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MEDIA CENTER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 2016-07-15 中国遗产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6年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会议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以符合世界遗产第iii、vi标准,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9处,继续保持世界第二的领先地位。

  • 2016-07-13 国际之声

    世界遗产保护伊斯坦布尔宣言

    2016年7月11日上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了《世界遗产保护伊斯坦布尔宣言》,全文翻译如下:《世界遗产保护伊斯坦布尔宣言》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大会伊斯坦布尔,2016年7月11日我们,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成员们,今日于第40届大会之际在伊斯坦布尔集会,发表宣言如下:完全认识到文化和自然遗产对人类价值、认同和记忆以及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性;以充分的决心利用文化遗产作为对话和相互理解的力量,本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的精神,促进对共同历史的认同感和人类理性与道德的团结一致,以此作为和平的长久基石;牢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赋予该组织的任务,即确保对世界的文献书籍、艺术作品和历史与科学遗迹的保护;深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现行法规典章;忆及联合国安理会和大会的相关决议,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第2199号决议(2015年)和2253号决议;欢迎《可持续发展2030年议程》中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其中认可并强调了文化和文化多样性对于和平与包容的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重申2015年《文化遗产波恩宣言》所做出的承诺,以加强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保护;欢迎2016年《恩戈罗恩戈罗宣言——保卫非洲的世界遗产,助力可持续发展》;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破坏行径——特别是日益增长的蓄意破坏——的严重关切;强调文化多样性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促进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因此必须加以尊重、赞美和保护;深忧于日益增长的文物盗掘、劫掠和非法贩运,其对世界遗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还认识到有关因素对遗产的负面影响,如气候变化、环境灾害和日益增长的社会和经济压力;重申我们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发起的“为遗产而联合起来——全球联盟运动”的承诺;同时认识到阻碍《公约》正当实施的日益增长的限制条件,如缺乏资金和人力资源,这已威胁到世界遗产基金的可持续性;***邀请所有成员国以坚决的方式考虑创新和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应对遗产保护不断发展的需求;大力鼓励所有成员国以预算和预算外方式贡献资金,以确保全面而良好地实施《公约》,不再继续拖延;提醒所有成员国认识到各自的义务,即在国家和国际层面捍卫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为这一方向而采取一切必要和适当的立法措施;呼吁成员国将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纳入各自决策过程和安全战略;呼吁建立一个相关和重要的国际援助机制,提供更为一致的技能和资源分享途径,因为深化国际合作乃是《公约》的核心;呼吁成员国采取由针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和修复的果断行为所支持的积极政策,特别是针对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邀请成员国深思如何更好地促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个文化公约之间的协同一致,以及如何推进目前的合作以提升各个生物多样性公约之间的协同一致;一致承诺促进和实施本宣言的目标。 2016年7月12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

  • 2016-07-11 国际之声

    第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开幕

    2016年7月10日当地时间18:30,第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土耳其副总理Numan Kurtulmu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Irina Bokova、土耳其文化旅游部部长Nabi Avc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Stanley Mutumba Simataa以及本届会议的大会主席土耳其外交部文化与海外宣传司司长、大使LaleÜlker分别致辞。开幕式致辞中普遍强调了在今年反恐形势空前严峻的土耳其召开此次大会,不仅反映出该国的反恐决心,也反映出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恐怖主义,保护人类共同的价值、权力以及和平的决心。共有近800人参加了开幕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率领中国文化遗产代表团参加了开幕式,并与本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LaleÜlker大使、ICOMOS、ICCROM、以及其它国际组织和缔约国代表进行了友好交流。此次会议将审议27项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我国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和湖北神农架由ICOMOS和IUCN分别推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会还将审议50项濒危世界遗产和104项其它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报告,包括我国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曲阜孔庙、孔府和孔林、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大运河和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此次大会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对《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第61段和68段的修改内容进行审议。如审议通过,自2018年开始每个国家每年只限申报一项世界遗产,每年审议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总数将从现在的45项减少至25项,从制度上促进实现从重申报到重保护管理的转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

