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MEDIA CENTER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 2018-09-14 协会动态

    关于召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18年度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各团体会员单位、专业委员会、个人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定于2018年10月27日(周六)至29日(周一)期间,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南京西路325号),召开2018年度会员代表大会。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组织主办单位: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承办单位: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单位: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南京西路325号二、邀请以下人员参会(一)邀请团体会员单位选派代表参会;(二)邀请个人会员(含国内会员、国际会员)参会;(三)邀请各专业委员会选派代表参会,并组织召开10月28日下午的分会场学术研讨会。三、食宿安排参会人员交通费用自理;住宿由主办方统一安排,费用自理。10月28日午餐由主办方统一安排。四、会议日程(草案)请填写以下参会报名表(见附件),于2018年9月30日17点前,反馈至会员代表大会工作组。联系人:洪韡(wei)、李忠钰联系电话:010-84633592,13580378681报名邮箱:icomoschina@126.com特此通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二零一八年九月十四日———— 附件 ————报名表

  • 2018-09-13 中国遗产

    国家文物局 2018年砖石质长城保护管理培训班——课程精华·壹

    2018年9月2日至9月8日,国家文物局长城保护管理系列培训班第三期——2018年砖石质长城保护管理培训班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举办。培训班为期6天,共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西、陕西等6省(直辖市)近80名基层文物部门负责人参加培训,共同研究、探讨砖石长城保护管理的正确理念、科学方法与适用技术。本次培训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室内授课环节共邀请吕舟、王玉伟、韩扬、汤羽扬、于冰、戴仕炳、焦占红、次立新等8位相关领域专家,以及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岳志勇副司长、文保司考古处张凌处长和遗产处黄晓帆副调研员授课12讲,内容包括长城保护管理工作总体要求、长城文物执法、古遗址类长城保护及案例浅析、长城文物保护工程质量通病解析、英国哈德良长城案例阐释、司马台长城及喜峰口长城保护维修项目案例阐释、长城保护设计要求、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阐释以及我国城墙保护石灰工艺问题思考等。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本次培训设置了现场教学实训环节,邀请王玉伟、汤羽扬、次立新、张曼等4位专家,指导全体参训学员针对山海关长城北翼城段(含长城墙体300米、敌台3座)和102国道段(含长城墙体320米、敌台3座)两个尚未实施保护维修的明代砖石质长城段落,进行现场踏查调研、病害病因分析、分组讨论设计、演示文件制作、分组汇报演示等训练,使参训学员对文物保护维修项目勘察、分析、设计等环节有了直观理解,并加深参训人员对长城保护理念、保护方法、技术要求等的认识。从今日起,我们陆续将本次培训班的课程精华整理发布,以饕餮关心、爱护长城的各界人士。课程精华·壹:《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原则》上图: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版)授课教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吕舟教授。吕舟教授长期从事建筑历史教学、研究和国家重要文化遗产保护、保护规划编制等工作,曾担任国际文化财产保护及修复中心(ICCROM)理事,并作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多次执行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文本审核、现场审查、反应性监测等工作。吕舟教授在授课吕舟教授结合国内各类型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对《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进行了深入阐释。首先,吕教授强调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适用于从事文物古迹保护的一切人员,包括政府公务员和管理、研究、勘测、设计、施工、教育、传媒等职业。原则一 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不改变原状:是文物古迹保护的要义。它意味着真实、完整地保护文物古迹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及体现这种价值的状态,有效地保护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环境,并通过保护延续相关的文化传统。这一原则的确定是基于我们对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价值的基本判断。我们所要保护的对象是古代人艺术创作的作品,是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对于它们的改变将使它们失去这种价值。上图:佛光寺梁上题记,对于辨别佛光寺年代具有重大意义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可以包括保存现状和恢复原状两方面内容。必须保存现状的对象有八种,包括:古遗址,特别是尚留有较多人类活动遗迹的地面遗存;文物古迹群体的布局;文物古迹群中不同时期有价值的各个单体;文物古迹中不同时期有价值的各种构件和工艺手法;独立的和附属于建筑的艺术品的现存状态;经过重大自然灾害后遗留下有研究价值的残损状态;在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损坏后有纪念价值的残损状态;没有重大变化的历史环境。上图:历史上对南禅寺外立面的恢复,在今天看来是值得商榷的上图:已变形、措置的文物或其部分属于可以恢复原状的类型原则二 真实性的原则真实性:是指文物古迹本身的材料、工艺、设计及其环境和它所反映的历史、文化、社会等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就是保护这些信息及其来源的真实性。与文物古迹相关的文化传统的延续同样也是对真实性的保护。这一原则源于世界遗产保护。