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MEDIA CENTER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 2018-06-15 中国遗产

    关于举办“第五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的通知

  • 2018-06-14 国际之声

    他山之石——国际文物保护利用理论与实践 学术研讨会通知

    (第二轮)为了积极配合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研究”(批准号为:17@ZH018)的开展,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拟于2018年7月23-24日在北京召开“国际文物保护利用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交流研讨近年来相关重要国际组织、文物保护强国邻国以及与我国文物资源相似国家在遗产认知、保护理念、保护管理、展示利用、研究传播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探讨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与影响要素,探索对我国的启发性及其可借鉴的路径。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研讨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理念及实践的发展形势,总结其发展趋势、特色优势;遴选对我国具有启发性的理念、理论与实践案例,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比较,从中探索可资借鉴的思路和实践的路径。二、会议内容1、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理念、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1)相关国际组织宗旨、理念、战略、实践的发展、背景及趋势。(2)相关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的总体发展趋势及特色亮点。(3)国际范围内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保护利用主题或者实践,如资源调查、研究评估、保护管理、展示利用以及社会推广等项目与案例。2、中国文物保护的国际化历程及其重要实践。3、中国特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理念国际传播路径的思考。4、其他相关论题。三、参会人员和论文要求1、会议已经收到30余位相关专家学者的摘要或者论文。2、已经提交了会议论文摘要的专家请务必于6月30号之前确认能否与会,并提交论文初稿,邮箱:fhgqzhilu@126.com,以便会前汇集成册,会上交流,同时方便组委会根据论文情况选择和安排大会发言代表。3、会后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遴选,争取将专家修订后的优秀论文集结出版。论文应着眼于国际前沿理论和特色实践,主题明确,突出重点,放在特定历史脉络和文化语境下,进行过程梳理,案例解析,理论研讨。论文要求未正式发表,严谨认真,文责自负,包括中英文题目及摘要,注明引用文献和参考资料,字数控制在15000字以内为宜。论文格式要求参照《中国文化遗产》杂志稿件体例。4、会议欢迎有关科研、管理单位和高校师生听取报告或参与讨论。四、会议时间、地点及其他事项1、时间:2018年7月23-24日(周一、二)。2、地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九楼报告厅。具体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高原街2号,邮编:100029。五、会务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赵老师 010-84632221转4302;13661307971。何老师 010-84649755;13621078793。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2018年6月11日

  • 2018-06-05 协会动态

    投票开启,选出你心仪的LOGO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LOGO设计征集活动已经结束,经过近两个月的等待,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我们一共收集到94份LOGO设计作品,并在其中初选出了61份作品进入投票环节。现在,就请你选出心仪的作品吧,你的意见将为最终的专家评审提供重要参考。请在投票页中选择不多于10项作品。投票截止时间是:6月13日0点。投票方式:https://tp.wjx.top/jq/24180224.aspx不过,在投票前,我们还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和大家分享。首先我们发现,大家对于代表中国文化遗产的符号还是很有共识的。猜猜看,最受大家喜爱的符号是什么呢?——是长城。在这61幅作品中,有近一半的作品都或者直接用了长城的形象,或者用了垛口之类的符号。因为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它们的编号了。除了长城,用的比较多的形式还有中式屋顶,也有几幅作品用了玉猪龙和古代铜钱的符号。实际上,长城、中式屋顶、出土文物,既是设计者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国文物的形象,也是外国人理解中国古代文明最直观的印象。这些都在我们意料之中,但也有一些意料之外。一个就是,很多设计者用了“呵护的双手”来体现保护文物的行动。比如6号、7号、8号、11号、27号、33号、51号、56号、57号、58号,都有一双手(或者是一只手),手心里保护着文物(大部分也是长城)。各种形状的手,手型不错,手指也都挺细的。还有一个意料之外,就是“古”这个字符的形象使用了很多次,有不少是和别的元素共同使用。比如24,就是古和长城的结合;27是古+城门+双手,48则是古+铜钱……虽然绝大多数LOGO都采用文物古迹作为基本符号,但30号、58号使用的麦穗让我们感到惊喜。最近些年,文化遗产的内涵不断扩展,人们对于农业遗产的认识不断加深,诞生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这类世界遗产,30号和58号的出现,也体现着大家认识的变化。从这些设计稿中,我们看到了两种设计理念,一种是将很多符号组合起来的复杂型,一种是用非常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构成的简单型。复杂的就不说了,简单的比如20号、61号两幅,直接把ICOMOS CHINA里面的一个字母变化一下即结束,22号就用了一个中文字做象征,还有60号,简单的颇为直白。还有一些,把ICOMOS CHINA这几个字母做出了花样,21号、29号、50号和53号便是如此,利用形状或线条的变化表达出创意。当然,要说把ICOMOS CHINA这几个字母做成中国文物符号,我们强烈推荐您看一下39号作品。我们有点担心,下次再去看兵马俑的时候,会不会在眼睛里自动把他们拆解成字母了……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您到底喜欢哪一款呢?还是快去给心仪的作品投票吧!