  • 2016-07-08 国际之声

    “数字文化遗产的愿景”主题研讨会将于明年4月在布里斯班召开

    Innovative new data collection and digital visualisations captures historic artefacts, places and practices faster, in greater detail and shared amongst a wider community than ever before. Cre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s that provide interactive interpretations of place, archives enriched with digital film and audio recordings, histories augmented by crowdsourced data all have the potential to engage new audiences, engender alternative meanings and enhance current management practice. At a less tangible level, new technologies can contribute to debates about societal relationships with the historical past, contemporary present and possible futures, as well as drive questions about authenticity, integrity, authorship and the democratisation of heritage.Yet for many, a gap still exists between these evolving technolog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everyday heritage practice. This conference will focus on the emerging disciplines of 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established practice of heritage management,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critical debate between those developing and applying innovative digital technology, and those seeking to integrated best practice into the preservation, presentation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Call for paperAbstracts of no more than 300 words should be submittedvia the online form by 25 July 2016.For more information, download the 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 call for papers.

  • 2016-07-04 总部动态

    ICOMOS2015年度报告现已发布,欢迎下载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http://www.icomos.org/en/about-icomos/mission-and-vision/icomos-mission/annual-report/7651-icomos-annual-report-2015-now-available

  • 2016-07-01 国际之声

    葡萄牙ICOMOS与里斯本大学共同举办的“跨文化遗产保护”主题研讨会将于明年7月召开

    The ARTIS – Institute of History of Art, School of Arts and Humanitiesof the University of Lisbonand the ICOMOS Portugalare pleased to invite all the researchers, specialists and other stakeholders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safeguardingofarchitecturalheritage created in the meeting of cultur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Preserving transcultural heritage: your way or my way?, which will take place inLisbon, between05 and 08 July 2017.Paper and posterproposals are welcome until31 August2016. Please submit your paper or poster by sending theproposal to the email congress.artis@letras.ulisboa.pt(see thesubmission guidelinesbelow).The proposals will be selected by the session organisers and theScientific Committeeon the basis of the following criteria: relevance, innovation, scientific quality andthemeof the session. On 15 Septemberproposerswill be notified regarding acceptance of theirpaper or posterand will receive further instructions.The organisation encourages multidisciplinary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the safeguarding of transcultural heritage (architecture, urbanism, archaeology, landscapes and decorative arts in built heritage).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https://congressartis.wordpress.com/papers/

  • 2016-07-01 协会动态

    童明康理事长出席德格印经院申遗专家座谈会

    2016年6月30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出席了由四川省文物局主办的德格印经院申遗专家座谈会,并提出了指导意见。童明康首先从世界遗产的背景出发,通过大量实例介绍了世界遗产的概念,目前申遗的严峻形势,世界遗产申报的工作要求和标准,以及我国世界遗产申报的策略。进而,他对照德格印经院的现状指出,德格印经院具有潜在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较好,但仍需开展大量的基础工作。他强调,世界遗产申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有专业人员和经费的保障。要以充分的研究为基础,在突出普遍价值的梳理和提炼、价值载体的认定、适用标准的论证、对比分析、完整性、保护、管理和监测,以及价值的展示和阐释方面开展工作。应加紧编制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规划,尽快出台德格印经院的专项保护法规,早日从法律法规层面保护好遗产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以及其他研究机构的众多学者,从德格印经院的建筑特色、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比较研究和非物质遗产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会前,专家们实地考察了德格印经院,并就遗产地的申报、保护和管理工作进行了现场交流。德格印经院由德格家族第十二代土司兼六世法王却吉•登巴泽仁创建于1729年(清雍正七年),历经三代土司,耗时27年完工,兼具印刷、寺庙和博物馆等多重功能。目前德格印经院仍然完整地保留了刻版印刷的工艺与流程,收藏有目前最完整的藏文《丹珠尔》和《甘珠尔》印版。童明康观看刚刚印好的经文童明康听取刻板技术的介绍

  • 2016-06-27 专委会动态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近现代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会议在湖北召开