在1977年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就明确提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除了要符合关于文化遗产的六条标准中的至少一条标准之外,还必须经过真实性的检验。真实性的检验包括设计、材料、工艺和所在地点环境。真实性不仅限于原始的形态和结构,也包括后期有价值的改变。上图:现仿宋吉州窑揭彩海水纹瓶虽与原物形似,但没有真实性可言,其价值自然无法与原物相比保护文物古迹真实性的原则是指在对文物古迹价值整体认识的基础上,以文物古迹物质遗存保护为基础,同时保护它所反映的文化特征及文化传统。这一原则包含了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两个方面。它不仅适用于作为历史见证的古代遗址、古建筑等类型的文物古迹,而且对仍然保持着原有功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文化景观等类型的文物古迹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真实性还体现在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不应重建。文物古迹经过修补、修复的部分应当可识别;所有修复工程和过程都应有详细的档案记录和永久的年代标志。上图:古建筑维修时对替换构件标注时间的做法,符合真实性保护和可识别性的原则,但标注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原则三 完整性的原则这一原则也源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完整性: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对其价值、价值载体及其环境等体现文物古迹价值的各个要素的完整保护。文物古迹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各个时代特征、具有价值的物质遗存都应得到尊重。文物古迹具有多重价值。这些价值不仅体现在空间的维度上,如遗址或建筑遗存、 空间格局、街巷、自然或景观环境等的价值,也体现在时间的维度上,如文物古迹在存在的整个历史过程中产生和被赋予的价值。文物古迹保护区划应涵盖所有体现文物古迹价值的要素,其保护管理规定应足以消除周边活动对文物古迹及其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 在考古遗址中需要注意对多层叠压、各时代遗存的记录和保护。规划中对考古遗址可能分布区的划定,体现了对文物古迹完整性的保护。上图:成都东华门考古遗址的完整性原则四 最低限度原则最低限度干预:应当把干预限制在保证文物古迹安全的程度上,为减少对文物古迹的干预,加强文物古迹预防性保护。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对其生命过程的干预和存在状况的改变。采用的保护措施,应以延续现状,缓解损伤为主要目标。这种干预应当限制在保证文物古迹安全的限度上,避免过度干预造成对文物古迹价值和历史、文化信息的改变。上图:对塔体采取加建大体量“保护棚”的思路,是否满足最低程度干预的要求?作为历史、文化遗存,文物古迹需要不断的保养、保护。任何保护措施都应为以后的保养、保护留有余地。凡是近期没有重大危险的部分,除日常保养以外不应进行更多的干预。必须干预时,附加的手段应只用在最必要部分。原则五 保护文化传统的原则保护文化传统:当文物古迹与某种文化传统相关联,文物古迹的价值又取决于这种文化传统的延续时,保护文物古迹的同时应考虑对这种文化传统的保护。保护文物古迹,也是保护其反映的文化多样性。文物古迹可能是举行传统活动的场所,或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这些文化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文物古迹价值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同时也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应当促进这些传统活动、生产、生活方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当代生活的发展并保持活力。上图:生产、生活方式等文化传统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文物古迹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则六 使用恰当技术的原则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应当使用经检验有利于文物古迹长期保存的成熟技术,文物古迹原有的技术和材料应当保护。对原有科学的、利于文物古迹长期保护的传统工艺应当传承。科技的发展不断为文物古迹的保护提供新的可能性。由于文物古迹的不可再生性,新技术必须经过前期试验,包括一定周期的现场试验,证明其对文物古迹无害,确实能够解决所需解决的问题,才能使用。增补和加固的部分应当可以识别,并记入档案。上图:不当的修缮技术可能对文物本体造成直接破坏运用于文物古迹的保护技术措施应不妨碍以后进一步的保护,应尽可能采用具有可逆性的保护措施,以便有更好的技术措施时,可以撤销以前的技术措施而不对文物古迹本体及其价值造成损失。原则七 防灾减灾的原则防灾减灾:灾害是造成文物古迹破坏的重要原因,应及时认识并消除可能引发灾害的危险因素,预防灾害的发生。要充分评估各类灾害对文物古迹和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制定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预案,把灾害发生后可能出现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预防是指在灾害发生之前,根据专业机构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的评估及相关的专项设计,采取必要措施,消除潜在威胁,如清除或加固危岩、滑坡体等;对文物古迹进行加固、防护,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或次生灾害对文物古迹可能造成的破坏;完善必要的预防性设施,如防雷、防火设施。对于可能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灾害,则应通过建立和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完善监控措施,加强教育,避免或及时制止人为破坏。文物古迹管理者应制定应对灾害的预案。相关人员,无论是文物古迹保护管理人员,周围社区的居民,或是进入文物古迹参观的游客,都应了解预案的相关内容, 并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上图:自然灾害对文物的破坏通过对以上七个原则的阐释,吕舟教授得出保护的理想范式:遗产价值得到完整保护;拥有浓郁的历史氛围;以及遗产与当代人类生活的相融合。最后,吕舟教授强调:文物保护是一项历史责任;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好文物本体和相关环境;文物很脆弱,既要视若珍宝,又要敬而远之;文物的理想状态是既健康、活跃,又保有历史的沧桑面貌;文物保护是一件专业工作,更是一件需要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文物的利用必须建立在不减损文物价值的可持续的基础上。