  • 2018-05-30 协会动态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三十年图片展”5月29日在香港开幕

    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与指导下,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联合主办,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筹划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三十年图片展”于2018年5月29日下午三时在香港尖沙咀九龙公园香港文物探知馆开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李美嫦、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任浩晨、古物古迹办事处执行秘书萧丽娟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典礼。开幕典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展览曾于去年在内地举办,广获好评。这次为了到香港展出,除了既有的36项文化遗产和4项混合遗产外,还特别增加了8处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的项目进行推介。刘曙光副局长致辞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于1987年将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泰山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6个遗产专案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0多年来,中国共成功申报52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占36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有4项。展览通过百余幅珍贵图片,展示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事业中取得的瞩目成就,展览分为“缘起”“成长”“成熟”及“繁荣”四大板块,介绍了这些从历史中累积而来的纪念物、遗址、建筑群、历史城镇和文化景观。刘曙光副局长向李美嫦署长介绍申遗成果  世界遗产的保护、申报、管理工作已成为国家文化遗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去年,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区就加强内地和香港地区文物保护交流达成一致。随后,国家文物局和内地相关机构在香港举办了一系列与文化遗产有关的活动。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李美嫦表示,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在世界上名列第二,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有着十分丰硕的成果。“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民族遗产,让它们可以传承后世。”开幕仪式结束后,刘曙光副局长还为到场的嘉宾和观众发表了题为“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的诞生”的主题演讲,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为例,全面解析该项目申报过程中的困惑,策略和现状。

  •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on ICOMOS Day

    On the occa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Day for Monuments and Sites (IDMS) on April 18, a series of activities under the theme of “Heritage for Generations” aiming to promot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and spur public enthusiasm for engaging in the undertaking of heritage protection have taken place. Advocated by the vice-governor of Guangdong Province, Xu Ruisheng, the activities were promoted and co-organized by the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e,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Bureau of Sports, and Tourism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almost simultaneous creating an intense interest in “ancient post roads” across South China.Image: Historical Trail Site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With 233 newly-discovered historical trail sections, Guangdong has taken the lead in protecting and utilizing ancient post roads.On a news conference themed in “Heritage for Generations: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held on the morning of April 17, the term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once again became a keyword in nationwide media covering the protection, revitaliz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al heritage. According to Long Jiayou, director with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Cultural Heritage Bureau, incomplete statistics have shown that existing sections of ancient road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otal 233, accounting for 710.44 kilometers in length, of which 135 sections are newly discovered ones.During his visit to Guangdong Province for researching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earlier, Song Xinchao, deputy director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poke highly of Guangdong Province for leading the way in China for protecting ancient post roads. By proactively leverag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cultural routes along the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as a carrier, a broad range of work, including improvement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implementation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radication, leisure tourism, sports and fitness,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been organically integrated.In her research tour to Xijing, Meiguan and Heyuan Yuegan Historical Trails between April 11 and April 13, Zhang Jin,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ultural Landscapes (ISCCL) of the ICOMOS and expert (on ancient sites)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lso fully affirmed the historical values, the experience learned, and the approaches adopted in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She said that the techniques applied in protecting, restoring, revitalizing and utilizing these routes might well be popularized and drawn upon across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She believed that the achievement proved that regions enjoying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uld also do well in protecting heritage and architectural relics, which in return facilit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She said that a common historical memory among the public and communities could be evoked through large numbers of branding activities, leading to greater enthusiasm in the public for engagement. By creating an intense interest in “historical trai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istorical culture” across the province, the heritage could be brought back to “life”, thereby fulfilling its social value, improving people’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confidence. Such an accomplishment represented an invaluable exploration to practically approach national heritage routes, provided a grea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mplicated large-scale heritage with regional and linear characteristics, and stood out for its demonstrative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fulfill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revitalization.Image: The Xijing Historical TrailOn the occasion of the IDMS, the historical trail series activities in April have gained wide public attentions.In 1983, the 22nd session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UNESCO declared the April 18 as the “International Day for Monuments and Sites”. Protecting and utilizing the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has been a specific practice over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in Guangdong. In response to the call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ICOMOS), a series of enriching activities on historical trail have been rolled out in April under the guidance of ICOMOS China.Image: Press Conference for the 2nd Cultural Creation Contest & Artistic and Learning Tour of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the 2nd Children’s Painting CompetitionOn April 15, a seminar on protection, rest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was co-organized by the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City/Coun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ICMA). In the seminar, the experience gained and practices adopted for protecting the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aroused intense interests from more than 20 US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urban planning, who also provided their invaluable advice and counsel for the cause. On April 16, the press conference for the Artistic and Learning Tour of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the 2nd Children’s Painting Competition was held, which was reported and covered by more than 30 media at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levels. These activities have led to more than 146000 research results for the keyword “Cultural Creation Contest on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and 1440000 for “Artistic and Learning Tour of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Image: “Music from Ancient Times: the Revitalization Project of Ancient Music along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At the New ConferenceImage: News Conference for “Heritage for Generations: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On April 17, the Guangdong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held a news conference themed in “Heritage for Generations: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which was covered by more than 20 media such as the Xinhua New Agency, CNR and Nanfang Daily. On April 18, the Lecture of Masters was held by Guangzhou Land Resources and Planning Commission at the exhibition hall of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located in the Yingyuan Road, attracting more than 100 audience as prominent intellectuals in the field of Lingnan culture shared the past and present stories, as well as the public memories, about the historical trails in Guangzhou. On April 20, an activity themed in “Charm of Guangzhou Trail: Bringing Cultural Activities into Villages” was held in the ancient post road of the Xia Street, Zengcheng District, the Ancient Village of Qiangang, Conghua District, and the Ancient Huangpu Port, which ignited intense engagement and attentions from the public and reported by more than 10 media agencies. The activity has effectively publicized the cultural value and protective concept of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by exploring a gross root-level governing model for cultural heritage. On April 18, the news conference of “Music from Ancient Times: the Revitalization Project of Ancient Music along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was held in Lianma Small Town of Lvtian Town, Conghua District, where more than 1000 participants attended the news conference and the orienting activity of the day. A total of 28 agencies, including TV, newspaper and online media, were invited to interview and cover the activity.Guo Zhuangshi, deputy director of Guangdong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Department, said, “by launching a series of contests and activities centering on the theme of “Heritage for Generations” on IDMS, we have encouraged the youth to personally walk towards the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to perceive its history in a dimensional perspective that encompasses both realistic space and time, so they can better inherit and develop that heritage and ‘creatively transform’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given the endless ingenuity coming from the new generation.”When taking her research tour 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Zhang Jin was surprised by the speed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In her view, an encouraging accomplishment has been made by focusing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se historical trails while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long them. She said, “Guangdong has successfully transformed a ‘hyper realistic ideal’ into reality, marking an important milestone for its initiative to build cultural confidence. With solid measures and concrete efforts in protecting and utilizing the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Guangdong has achieved a marvel to ‘achieve prosperity on trail protection’. These trails will work as blood veins to conne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s of countless cities and villages across Guangdong.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centering on the historical trails have generated huge effects 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the province.”

