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MEDIA CENTER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 2016年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发布

    国际ICOMOS总部今日在官网发布了2016年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运动遗产旨在强调运动是全球每个人的遗产,不应在我们的遗产认知中缺失。The 2016 theme for the ICOMOS International Day on Monuments and Sites celebrated on 18 April is:The Heritage of Sport"Sport is part of every man and womans heritage and its absence can never be compensated for" -Pierre de Coubertin

  • 2015-12-17 会员动态

    关于举办“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的通知

  • 2015-12-14 协会动态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政策—2006版》(中文版)序言

    科学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丰富我国国家公园体系童明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出发,提出要建立我国的国家公园体制。这一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和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我们可以乐观地展望,在不远的未来,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将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的目标,得到广泛开展;那些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国家公园将为人们提供一处处亲近自然、品味文化和享受生活的理想场所。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国,考古遗址公园必然在我国的国家公园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考古遗址公园概念的提出源于我国大遗址保护的实践。上世纪80年代辽宁牛河梁遗址发现后,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就指出,这类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起着心脏或主动脉作用的大遗址,应该给予特殊的和整体的保护。一些地方抓住有利时机,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工作,推动圆明园、周口店、秦始皇陵、汉阳陵等大遗址保护工程的实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199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大型遗址”保护纳入当地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并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大遗址的特殊重要价值和保护的紧迫性、复杂性逐步得到行业内认同。本世纪初,以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设立和《“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印发为标志,国家启动了“大遗址保护工程”,开启了我国大遗址保护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十一五”100处和“十二五”150处大遗址项目库,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保护管理机构和管理措施得到巩固,大遗址保护的基础进一步夯实。高句丽遗址、殷墟、元上都、丝绸之路、大运河、土司遗址等相继开展一系列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工程,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里耶遗址、金沙遗址、鲁故城遗址、北庭故城等考古工作向纵深推进,保护展示工程取得重要成果,成为新的城市文化名片。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四线、六片、一圈”为核心,以150处重要大遗址为支撑、覆盖全国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大遗址保护实践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核心是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问题,即文物保护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问题,大遗址怎样为群众所了解,更好的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问题。正是在深入思考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在系统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大遗址保护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应运而生。2009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提出了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总体思路——以重要的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建设具有科研、教育、休息等功能,在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积极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遗址展示与阐释的一种整体策略。通过科学保护和展示大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积极回应广大民众对大遗址的热切关注,充分发挥大遗址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这项工作得到了各地的积极响应,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热潮。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两批2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批准44家立项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占地面积超过900平方公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创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大遗址保护展示水平的整体提升,标志着大遗址保护工作全面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做好保护为前提和基础,重点探索大遗址的展示利用,在保护、管理、展示、服务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推动了地方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据统计,仅首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公布后的3年内就累计接待游客超过6500万人次。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垃圾成山的棚户区改造成一个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城市文化公园,既保存了大明宫原有的地形和地表的遗址分布,又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公共空间;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吸引公众走进遗址,带动以遗址为核心的景点群和特色生态名村建设,促进当地群众就业,辐射周边文化产业的发展;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突出整体、和谐、生态、持续原则,将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改善有机融合,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浙江、江苏等省还公布了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总的来看,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果丰硕,亮点频出,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促进发展,造福民众,推动“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典范和标杆。