  • 2018-09-10 国际之声

    学术讲座

  • 2018-09-04 中国遗产

    国家文物局2018年砖石质长城保护管理培训班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举行

    为进一步提升明代砖石质长城保护理念、规范项目管理、提高保护水平和工程质量,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文物局承办的“国家文物局2018年砖石质长城保护管理培训班”,于9月3日上午在山海关区正式开班。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秦皇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版权)局、山海关区政府、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文物局代表出席开班仪式。 明代砖石质长城是我国长城的典型代表,也是长城保护工作的重点,其保护状况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期辽宁、山西等地出现明长城墙体、关隘、敌台修缮不当,部分修缮后的墙体、敌台发生坍塌等事件,再一次为长城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国家文物局举办此次砖石质长城保护管理培训班,是为扭转明代砖石质长城保护不利局面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吕舟、王玉伟、韩扬、汤羽扬、于冰、戴仕炳、焦占红、次立新等长期从事文化遗产理论研究、保护实践和长城保护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负责人授课,向学员深入讲解我国文物古迹保护理念、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文物执法要求与案例、长城保护目标原则和技术手段、长城保护修缮工程管理总体要求、国内外长城保护优秀案例等内容。为强化教学成果,培训班专门组织了现场调研和教学实训课程,对山海关部分未修缮长城点段进行现场调研和保护利用模拟设计,加深参训学员对保护维修理念、相关工作流程、基本技术手段、质量控制要求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培训班为期6天,共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西、陕西等6省(直辖市)近80名基层文物部门负责人参加培训。