  • 2018-05-04 国际之声

    河野俊行:战争中的世界遗产

    4月30日下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日本九州大学特聘教授河野俊行在浙江大学进行专题讲座。演讲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河野先生穿插案例,介绍了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发展概况,世界遗产公约相关情况以及世界遗产普遍价值。之后提出了具体议题,深入介绍了一些复杂案例,特别是战争情势下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并提出了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1、UNESCO的发展概况,世界遗产公约以及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UNESCO与世界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联合国旗下的跨国政府间组织。组织建立以来波折不断,其中1984年、1985年美国、英国、新加坡相继以组织无序为由退出。虽然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这些国家相继回归,但随着2011年巴勒斯坦加入,美国依国家法律决定不再向UNESCO缴款。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提出退出UNESCO,这使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一次陷入了危机。UNESCO有4个主要的分支机构:文化、教育、科学与传播。其中文化部门提出了诸多国际公约,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文化遗产的。文化遗产公约种类很多:如战时、和平时期;还可分为水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形式。UNESCO编订了许多文化遗产条约,其中最著名也最成功的是1972年的《世界遗产公约》。这一公约的诞生契机是埃及阿布辛贝神庙的保护项目。1960年代,由于阿斯旺水坝的建造,严重威胁到了阿布辛贝神庙的安全。UNESCO组织国际专家团队探讨保护方案,并最后决定将建筑主体切成小块,整体抬升这一古迹。这一事例提醒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团体:文化遗产随时可能毁灭,也由此促进了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的诞生。世界遗产公约目前包括196个缔约国,包括以下主要组织形式:世界遗产大会缔约国(196 个),世界遗产委员国(21个);三大咨询机构——ICOMOS(非政府组织);ICCOROM(国际间政府组织);IUCN(国际间政府组织)【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世界遗产的申报项目必须有突出普遍价值。世界突出普遍价值主要包涵以下四个要素:①标准(其中文化遗产6条,自然遗产4条;申报对象至少需符合其中一条);②完整性;③真实性;④保护和管理。在判断是否能成为世界遗产,以及成为哪一类遗产时,最重要的就是去理解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比如,日本富士山乍看是自然景观,但富士山在诸多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中出现,体现了它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其影响力。菲律宾北部梯田则被称为文化景观,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此外有些建筑和景观看似平淡无奇,但由于它们重要的文化意义,仍然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比如东德Dessau的包豪斯学院早期建筑,它以崭新的构造体现了当时教育、新技术融为一体的现代主义精神;另如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一个广场,至今仍然是当地土著民的祭祀场所,当时此地曾经航海事业上兴盛,这里是他们远航前祈福的场所。另外,也有申遗失败的例子:东德Halle地区的弗朗克基金会孤儿院与教育建筑由于部分重建、功能用途改变,且孤儿院的概念有局限性,无法反应普遍价值等原因,最终这一申请未得到通过。2.文化遗产与战争文化遗产与战争的关系有三种类型: 战争前的预防措施 战争中的保护 战争之后的两个议题: Reconstruction (不可移动文物的重建) Resitution(可移动文物的文物返还) 由于战争的爆发是未知的,因此我们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尽量减小战争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关于在战争中如何保护文化遗产,1950年以前没有相关的条例,因此1954年UNESCO推出了海牙公约(1954 Hague Convention) ,划定了战争中双方均不可破坏的建筑(含蓝白相间的标志牌),以及制定了文物返还的规定。第三,毁坏后被摧毁的文化遗产是否应重建,重建的条件应当如何设置,一直是非常有争议的话题;此外,战争中被盗走的文化遗产如何寻找和归还给原所有国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法律议题。【重建问题】与战争有关的文化遗产重建问题,主要可分为两种情况。(1)战争中文化遗产被破坏之后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情况。比如波兰的华沙老城,那里的建筑不到60年,意味着需要对它们进行新的价值评价。