同时,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一是保护问题。考古遗址公园来源于大遗址保护工作,其核心是保护,要使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永续传承,实现文化资源的代际共享和代际公平。然而一些地方本末倒置,从本位主义和短期利益出发,过度开发,竭泽而渔,名义上为发展旅游经济,结果对遗址保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方面的教训绝非个例,应认真汲取。二是研究问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只有在加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发掘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并以此为指引开展保护展示工作,才能充分展现遗址自身的文化价值,才能绽放出各具特色的文化魅力。目前很多遗址公园或大遗址的考古和研究工作还很不够,对遗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认识不深入,理解不透彻,展示阐释工作也就难以做到以物证史,透物见人,讲不出动人故事和深刻道理,无法真正吸引观众。三是管理体系问题。考古遗址公园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公园或主题公园,它以遗址为内容,以公园为形式,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与单纯的遗址相比,更强调公益性,更注重遗址的展示与阐释。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应将考古、保护、研究、展示融为一体,整体考虑目标体系和管理架构。考古作为基础工作,必须坚持考古先行。要制定长期考古计划,科学系统开展工作,不断深化对遗址的认识和研究,提升遗址和城市的文化影响,而不是点缀式的开几个探方,对遗迹现象进行简单的揭露和展示,错过真正应该发掘和保护的内容。四是展示问题,应综合运用传统手段和新技术手段。传统展示方式中,保护是基础,只有保护好遗址才有条件进行展示,保护手段直接影响展示效果,二者应做好有机统一。数字化、多媒体等新技术手段是土遗址展示的发展方向。这些新的展示技术介入,既使展示效果更直观和更具感染力,也为当下遗产修复中的众多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根据我国的《文物保护法》,古遗址一般不得重建。特别是圆明园之类的重要遗址如果重建,将与历史纪念意义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相悖,必须慎而又慎。而数字化与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可以虚拟方式再现遗址的历史风貌,为更好地向公众展示其艺术和科学价值,解决复建展示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研究出台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要求(试行)》、《大遗址考古工作要求》等一系列管理文件,着力引导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同时,积极支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等行业组织,加强遗址公园之间的交流合作,及时总结和吸取各地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和好的做法。2014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行评估工作,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改进意见。正在编制的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仍将是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主要突破口和重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是世界上国家公园建设最成功的国家,自1872年美国建立世界上首家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开始,迄今已经有400多个国家公园。1916年,美国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已经积累了100多年的管理经验。这些经验对世界各国国家公园建设都产生影响。美国国家公园的建设理念认为,只有高质量的公园资源和价值完整地保护下来,才可以为子孙后代提供利用公园的机会,当公园资源和价值的保护与它们的利用发生冲突时,保护是优先的。美国的国家公园中包括了自然区域、历史区域和游憩区域,其中国家历史公园、国家战争公园、国家历史地、国家纪念馆都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印第安人所创造的文化遗产也得到很好的保护。资源保护为首的可持续发展观、管理权与经营权分开、垂直统一的管理体系、特许经营权制度等理念和做法,都在美国国家公园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编制2006版《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政策》,是美国国家管理局广泛使用的基础性文件汇编。内容包括公园体系的规划、自然及文化资源管理、讲解与教育、公民参与等多个方面,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政策和策略的合集,代表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一些重要管理工具。当前,国家文物局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制度模式,有效管理文化遗产资源,加快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并将其纳入我国国家公园体制。为此,国家文物局支持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编译出版《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政策—2006版》一书,是希望引发广泛而深入的思考,为当前阶段以及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如何建设、管理、运行和发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提供有益的借鉴,也希望对推动我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有所裨益。当然,任何学习和借鉴必须立足国情,将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我国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过程,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中国人的智慧和文化传统,受到中国遗产类型、特点和保护理念的约束,受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点的影响,受地方政府政绩观和群众文化需求的影响,必将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这条道路绝非坦途,但它也注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发展历程中一笔不可或缺的珍贵财富。本文系《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政策—2006版》(中文版)序言,该书由远东出版社于2015年12月出版。

  • 2015-12-01 资质资格

    关于2015年考核通过和2006年公布的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责任工程师证章制作交费系统关闭及再开启时间的通知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关于2015年考核通过和2006年公布的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责任工程师证章制作交费系统关闭及再开启时间的通知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资质单位;及2015年考核通过2006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责任设计师、责任工程师:根据协会《关于2015年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责任工程师证章制作、发放及相关工作的通知》(2015年9月23日),证章制作交费工作于2015年11月30日截止。12月1日,交费系统关闭。为保证下一步证、章制作有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交费系统再次开启的时间为2016年3月1日至31日。未按时交费的届时请继续交费,相应证章将在完成交费工作之后制作。2006年有关资质人员证章交费系统于12月1日关闭,再次开启时间为2016年3月1日至31日。特此通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 2015-11-27 国际之声