  • 2018-08-20 会员动态

    关于批准单位会员入会的通知

    经2018年协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批准以下24家单位加入协会。名单如下:海南省博物院重庆文化遗产学院陕西省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双林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江都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贵州保利文物古建有限公司江西昇平园林仿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肥皖韵装饰有限公司安徽振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濠梁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广州市东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象山县古建筑建设有限公司青海八瓣莲花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百川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建为历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文盛文化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六安裕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曲阜市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伪满皇宫博物院中古文物保护集团有限公司济南王府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永顺老司城遗址管理处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记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18年8月20日

  • 2018-08-20 会员动态

    关于批准个人会员入会的通知

    经2018年协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批准以下会员加入协会。名单如下(共131人,排名不分先后): 姓名 工作单位 白颖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曹新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曾纯净 乐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保护科科长兼乐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常军富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保护与发展工作室 陈鹏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上海历史风貌保护中心 戴代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戴仕炳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理事建筑保护试验中心 邓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丁新腾 合肥市文源古建筑保护设计有限公司 董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范熙晅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傅磊 天津记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甘振坤 北京建筑大学 高琛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苟斌斌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郭丹 新锐英诚(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郭龙 北京建筑大学历史建筑保护系 郭伟民 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韩军 天津市微纳芯科技有限公司 何岸 湖北美术学院 贺飞 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金融同业部 贺磊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洪涛 合肥市文源古建筑保护设计有限公司 侯美文 广东百川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胡雅年 湖北省黄石市文物局(湖北水泥遗址博物馆) 胡增虎 北京古方圆油漆彩画有限公司 黄文铮 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霍丹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纪欣琦 匈牙利圣伊斯特万大学 季诚 北京文鼎筑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贾亭立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江泓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前沿城乡研究中心 姜黎 重庆巴人文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鞠德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部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 孔祥波 山东建筑大学 黎筱筱 北京大地风景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有限公司 李斌 南阳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教研室 李弢 天津市南开区环境保护局 李婷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彦伯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李宇翔 三门峡万达广场 李忠钰 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超 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抚英 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 刘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刘珊珊 天津城建大学 刘庭风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地相研究所 天津大学风景园林院 刘圆圆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系 刘壮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遗产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陆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罗德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罗璇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骆凯 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马锐 西安市文物局 马晓龙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马延云 合肥市文源古建筑保护设计有限公司 马英华 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员有限公司协同创新中心 门海宁 上海景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潘曦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钱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钱宗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曲云华 园林艺术委员会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 任思捷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任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沙晓乐 马鞍山市开钺百科系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沈飞 杭州云唐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沈旸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施雨君 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项目 是霏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宋奕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共享遗产研究中心 宋增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 孙升 合肥市文源古建筑保护设计有限公司 邰云 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唐金稳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田恬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红军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王婧 上海师范大学 王靖 中国银行天津和平支行工会委员会 王骏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王韶菡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王小灵 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王亚琼 艾锐势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朝阳)分公司 王彦嘉 故宫博物院 王艺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王亦言 北京燕山出版社有限公司 王悦 合肥市文源古建筑保护设计有限公司 魏彦渤 河南壹筑实业有限公司 温洋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吴必虎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吴承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吴宁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吴强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吴莎冰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共享遗产研究中心 吴晓东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吴英俊 江西省鄱阳县四十里街卫生院 伍江 同济大学 相睿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保护与发展工作室 徐慧君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严国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杨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系 杨春华 河南壹筑实业有限公司 杨弘杨 悉尼大学遗产保护系 杨俊 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 杨帅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 姚轶峰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叶静贤 瑞士联邦洛桑理工学院建筑系 易鑫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于晓磊 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袁巍 天津海关政治部 张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张柔然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张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张同升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员有限公司、世界遗产保护发展中心 张昕冉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0所 张雄 广东百川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张飏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张依玫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 张依萌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张玉功 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文化遗产研究室 赵勇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钟慧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 周俭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周亮 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周梦媛 天津市数联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周莎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周小棣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保护与发展工作室 周云水 梅州市古民居研究会 周醉天 天津森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朱春福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 诸葛净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左琰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18年8月20日