此外,南斯拉夫的波黑老城中桥的重建所赋予的意义也是独特的,包含着不同宗教团体之间和解的政治背景。众所周知的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摧毁之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日前,阿富汗政府想重建此大佛,但对此提案目前还处在争论之中。(2)战争中被破坏的世界遗产叙利亚的阿勒颇(Aleppo),整个城市被穆斯林极端组织破坏。关于之后是否重建,重建以后可以判断与原来是同一座建筑。如果相同,那什么是世界遗产;如果不同,新建筑的价值在哪里,这是在对待重建问题时必须思考的。面对战争中的文化遗产,如何在恢复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恢复文化遗产?阿勒颇现在百废待兴,为恢复人们生活,必须迅速重修基础设施,这可能导致大家只关注新的建筑。同时,当地居民不想失去该地的世界文化遗产。但是,由于现在城市的重建和遗产的保护分属于联合国旗下不同的机构在开展,背后的政治势力众多,也使得该地区的发展与遗产保护问题变得复杂。【遗产重建主题研究框架的制定】最后,重建问题没有统一标准,每个案例具有特殊性,需要从每个案例中学习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个案研究的难点在于:如果想从案例中吸取经验,就需要更为完整的信息,然而每一个案例的信息量和研究量都巨大,这也提高了提取有效和有针对性信息的难度。所以,现在亟需建立一个研究的基本框架,这有利于进行比较研究,也有利于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在案例研究中,一个文化遗产重建不能看作是一个短期项目,而是要看作一个过程来进行研究。这一研究框架的初版目前已经完成,里面提到了战争中受威胁的文化遗产的5个阶段。也期待能有更多的研究案例来丰富和完善这一研究框架。现场提问:1、阿富汗内战后,有大量文物流失海外,也很幸运的保留了一部分文物。为了让文物得到好的保存,也让世界上更多国家欣赏她们,其中一批正在全世界进行巡展,且2017年来到了北京展览。原计划下一步要赴芝加哥博物馆展览,但是由于芝加哥博物馆取消了展览计划,这些文物面临不得不回到阿富汗国内的命运,可能会遇到非常危险的境地。您如何看待此事?现在这批文物将如何处理?答:我猜测芝加哥博物馆拒绝接受这次展览的原因是政治方面的。ICOMOS去年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ICOMOS在2017年的科学研讨会上邀请世界各地40位青年学者参加,但由于其中有一名叙利亚研究员,美国Getty基金会撤回了对这次会议的资助。我想这次国际巡展的原因之一是防止这批文化遗产回到阿富汗后再次遭到破坏。我个人的建议是建立文物“难民营”机制,由一个机构暂时(为期至少三年)收藏保管这样的展品,三年后再根据当时的情况作出下一步决定。2、在世界遗产申报的时候,规定一年一国只能申报一个项目。这一申报规则改订为了保持区域间的公平。但我想,区域与国家在历史发展上本来就存在不均衡,这一规则是不是反而会影响申报的客观性和平等性。答:我首先介绍一下,世界遗产的申报政策制定的背景是:1990年代时,世界遗产名录上欧洲和北美的世界遗产过多,而非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数量偏少,所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在地区间寻找一种平衡。我们知道,世界遗产公约的制定和形成,是基于欧洲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偏重于建筑本身。然而文明的见证形式不仅仅是建筑,比如像南部非洲的文明依靠口头传承,这代表着一人去世就失去了所有的记录。考虑到不同地区文明发展模式,很难在世界遗产评定的体系下自然地达到数量上的平衡。当然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体系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的,比如提出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新的概念。现在南部撒哈拉地区的考古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也会不断发现新的文化遗产。所以,在制定政策控制不同地区的文化遗产登陆数量之前,UNESCO已经展开很多工作去调查和保护不同的文化形式。另外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在196个缔约国中非洲国家有40个,占据20%,我认为这是一股很重要的政治力量,不可忽视,因此需要重视这些国家的申报能力。很多欧洲国家在申报上无节制,这些年的限制规定是:每年只有一个文化遗产和一个自然遗产,但如果是跨国申报,则可以用别的国家的名额,因此等于不受限制。但是,像鼓励跨国申遗这种本是为了发展中国家有更多而设立的规则,实际受益的却是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从某些角度来说,您所提的这一问题非常正确。不同地区发展模式不同是很自然的事。现在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一种标志,目前大多数申报项目还是主要来自欧洲和北美,出于文化多样性的需要,我们应加快建设发展中国家的申报能力,并控制已经数目较多的国家的申请。3、怎么看待露天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答:我不是博物馆学者,但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这一问题的关键,我想是必须处理好本体保护和展示阐释之间的平衡。遗址公园实际上关注的是参观者和遗产之间的关系,我想如何定位这一关系是一个非常有趣又很重要的研究点。在这个研究上,我们需要引入心理学、计算机等学科,进行更多学科的深入研究。一个好的露天博物馆或者遗址公园,应建立在本体保护的基础上,又能向游客充分展示、阐释文化遗产的价值。