    新一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诞生

    新一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如下:安哥拉阿塞拜疆布基纳法索克罗地亚古巴芬兰印度尼西亚牙买加哈萨克斯坦科威特黎巴嫩秘鲁菲律宾波兰葡萄牙韩国突尼斯土耳其坦桑尼亚越南津巴布韦

  • 2015-11-26 协会动态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长出席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暨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30周年成果发布会

    2015年11月25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办,故宫博物院、世界遗产杂志协办的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暨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30周年成果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举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长、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长陆琼出席并发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资源手册(共4册)的中文版本是此次发布会的主要成果,其中《世界遗产地申报筹备》和《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两册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翻译和制作,并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长陆琼发布。另外两本手册是《世界遗产灾害风险管理》和《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分别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和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研究中心发布。

  • 2015-11-16 国际之声

    古迹和历史建筑结构分析硕士课程伊拉斯谟奖学金开始申请

    Advanced Masters in Structural Analysis ofMonuments and Historical ConstructionsSAHC Erasmus Mundus Masters CourseSAHC is an Erasmus Mundus masters course in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onuments and Historical Constructions, co-funded by the Erasmus+ Programme of the European Union.The objective of SAHC is to offer an advanced education programme on the engineering of conservation of structures, with a focus on architectural heritage. The main focus of this training is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principles in analysi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conservation of monuments and historical constructions worldwide.The opportunities to apply are grouped into three calls, and for the first call, applicationsmust be submitted no later than January 15, 2016.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http://www.msc-sahc.org/content.asp?startAt=2&categoryID=666