  • 2018-08-13 总部动态

    ICOMOS国际资讯 | ITC-ILO“世界遗产和文化发展项目”硕士课程推介

    又到一年游学季,早鸟们已经收拾好行囊准备开学了吧?还有犹豫不定或者喜欢说走就走的看过来,小编精选了一项由ITC-ILO国际培训中心主办的“世界遗产和文化发展项目”硕士课程将于十月中旬意大利都灵开课供参考。全球各大学提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相关课程的不在少数,之所以专门推介都灵这项课程,主要考虑到几个优势:1.课业时间短,大部分时间远程授课学制仅1年,共包含三个阶段,其中第一、第三阶段都可以在学员国远程学习,仅第二阶段需要在都灵进行为期约4个月的面对面教学,对有家有孩子和喜欢宅的朋友们可以说是项福利了。开学时间2018年10月15日:·第一阶段:为期两个月的远程教学(2018年10月15-12月19日);·第二阶段:在意大利-都灵面对面学习5个月(2019年1月21-5月17日);·第三阶段:学员远程完成最后的研究和报告(2019年5月21-9月30日)。2.费用相对较低由于只需要在都灵学习4个月,花费肯定会节省不少,在国际学员也可以承受的范围。3.相对宽松的招生要求·学员需有大学本科学位(最短三年期学制);·学员英语流利。4.课程背景高大上“世界遗产和文化发展项目”硕士课程始于2003年,旨在提升学员在文化市场经济学、项目管理和项目规划等领域的学术和实践经验。课程的设计教学和项目资源是由国际培训中心、都灵发展学院、都灵大学、都灵理工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联合开展。5.毕业证书每位完成课程的学员,都将收到都灵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联合颁发的1级硕士学位证书。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8月20日,还有几天考虑的时间,提醒大家仍有少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奖学金可以申请。更多详情请移步至https://www.itcilo.org/masters-programmes/master-in-world-heritage-and-cultural-projects-for-development或发邮件至worldheritage@itcilo.org问询。小编还发现了都灵大学介绍该课程的中文页面,仅供参考:https://www.masters-abroad.com/Shi-Jie-Yi-Chan-He-Wen-Hua-Fa-Zhan-Xiang-Mu/Xi-Ban-Ya/TSD/——英文版——Dear ICOMOS Office,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the ITC-ILO is launching a call for applications for the new edition of the Master in World Heritage and Cultural Projects for Development,which will take place from 15 October 2018 to 14 October 2019.The Master starts withdistance learning(from 15/10 to 19/12/2018),followed by residential learning in Turin (from 21/1 to 17/5/2019),and then finalization of the students’project documents in their home countries (from 21/5 to 30/09/2019).Es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admission are to hold a first university degree (minimum 3 years)and to be fluent in English.

The International Training Centre of the ILO (represented by the Turin School of Development),the "Università di Torino" and the "Politecnico di Torino" in collaboration withUNESCOandICCROM,have pooled their resources for the design and delivery of this Master.The Master in “World Heritage and Cultural Projects for Development”aims to impart the necessary competencies and skill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projects at the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It was founded in 2003 and over the years has developed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between culture economics,management and planning.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World Heritage Sites and to other UNESCO designations,with specific regard to the 2030 Agenda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o the ongoing international challenges and dynamics in approaching culture in its diverse expressions as a resource for development.The Master duration is 1 year with only 4 months of face-to-face learning activities taking place in Turin,Italy. This makes the programme accessible and affordable for working practitioners and students coming from outside of Italy.Upon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programme,participants will be awarded ajoint 1st level specialization Masters Diplomafrom the University of Torino and the Politecnico di Torino.The final deadline for application is 20 August 2018. A limited number of scholarships,for studen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are still available.Considering your current involvement in cultural activities,we would be very grateful if you could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ster to all potentially interested parties and individuals within your sphere of activities.For any further information you may require,please consult the following website:https://www.itcilo.org/masters-programmes/master-in-world-heritage-and-cultural-projects-for-developmentor send an email toworldheritage@itcilo.orgI thank you in advance for any actions that you may undertake to promote this Master.Kind Regards,The Master’s Secretariat