  • 2018-04-19 中国遗产

    广东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调研报告

    一、南粤古驿道历史背景、构成与突出普遍价值广东地处我国南疆,北枕五岭,南濒南洋,是一个相对独立且自闭的地理单元。散落在广东省境内古代交通线路是中原王朝翻越南岭,突破地理限制,实现移民开发,沟通政治经济往来的必然结果,也是控扼边陲,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力工具。图为韶关西京古道所谓“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年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这些交通道路早在秦汉时已获得早期的全面开发,唐宋时业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水陆交通网,明清时期进一步完善、修葺和局部拓展。目前,广东省规划梳理出的“主线+支线+发展节点”古驿道线路系统由14条古驿道主线、56条古驿道支线构成,贯穿全省 21 个地级市、103 个区县,长度约11230公里,其中,陆路线路长约6900公里,水路古驿道线路长约4330公里。图为《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线路布局图图为南粤古驿道历史演变图“南粤古驿道”的遗产构成类型主要分为四类:一、古道和交通史迹;二、城市与村落史迹;三、商品生产与贸易史迹;四、多元文化史迹。 其中,“古道和交通史迹”主要指古道本体,包括古驿道及其相关附属设施。“城市和村落史迹”主要反映“南粤古驿道”上的聚落与古驿道之间的互生关系,一些聚落生成于道路节点处,且通过古驿道承担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商品生产和贸易史迹”、“多元文化史迹”则主要反映“南粤古驿道”在区域交流中所承担的经济和文化职能。构成“南粤古驿道”四类遗存能真实、可信地反映出自先秦到近代,近两千多年来岭南与其它区域间发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并可与众多历史文献记载相印证。表1 “南粤古驿道”遗产构成表南粤古驿道不仅是广东省内各区域与民系间人员、货物、信息往来,保持密切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的重要交通孔道,也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它一头穿越南岭北联长江流域、中原腹地、进而借由京杭大运河沟通整个北方地区;另一头南行放洋出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北非等海外诸国、诸文明发生持续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因此,南粤古驿道的突出普遍价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南粤古驿道”的开发和拓展展现了岭南地区内部,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中原地区乃至海外诸国之间持续不断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并极大推动了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南越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和海外文化间的交流融合。秦汉以来,随着“南粤古驿道”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中央王朝以古驿道为路径,通过军事征服、政权设置、赋税征收、科举考试等手段,将岭南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统治体系,同时“南粤古驿道”也进一步深入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推动民族融合。中央王朝还以古驿道为途径,通过派遣使臣、贸易等与海外诸国进行长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图为南粤古驿道沿线的珍贵古建筑——韶关仁化石塘古村双峰寨“南粤古驿道”也是传统时期岭南地区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动力,关于区域间通过“南粤古驿道”商贸往来的记载有很多[1]。唐宋以来,岭南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南粤古驿道”日趋向经济型转化,因此不少交通枢纽往往成为地区的商业市场中心。到了明清时期,一些边远地区也普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商品经济发展浪潮,一些山隘偏道,甚至出现了墟市,比如乳源县管埠市“在乳源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武阳镇东,水陆通郴桂,商居杂居,市井最盛”[2]。“南粤古驿道”也有益于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以唐代张九龄开凿的梅关古道为例,它不仅改善了粤北与赣南之间的经济往来,而且“兹路既开,然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教日近矣,退陬之风俗日变矣”[3],这说明交通与人才成长,交通与接受外来文化,交通与移风易俗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南粤古驿道”也是岭南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和途径。([1](明)王临亨:《粤剑编》卷四载:“(大庾岭)此岭独以横截南北,为百粤数千里咽喉,犀鸟、珠翠、乌绵、白㲲之属,日夜辇而北拱中国用,大庾之名遂满天下”;乾隆《河源县志》卷十一《农工》载:“(河源)米谷不敷,仰赖广西,兼资湖广”;道光《广宁县志》卷十二《风俗志》载:“懋迁货物,如绸缎、布匹,以及山珍海味与各色服食之需,皆从省会、佛山、西南、陈村各埠运至”。[2]《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四百四十四《韶州府》[3]邱濬:《广文献公开大庾岭路碑阴记》)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地区的发展“南粤古驿道”的功能出现了阶段性变化,大体以宋代为重要的转折点。宋以前,“南粤古驿道”主要是以政治军事型为主导,虽然也有商品运输的记录,但数量规模还十分有限,且多为奢侈品或贡品,或军需品,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入宋以后,这种状况逐步改变,大量的民间商品通过纵横交错的商业网络,不断转输四方,“南粤古驿道”交通功能逐步向商业经济转化。至明清时期,这种转化基本完成,“南粤古驿道”的交通路线,主要是面向商业经济的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而不断扩展,其交通属性完全转向以经济功能为主导。总之,历史时期“南粤古驿道”交通路线的功能转化,与岭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基本同步互动。“南粤古驿道”是岭南纳入国家大一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独特历史见证,也是岭南地区熔中原文化、南越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和海外文化诸文化于一炉,最终形成岭南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见证,更是岭南三大民系(广府、客家、福佬)诞生、形成、发展的直接动因。岭南地处南疆,长久以来与中央王朝存在较大的离心力,中央王朝也视岭南为蛮荒之地,但随着“南粤古驿道”的形成和发展,岭南最终被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体系内。秦代“南粤古驿道”开始形成,秦军五十万兵分五路进攻岭南,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于番禺设立南海郡,岭南正式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体系内。唐宋以来,随着“南粤古驿道”的不断完善和开拓,岭南纳入国家大一统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广东由羁縻之地最终成为“内地十八省”之一。而且,随着“南粤古驿道”不断延伸,边远山区少数民族不断受到“王化”教育,国家大一统思想,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图为韶关南雄梅关关楼岭南通过“南粤古驿道”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也是岭南地区以南越文化为本色,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又融合着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和海外文化诸文化,最终形成“岭南文化”的过程。在“岭南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人口迁徙特别是汉族的到来,无疑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4]。([4]司徒尚纪:《广州文化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页。)秦代随着岭南纳入中央王朝,中央王朝通过“南粤古驿道”开始有组织的进行汉文化输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衣冠南渡”,岭南成了中原各阶层人士避难和落藉之地,这次持续了近300年的移民高潮,从多方面改变南越文化结构和面貌,是岭南本土文化向汉文化认同和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汉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第一次转机。