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93年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
本协会是由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群众性、非营利性的学术团体,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
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与科学技术的研究、运用、推广与普及,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促进对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与研究。

以专业智慧助力遗产治理
From the Past to the Future
From China for the World
-
-
保护为主
-
-
抢救第—
-
-
合理利用
-
-
加强管理
媒体中心
-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2022-06-22刘文艳:《挑战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长城保护》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线上、线下的同仁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跟大家一起来讨论气候与长城保护这个话题。我们都知道长城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与其他遗产相比,这种超大的体量和广袤分布的特征,也使得长城和气候环境有着更加天然的联系。今天上午有很多专家在报告当中以长城为案例讨论了气候与遗产保护。今天下午我将从长城与气候、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长城地带的气候条
-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2022-06-15杜启明:《气候变化与土遗址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内容提要河南省历史上是丰水区域,水灾频发。“7.20”极端气象灾害向我们提出了警示。气候有大周期变化,在相对干旱时段内,对土遗址的安全稳定形态认识、保护技术措施和管理存在着若干需要重新审视的地方。土遗址保护策略要立足于气候大周期变化;应根据不同的气候与遗址特征分区、分类编制不同的技术指导意见,以“形态可辨,构造稳定,排水科学”为土遗址的健康标准,辅以正确的绿化配置、周边生存环境的优化,提高土遗址抵御
-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2022-06-08乔云飞:《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风险变化趋势》
尊敬的陈院士、各位专家、同仁,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今天我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风险变化的趋势》的报告。选择这个报告题目主要是基于前段时间开展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研究》,在近几年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关注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在大的空间尺度层面,提升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水平,能够让预防性保护更
-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2022-06-01白雪冰| 山西文保的实践与思考:灾后文物保护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文物建筑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经历代水患、地震、强风等外力作用和自然的剥蚀,文物建筑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满目沧桑而依然挺立,弥足珍贵。我们常常会不经意地发现,不知在哪一天身边文物建筑或招致破坏或面临消失。这些与文物本身健康状况有关,与自然界强大的外力有关,与日常保养跟进不及时有关。可以说,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已成为文物建筑招致损毁的主要因素。文物灾情往往是文物建筑屋漏偏遭连阴
-
- 重点
项目 -
2020年度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单位名单
自2018年,协会不断完善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的推介工作。三年来,共推介了15项优秀项目,以及2项特别推荐项目。在2020年度的优秀项目发布之际,我们带您来一起回顾三年来的优秀项目情况。
- 重点
-
- ICOMOS
动态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参与编写的《亚洲茶景观主题研究》发布
近日,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主编的《亚洲茶景观主题研究》在ICOMOS官网正式发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深度参与了该研究报告的编写工作。在该报告的致谢中,专门感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尤其是宋新潮理事长对该项目的大力支持和学术引领。
- ICOMOS
-
- 世界
遗产 -
第28届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全球双年会(CIPA2021)在京开幕
北京时间2021年8月28日下午,第28届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全球双年会(CIPA2021)在北京开幕。
- 世界
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格
通知公告
- 2022.03.30
关于推迟2022年度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考试的通告
- 2022.03.19
关于考试网上报名与缴费截止时间的温馨提示
- 2022.03.09
关于开展2022年度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考试工作的通知
协会会员
协会会员可持会员卡免费参观众多国内遗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