非文化遗产”的主旨发言。9月23日至25日,协会副理事长吕舟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参加“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遗产协调委员会第六次会议”。10月,协会副理事长王力军赴蒙古对万里茶道相关文化遗产地进行调研,并对接万里茶道保护及跨国联合申遗等相关工作。11月,协会与法国世界遗产协会签署《关于世界遗产合作谅解备忘录》,安排法国代表团赴浙江省调研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闽浙木拱廊桥和海宁海塘·潮。11月4日至8日,协会承办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国际合作项目——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调研。11月14日至17日,协会组织中国观察团参加了在意大利世界遗产地帕艾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举行的地中海考古旅游国际交流展会。11月29日至12月3日,副理事长姜波赴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参加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并介绍了协会的情况。5. 参与国际主题研究协会继续参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并组织相关单位共同承担“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中国章节编写工作。同时,协会组织彭州领报修院和泰顺廊桥项目作为全球案例,参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遗产重建主题研究。结束语:四期历史回顾在这里结束,从协会初始筹备建立,到民政部授予4A级协会称号,每一个脚步都值得认真总结,成为下一步的基础。十五年的成长,得到国家文物局领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历届协会领导的正确领导和辛勤工作,离不开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协会各团体会员单位和个人会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近几年,协会在良好运转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与探索。对内,面向群体更加年轻化,参与途径更加多样化,并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兄弟社团的广泛合作;对外,积极扩大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总部和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协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探索借助微信、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力量,让我们的工作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助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协会的脚步没有终点,我们希望未来能做的更多、更好。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请继续关注我们!

  • 2020-03-21 协会动态

    协会专家抗击疫情研究成果获国际ICOMOS广泛响应

    自年初,新冠肺炎全面爆发,在全国性的抗疫战斗中,城市作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受灾和救治中心,经历了巨大的挑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迅速行动起来,在协会专家董卫教授等学者的带领下,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国内外疫情应对策略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编制完成了《针对疫情的城市功能-空间应对策略—— 城市应急管理手册》。2020年3月18日,中国本土新增病例首次归零,是全国的抗疫战斗转折性的时刻。而病毒还在全球继续蔓延,许多国家都还处在危急时刻,为此协会也将这一研究报告于3月18日及时通过ICOMOS总部平台与全球的同行分享,希望中国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启发更多有益的思考和行动。今天,历史城市、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国际议题,与城市规划、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等实践体系越来越密不可分,作为文化遗产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ICOMOS从最初关注古迹遗址的保护,逐步拓宽自身的学术视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ICOMOS专家的专业性知识,能够为抗击疫情做出独特且重要的智识贡献。邮件发出后,协会收到了来自美国、伊朗、西班牙、意大利、埃及、加拿大、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ICOMOS的积极回应,对中国同行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赞赏,一些国家的专家也提出了具体的合作建议和行动方向。同样行动起来的还有ICORP(ICOMOS灾害预防国际科学委员会)、OWHC(世界遗产城市组织)、UNHABITAT(联合国人居组织)等。以下为该报告的编制说明,报告全文请点击链接下载: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download/20200320182650_download.pdf关于《针对疫情的城市功能-空间应对策略 - 城市应急管理手册》研究编制的说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课题组从2019年底至今,突然爆发的新冠病毒迅速肆虐全球。世卫组织于2020年1月31日宣布其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月11日宣布其“大流行”。经过一段严峻的抗疫战斗后,中国总体上控制了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到这一流行病的影响,确诊病例迅速增加。为此,我们希望本手册能够在总结中国城市抗疫防疫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介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下城市空间的有效应对措施,为世界各国疫情防控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城市功能空间结构是在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既要满足城市的日常需求,又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改造而不断优化。COVID-19的突然出现,暴露出许多现代城市仍然缺乏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基本能力。控制疫情的关键是减少人口流动,特别是限制疑似感染者在公共场所的流动。从医学角度来看,有必要对疑似感染者和确诊者进行检测、隔离、治疗,并在最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内阻断传播路线。因此,城市的功能空间结构也需要相应的调整,从满足日常生活的目标到满足日常生活和防控疫情的需要。从城市规划角度看,城市应对疫情暴发的能力取决于城市现有公共卫生设施的健全程度、其空间分布的合理性以及公共卫生设施之间的兼容性。但很关键的一点是,从宏观到微观都取决于城市的管理能力,如果城市有足够的管理能力,那么就有可能在现有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取得相对较好的防治效果。从城市运作的角度来看,应对疫情需要城市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密切协调与合作,这就需要医疗资源的即时调配,包括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和物资,集中到最需要的地方。因此,城市应当提前做好为医疗场所、专业交通、仓储场所、运输人员以及紧急情况下的管理计划。中国的抗疫经验显示,自上而下的集中医治和自下而上的社区管控相结合的策略在整个过程中都十分有效。各级政府部门、医疗体系和社区建立了密切的互动关系,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和手段高效、快速地开展防疫斗争。本手册在分析总结中国不同类型的城市抗击疫情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功能-空间的防疫应对措施,重点强调基于社区单元空间,构建城市-片区-社区的多层级疫情防控区,并在城市医疗资源调配、交通管理、公共设施利用等多方面阐述可行的措施。鉴于中国的防疫斗争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我们希望这本手册能够为其他国家应对疫情有所贡献,希望通过此次疫情进一步提高我们对联合国2030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认识,对未来的城市更新及功能-空间系统提升有所裨益。

总数:561 首页 22232425262728293031 末页 页数: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