唐代,张九龄奉旨开大庾岭梅关道后,梅关道成为广东北上主要交通线。另外,唐代广州崛起为世界性贸易巨港,也是“广州通海夷道”的起点,而自隋开京杭大运河,改善了五岭南北交通,广州港腹地更扩大了,促进了物资和人口流动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岭南文化被滋润和吸收了新养分,比如流官文化、海外文化等。北宋末和南宋末,金人和元人相继南侵,大量灾民流散到相对安定的岭南。这两次移民人数多,规模大,时间长,素质高,分布广,对岭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大致在宋元时期,基本形成广府、福佬和客家三大民系,也是汉文化载体在广东的三个主要人群。“南粤古驿道”与大一统国家形成及广东社会经济开发过程中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如历代人口迁徙、禅宗南传、陶瓷外传、西学东渐、开埠通商等。人口迁徙。岭南在古代就有五次大的移民潮。第一次在先秦时期,先是吴人,后是扬越人,他们在楚人的逼迫下,翻越五岭,来到岭南。第二次在秦代,秦亡六国后,大将屠睢率50万秦军平定百越,然后驻守,秦王朝崩溃之时,其继任者赵佗和他的臣民在广东建立了南越国。第三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十六国割据,灾难迫使北方大量名门望族和流民进入广东。第四次在北宋末和南宋末,金人和元人相继南侵,大量灾民流散到相对安定的岭南。第五次在明末清初至民国时期,主要为“下南洋”和远赴美洲(“卖猪仔”),他们从古驿道出发,抵达古港口出海口,远赴重洋。禅宗南传。公元662年,湖北黄梅弘忍大师(禅宗五祖)传法于慧能,慧能南下广东,乾封二年(667)正月初八日,惠能到了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在法性寺菩提树下受戒,开辟佛教南宗,宏法岭南,称“禅宗六祖”。瓷器外传。广州外销瓷器贸易是16世纪开始的“来料加工”的“来样加工”的生产活动,从各地通过驿道、运河输送的瓷胚在广州进行再加工,形成独特的广彩。以广州为中心,在“南粤古驿道”上还有许多知名的窑址,如三水洞口窑、番禺沙边窑、佛山石迳窑、中山碗迳窑、南海官窑、惠城瓦窑岭遗址、新会官冲窑和洞岩里窑址、潮州笔架山宋窑、丰顺马鞍山窑址、大埔余里窑址等。西学东渐。西学东渐主要是指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近代西方科学和思想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珠三角濒临南洋,清代广州更是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方济各·沙勿略、利玛窦、马国贤等传教士先后通过海路进入中国,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带入中国,并通过“南粤古驿道”传入中国内地。开埠通商。近代西方列强通过船坚利炮轰开中国国门,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开埠通商侵略中国,近代珠三角的通商口岸有香港、澳门、广州、江门、惠州、汕头等口岸。通商口岸与“南粤古驿道”相结合,使整个广东甚至中国华南地区纳入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内。二、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的意义广东省自2016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包括挖掘修复古驿道,串联沿线的历史遗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自然景观等资源节点,并与户外体育、乡村旅游相关联,以期促进粤东西北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实现精准扶贫,并确定了“两年试点、五年成行、十年成网”的目标。图为珠海长南径古驿道通过两年的工作,南粤古驿道已梳理出包括古道、绿道、步道、风景道及水道在内的文化线路路径载体,建立起南粤古驿道标识系统,并聚集起体育、农业、文化、旅游、生态等不同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8条各具特色的古驿道示范段初具规模,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引领效应。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系列保护利用工作,建立在对古驿道价值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高点定位,理念鲜活,以具有创造性的顶层战略设计统领全局,整合各方资源,尤其为遗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示范。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系列保护利用工作正是建立在对古驿道价值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高点定位,理念鲜活。在“荒烟蔓草”中发现古驿道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体育及教育价值,在“60%省定贫困村分布在古驿道5公里以内”的不利条件中发现古驿道对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的带动潜力,从而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顶层战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及坚强领导下,创造性地将“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拓展为成为涵盖文物保护、生态平衡、体育健康、文化旅游、经济发展乃至精准扶贫在内的综合性项目,以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为主线抓手,充分整合体育、农业、文化、旅游、生态等不同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成为近年来广东省城乡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图为2017年南粤古驿道文创大赛台山站作品——留客亭南粤古驿道2018年重点线路沿线125个省定贫困村和131个特色村是古驿道线路重点串联和文化挖掘的对象。省市各部门结合水田垦造,打造古驿道沿线特色农业景观,扶持当地培育特色农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并在恢复的古驿道集市活动中进行包装推广;同时科学配置公共服务和旅游设施,结合古驿道“驿站”选址建设,扶持特色民宿民居建设,推动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图为南粤古驿道文创大赛优秀作品展种种结合古驿道“精准扶贫”的创造性举措,使得南粤古驿道不仅是一条串联沿线历史遗存及自然景观资源、展现岭南历史文化和地域风貌的文明传承之路,也是一条推动广东户外体育、乡村旅游的健康之路,一条促粤东西北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经济之路,为遗产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示范。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系列保护利用工作有效整合多部门、多层级,建立起一套高效实干、责权明晰、统分结合的保护管理机制,充分体现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路做出了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的实践。量大、面广、级别不高,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文化线路型遗产尤其如此。如何切实有效的保护散落在区域中的遗产、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面临的一大考验。在实际工作中,广东省建立起一套高效实干、责权明晰、统分结合的保护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路做出了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的实践:省统筹指导,多部门联合。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及坚强领导下,省级层面,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负责统筹协调、与省直相关部门定期协商,指导和监督全省古驿道文化线路工作;省文化厅、文物局、档案局、方志办负责组织各地市开展南粤古驿道沿线文化遗产的普查、收集和整理,制定保护与利用标准指引等;省体育局负责组织和策划古驿道文化线路体育赛事、完善社区体育设施等工作;省农委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线路沿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精准扶贫等政策和提供资金扶持;省发改委负责提供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的规划建设资金扶持;省旅游局负责开发文化旅游线路,制定文化线路旅游相关政策;省地质局负责古驿道沿线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省国土厅负责古驿道沿线地质灾害防治、水田垦造工作;省交通厅负责完善古驿道文化线路交通接驳设施,提高线路可达性;省环保厅负责制定线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政策,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等工作;省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负责制定线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政策,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等工作。