    2016年6月6-7日,“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专家咨询会”及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近现代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会议在湖北举行,来自全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及近现代建筑遗产资源丰富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杭州等省市文物主管部门、大专院校及专业机构、部分规划、设计及施工资质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计24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王风竹主持。在鄂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先后考察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黄石矿冶工业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华新水泥厂旧址维修工程,以及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武汉中共中央旧址、江汉关、汉口横滨正金银行旧址等正在维修和维修后展示利用的近现代建筑遗产,并重点就华新水泥厂旧址的保护利用的理念和维修过程中的原则及技术处理方式等召开咨询会,与会专家就维修和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强调工业遗产的保护要更加重视生产线和工艺流程中的设施设备的保护,尽快开展对锈蚀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施工中应加强二次勘察和施工方案的调整完善,防止过度干预和目的不明确的拆卸,建议尽快公布保护规划,加快保护利用方案的编制和利用主体的确定,要总体谋划有序推进,防止维修和利用脱节对遗产造成伤害。同时,会议认为,近现代建筑遗产是我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实物见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湖北近现代建筑遗产类型丰富,保存完好、价值重要,近年来的一系列保护维修和利用工作有效开展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在文物保护工作施工过程中及时就维修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难问题召开咨询会非常及时和必要。会上与会专家还就湖北发起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下设立近现代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搭建这个平台为保护我国丰富的近现代建筑遗产提供业务交流服务,开展学术研讨来促进其科学发展,既有必要也十分迫切,湖北发起成立现代建筑遗产专业委员有条件有优势值得肯定。会议认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近现代建筑遗产委员会”属于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领导下,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科研、教学单位及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们共同组成的社会学术组织,其宗旨是促进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增进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各学术团体、个人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理适度利用工作,提升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管理、利用水平,为各级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同时,近现代建筑遗产涵盖共享遗产和工业遗产的有关内容,专业委员会的设立也有利于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领导下加强与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有关专业委员会的对接,加强学术交流,扩大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影响。根据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章程和专业委员会成立程序,会议同意正式筹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近现代建筑遗产委员会”,以王风竹为召集人,与会人员及部分函询专家及单位为共同发起人和共同发起单位,专业委员会(筹)秘书处设在武汉大学。会议还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近现代建筑遗产委员会章程”(草案),组建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近现代建筑遗产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做了讨论,将按程序上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获得批准后,即择时召开成立大会和学术讨论会,根据《章程》开展工作。总召集人:王风竹(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共同发起人:王立平(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汤羽扬(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杨昌鸣(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梅鹏云(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员)谭玉峰(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曹永康(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卓刚峰(华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院长)吴 涛(重庆市文物局总工程师、重庆建筑大学教授)袁东山(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黄 滋(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邱玉胜(青岛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李百浩(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陈慧东(武汉大学后勤保障部部长)童乔惠(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王 晓(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张宏斌(武汉市文化(文物)局副局长)陈 飞(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主任)吴 晓(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总工程师、建筑学院)共同发起单位:湖北省文物局武汉市文化(文物)局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武汉大学后勤保障部(文物处)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筑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湖北太岳文物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16-06-16 协会动态

    童明康理事长出席磨刀山遗址保护规划与开发利用论证会

    2016年6月14日,童明康出席了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磨刀山旧石器遗址保护规划与开发利用论证会,并就遗址的保护、研究、合理利用提出了指导意见。来自考古、文物保护、旅游和教育类的18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在听取了磨刀山旧石器遗址保护规划和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战略构想后,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童明康指出,从国际视角看,旧石器遗址是各国的骄傲。磨刀山遗址和其他重要考古遗址一样,回答的是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新版《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对于合理利用,首先是“鼓励以文物古迹为资料,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对文物古迹的研究是实现文物古迹价值的重要方式”。因此,研究应该是这类文物古迹最本意的利用。应当认识到,这类遗址的存在本身具有提升当地文化地位的价值,值得永久保护。这类遗址不应采用迎合世俗的利用形式,也不能期望每天能有成千上万人参观,他们可以成为旅游的亮点,但不一定成为旅游的热点。童明康从遗址的未来出发,指出应进一步加强对周边遗址和可能埋藏分布区的调查,对遗址的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深入研究。应尽快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从法律上对其进行保护。在谈及如何让文物古迹的保护惠及当地民众,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时,童明康指出,郁南县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兰寨村古建筑群,内容丰富,可以优先考虑开展旅游。磨刀山遗址的保护和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后可纳入区域旅游的规划中。磨刀山旧石器遗址的发现将广东省人类活动的年代从十几万年前上推至60-80万年前,在我国南方和东南亚旧石器考古遗址中占有很高地位,是201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专家现场考察磨刀山遗址童明康在磨刀山遗址保护规划与开发利用论证会上发言

总数:568 首页 47484950515253545556 末页 页数: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