  • 2018-08-10 协会招聘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招聘启事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是在民政部注册的、由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专业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非盈利学术团体,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业务主管单位文化和旅游部,业务指导单位国家文物局。 协会的主要业务是:承担国家文物局委托的有关项目;协助国家文物局开展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管理,包括全国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和获得相关资质人员的日常管理,以及文物保护工程资格考核和相关证书的颁发;协助国家文物局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为政府、团体提供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相关研究、咨询、培训;参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及其它相关国际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等专业活动。 根据工作需要,现招聘工作人员4名。具体事项如下:一、招聘岗位:项目专员。二、招聘范围:具有中国国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留学回国人员及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三、应聘资格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岗位要求具有文化遗产保护、建筑、考古、设计、规划、历史、管理等相关专业背景或工作经历,写作能力强,获得国家统一招生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熟练使用办公软件。3.身体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四、招聘岗位职责及应聘要求
1.资质管理项目专员2名: 岗位职责:协助国家文物局进行全国文物保护工程甲、一级资质单位的日常管理,包括单位资质申报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初审、组织专家评审会,为国家文物局提供推荐意见;单位资质证书的登记和变更以及相关数据库的动态管理与维护;个人资质的报名、考试,个人资质证书的登记和变更、相关数据库的动态管理与维护,以及个人资质证书的印发。参与行业标准的编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应聘要求:建筑、工程或相关专业,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细致的工作作风,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英语六级水平。年龄在40周岁以下。2.会员服务管理项目专员2名 岗位职责:协会国内会员申请的审核,国内单位会员、个人会员的日常管理、会费收缴,国际会员管理,协会会员服务、国内外培训等及相关活动的组织等。 应聘要求:硕士及以上学位,管理、行政等相关专业。热爱文物保护事业,有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工作耐心细致,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及表述能力;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策划组织经验者优先。英语或法语流利。年龄在40周岁以下。五、应聘方式1. 报名时间:至2018年8月24日。2. 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报名方式。3. 报名要求:本人填写应聘申请表(见附件),并将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扫描件、外语或其他相关成绩证书、已有工作单位的人员需出具其所在单位同意应聘的证明扫描件一并发送至以下电子邮箱: icomoschina@icomoschina.org.cn六、考核形式:通过初审者,笔试+面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七、岗位待遇1.试用期3个月,工资5000元/月,转正后根据岗位定级,参照相应级别标准测算工资额度,不低于试用期工资。2.岗位性质为合同聘用。合同正式签订后有五险一金。3.本单位不解决北京市户口。八、联系方式:联系人:燕海鸣 马永红联系电话:010-84633309
电子邮箱:icomoschina@icomoschina.org.cn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2018年8月10日附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岗位应聘申请表

  • 2018-08-07 协会动态

    获奖公布 | ICOMOS China Logo设计大赛有结果啦~~!

    各位看官,各位设计师,各位参与投票的有爱青年,经过层层严格的选拔,综合大众评审们的投票票数和专家的评审意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Logo设计大赛圆满落幕,从近百个风格各异的作品最终评选出10个获奖作品。获奖作品揭晓:是的是的就是你!让我们恭喜下获奖者们~撒花撒花撒花~~~协会将在本周通知领取奖励,每个获奖作品奖金500元。每一份作品的真诚和付出协会都有感受到,在此特别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认真创作,下次活动,希望有你!*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所有。

总数:556 首页 34353637383940414243 末页 页数:3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