十多个省直部门主动作为,以强大的执行力和实干精神,积极调动资源,综合施策,合力攻坚,确保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有序推进。动态、系统的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综合规划引领。为了规范各地区各部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在省级层面编制了《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印发各地,为各地开展南粤古驿道线路规划建设提供总体框架和重要指引,同时省级层面还颁布了《广东省古驿道保护与修复指引》《广东省古驿道标识系统设计指引》《广东省古驿道综合调查研究》《广东省古驿道示范段建设标准研究》《广东省古驿道管理和维护机制研究》《广东省古驿道房车营地规划建设指引》等,从各个角度规范各地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在各县市层面,要求编制区域内南粤古驿道专项规划并配套政策指引,细化实施工作。要求各示范段编制示范段详细规划,严格进行古建修复工程,引导景观建筑设计。统分结合,权责明晰,专家把关,责任到人。在严格规范各项工作标准的同时,充分信任地方,赋予地方较大主动权,调动地方工作积极性,如在普查申报及重点项目申请中均以地方为主体,由地方主动申报、申请,项目资金经过审核后下拨地方,由地方负责组织具体工作。省直部门则按照已经公布的各项规划及政策对地方工作进行监督、督导,及时纠偏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指引。对于重点段落及重点项目,作为牵头单位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还专门成立由较高级别人员组成的督导组,一对一进行督导,责任到人。省住建厅、文化厅、旅游局邀请国内历史、考古、文化、旅游等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成立南粤古驿道历史遗存修缮指导委员会,积极联系调动各方专业技术力量,指导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历史遗存修缮工作,把关重点项目技术质量,随时进行工作咨询,确保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项目的高品质。试点先行,示范段树立典范,逐年推进。按照段落类型和文化主题的不同选择8处示范段,集中优势技术力量,优先推进保护利用,这8处示范段分别为体现寻根文化、宦游文化、军事文化的南雄梅关古道;体现古代军事文化、邮驿文化的乳源西京古道;体现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的饶平西片古道;体现家族迁徙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的从化钱岗古道;体现东学西渐文化、近现代革命文化的珠海香山古道;体现海丝文化的云浮郁南南江古水道;体现侨乡文化、银信文化的台山海口埠古驿道;以及体现侨批文化、海洋商贸文化的汕头樟林古港驿道。通过8处各有特色、有代表性的示范段建设,树立保护利用典范,逐年推进古驿道工作成型、成片、成网。图为过修复改造后的汕头西堤侨批公园图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侨批(银信)图为台山海口埠的银信纪念广场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系列保护利用工作在推行过程中,通过大量品牌活动唤醒公众及社区对共同历史的记忆,调动起广泛参与热情,实现遗产的社会价值,在省内形成一股强劲的“古驿道热”、“传统文化热”、“历史文化热”,真正使遗产“活”了起来,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古驿道系列工作在推行中,贯穿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大量品牌活动调动公众参与热情,唤醒公众及社区对共同历史文化的记忆;引入“文化+”的活化利用模式,将体育、农业、旅游与古驿道相结合,面向当代生活,为沿线欠发达的古镇古村注入新动能,实现精准扶贫;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古驿道文化遗产保护,通过新技术手段,结合教育、宣传等,推动文化复兴,树立文化自信,充分实现了遗产的社会价值。发展古驿道户外体育运动。有效整合古驿道沿线路径及运动场地,如休闲步道、登山道、绿道、古村、公园、景区等,积极开发康体健身、生态休闲、户外运动等类型的体育活动。2016-2017年,广东省在古驿道沿线传统村落共举办18站“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在社会上尤其是年轻人中间掀起一股“南粤古驿道热”,其他品牌性体育活动还包括南粤第一峰铁人三项、穿越丹霞、古驿道骑行赛、古水道划船赛等。图为古驿道上再响起“马蹄声”带动沿线古村镇旅游发展。各示范段积极出台了古驿道主题游线、启动专线巴士,助力文化旅游。活跃的体育赛事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使得古道原本被历史“遗忘”的村落热闹了起来,带动了社区文化的复兴和当地经济发展。图为游客在古驿道上游览多渠道实现公众参与,使遗产面向公众,真正“活起来”。早在古驿道普查阶段,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鼓励收集整理沿线村庄历史上的村规民约、姓氏族谱、民风民俗等,策划多样古驿道文化展示,留住村落文明印记,在民间掀起了一股“驿道文化热”;组织“寻访侨批银信后人”活动,广泛收集侨批、立卡建档,活动引起海内外粤籍华侨的热烈反响;有针对性的组织古驿道主题节庆,推动地域文化发展,恢复传统民俗和相关文化活动;组织南粤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推动古驿道音乐活化利用,建立传统文化创新性转换利用传承平台;针对青少年开发古驿道验血产品和假期实践活动,将依托古驿道的“艺道游学”活动打造成为青少年学习传统南粤文化和促进乡村发展的品牌活动;充分发挥“三师”志愿者委员会的作用,促进沿线村庄传统文化复兴及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南粤古驿道网、公众号、APP,及时共享发布信息,增强古驿道“电子地图”使用功能,保证古驿道和周边遗址在地图上的准确性,即时为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良好的路线指引。图为古驿道周边村民自发清理、维护古驿道图为南粤古驿道沿线——郁南县连滩镇兰寨村的传统民俗活动图为省“三师”专业志愿者调研古驿道周边村落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系列保护利用工作,是国家遗产线路实践路径的宝贵探索,主动作为,真抓实干,为区域性、线性等复杂大型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方法示范,对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实现国家文化复兴具有突出的示范意义。作为文化线路的南粤古驿道不仅是简单的交通线路遗存,也是跨越较长时期民族、国家、地区间多维、持续、互惠的货物、思想、知识和价值观交流的重要见证,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广东自身历史发展进程都具有非凡的意义。经由古驿道产生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到访过古驿道的重要历史人物,都是中国国家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另一方面,文化线路型遗产点多、面广,多数遗存现状不佳,周边可达性差、地区经济较为贫困,且其保护利用涉及文物、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协调统筹难度大,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实现有效保护和利用。在国家层面,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文化线路遗产保护政策机制与成熟的利用范式。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系列保护利用工作,在价值认知、遗产梳理、顶层设计、组织管理、分工协调、保护修复、活化利用、活动设置、品牌推广、公众参与等方方面面都为国家广泛存在的区域性、线性复杂大型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方法示范,尤其在遗产与经济社会结合促进可持续发展、以线性遗产串联激活区域各类资源方面具有突出的亮点。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是广东省发扬“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精神的一次主动作为,全省上下踏实奋进,真抓实干,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使得“南粤古驿道”成为广东省全民共识的精神标识,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文物事业的社会影响力,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对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实现国家文化复兴具有突出的示范意义。

  • 2018-04-18 国际之声

    他山之石 ——国际文物保护利用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预通知

    2016年全国文物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的重要指示。这一命题的提出,事关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事关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以及对外传播,引起了相关行业和部门的高度重视。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研究”被立为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批准号为:17@ZH018),责任单位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借鉴国际经验,了解国际文物保护利用领域最新进展,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拟于2018年7月在北京召开“国际文物保护利用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交流研讨近年来相关重要国际组织、文物保护强国、邻国以及与我国文物资源相似国家在遗产认知、保护理念、保护管理、展示利用、研究传播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探讨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与影响要素,探索对我国的启发性及其可借鉴的路径。现就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调研国际组织和域外文物保护理念及实践的发展形势,总结其发展趋势、特色优势;遴选对我国具有启发性的理念、理论与实践案例,进行梳理概括、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国情进行比较,从中探索可资借鉴的思路和实践的路径。二、会议内容1、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1)相关国际组织宗旨、理念、战略、实践的发展、背景及趋势。(2)相关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的总体发展趋势及特色亮点。(3)国际范围内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保护利用主题或者实践,如资源调查、研究评估、保护管理、展示利用以及社会推广等项目与案例。2、中国文物保护的国际化历程及其重要实践。3、中国特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理念国际传播路径的思考。4、其他相关论题。三、参会要求1. 参会者需按照会议主题和内容准备论文,请在6月1日前通过电子邮箱报名并同时提交论文摘要(300-500字)、内容提纲(可细至三级目录)。课题组邀请专家评审,择优安排会议专题报告,6月下旬另发正式邀请函。2. 6月30日前提交论文正式文本,以便会前汇集成册,会上交流。3. 会后将编辑出版正式文集。4. 论文应着眼于国际前沿理论和特色实践,主题明确,突出重点,放在特定历史脉络和文化语境下,进行过程梳理,案例解析,理论研讨。文稿需包括正文和中英文题目及摘要,字数控制在15000字以内。论文格式要求符合学术期刊基本要求,做到严谨认真,需注明引用文献和参考资料。文责自负,要求未正式发表过的论文。5.提交论文截止日期:2018年6月30日。请在截止日前提交论文电子版,投稿邮箱:fhgqzhilu@126.com四、会务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赵老师 010-84632221转4302;13661307971。何老师 010-84649755;13621078793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2018年4月28日

  • 2018-04-17 优秀项目

    2018年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即将揭晓

    想知道文物建筑是怎么修复的吗?想近距离接触优秀文物古迹保护的工作吗?想聆听文物保护界大咖的讲述吗?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我们在北京建筑大学等你来!上午,是“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颁奖典礼暨经验交流会”。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活动于2017年10月30日启动,经过初评、现场复核、专家评议、投票等多个环节的激烈竞争,获奖项目终于即将揭晓。下午,是“2018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文物保护领域的多位大咖,将为我们讲述文物保护与研究中的酸甜苦辣。你能听到下面项目的故事: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修缮项目;佛光寺前期勘察研究项目;宁夏银川长城保护研究项目。时间:4月18日地点: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科研楼110会议室不见不散!什么?你来不了?没关系,我们还为您准备了各种方式的报道,你绝不会错过:1:通过腾讯网观看颁奖典礼的精彩图文直播;2:通过北大红楼的橱窗展览欣赏优秀项目的推介;3: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国家文物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等网站、公众号等媒体获取信息;阅读《中国文物报·遗产保护周刊》特刊;4: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还将组织系列讲座,持续推介获奖项目,分享经验

总数:556 首页 36373839404142434445 末页 页数:3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