  • 2015-11-14 协会动态

    国家文物局童明康副局长在西夏陵突出普遍价值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加强研究保护 推进西夏陵申遗工作——国家文物局童明康副局长在西夏陵突出普遍价值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2015年11月10日宁夏·银川尊敬的姚爱兴副主席、各位专家、同事们:为加快推进西夏陵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在这里组织召开“西夏陵突出普遍价值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考古、历史、民族史、语言文化以及遗产保护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西夏陵的突出普遍价值进行专题研讨,就近年来西夏文明研究成果进行交流。众所周知,西夏是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宋辽金时期,活动在我国西部宁夏、甘肃、内蒙、青海、陕西等省、区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西夏留存至今的各类文物古迹分布范围涉及周边十余省、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西夏陵、黑水城遗址以及西夏佛塔、石窟等遗存。作为西夏王室陵墓群,西夏陵是已经消逝的西夏文明的重要物质见证,是西夏各类文物古迹中的精华。西夏陵保护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近年来,已经陆续完成1、2、3、4、6号陵和部分陪葬墓保护加固工作,开展了航空测绘等基础工作,启动了新博物馆建设,并正在实施其他帝陵保护工程和陵区展示及环境整治工程。特别可喜的是,部队营区、牧场企业等长期占压遗址的问题在自治区政府的有力指导下得到了根本解决,陵区历史风貌也得到逐步恢复,实现了西夏陵整体管理和整体保护。近期,按照有关规程的要求,自治区区委、区政府多次向国家文物局提出将西夏陵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并成立了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业机构编制了申遗文本和规划。今年7月23日,李建华书记专程到国家文物局,就申遗工作进行沟通、协商。考虑到西夏文明在世界范围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国家文物局长期以来一贯支持西夏陵保护和申遗工作。“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西夏陵均被列入大遗址保护项目库予以重点支持,陆续安排补助经费近6000万元,用于西夏陵航空测绘、考古调查发掘、保护规划编制、遗址保护维修、安防消防系统和防洪工程建设工作,并连续两次将西夏陵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角度衡量,西夏陵申遗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研究基础仍显薄弱。西夏历史研究始于清中期,随着大量文字文献的发现和持续的考古工作,“西夏学”逐步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但是由于西夏文字仍处于重新解读过程中,再加上近年来考古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并缺乏必要的跨学科交流、合作,尚未摸清西夏文明的内涵,在党项族起源和民族关系、西夏政权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文化交流和宗教传播等一些关键问题方面,至今仍未形成具有说服力的学术成果和统一认识。二是遗址保存状况亟待改善。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西夏陵保护管理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西夏陵整体保存状况仍不理想,特别是位于部队营区范围的7、8、9号帝陵以及部分陪葬墓遭到破坏的情况比较突出,陵塔残损严重,一部分墙垣、建筑基址、陪葬墓封土已经完全消失,使得西夏陵遗址的完整性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三是遗址展示阐释水平不高。长期以来,西夏陵的展示停留在将重要文物古迹当成普通旅游景点展示的较低水平上。展示手段单一、展示内容单薄、展示范围较窄、整体性较差,特别是欠缺对遗址本体的现场展示和说明,对主要遗迹现象和相应的历史文化内涵介绍不足。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展示服务设施和游客引导及管理控制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与世界遗产的展示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考虑到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当前西夏陵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任务仍然非常繁重,要想成为近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家项目,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强历史文化研究,提炼突出普遍价值世界遗产申报成败的关键是对遗产价值的阐释和保护。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跨地区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考古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文献,尽快摸清两个问题。一是尽快摸清西夏文明内涵,梳理礼制、文化、认同等关键概念,明确党项族与羌族、鲜卑族、蒙古族、藏族和汉族的族属关系,以及西夏政权与宋、辽、金等王朝及周边其他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西夏陵突出普遍价值的论述,明确西夏文明在中华文明史以及世界文明史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同时,要注重对遗址本体的解读,确保每一个价值要点能够在遗址本体上找到相应的遗迹现象作为支撑。二是摸清西夏陵与其他西夏时期重要遗存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20世纪初黑水城遗址的重要发现,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知名度。开展西夏文明相关遗址的申遗,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国际专家诸如“为什么不报黑水城遗址?”等质疑。因此,专业机构一定要做好国内比较分析研究,要明确西夏陵与黑水城遗址、西夏佛塔、石窟寺等重要遗址遗迹的关系,并注意与国际国内同类型遗产的横向比较,重新审视和梳理申报逻辑和策略,确保最终申报的遗产构成情况具备充分的代表性和重要性。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保护管理体制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任务仍然非常重,不仅涉及文物、文化、交通、环境、建设、旅游等多个部门,还涉及到周边部队协调、用地性质调整等难点问题。同时,考虑到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近期申遗的意愿,留给相关准备工作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鉴于此,希望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保护和申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纳入各级政府近期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在综合协调和资源调配上的突出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机构、人员、经费等各方面对申遗工作予以重点倾斜和支持。申遗工作不是文物部门一家的事,也不是仅仅依靠宁夏自治区、银川市文物部门和西夏陵区管理处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目前,自治区已于近期成立申遗领导小组,希望银川市也尽快建立相应的跨部门、常态化协调工作机制,并加强与相关部队的沟通和协商。要根据工作需要,共同研究重大事项,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确保工作进度。各级文物部门要做好本职工作,秉着对文物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加强保护管理工作,加强巡视巡查和日常管理。同时,各级文物部门要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在西夏陵保护和申遗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并加强对各项任务实施环节的专业指导和监督,保证工作质量。三、加快推进保护工程,提升保护管理水平针对前面提到的西夏陵保护和申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近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考古研究工作。考古工作是文物工作的基础,尤其在遗址类遗产申报世界遗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自治区文物局要指导、督促专业考古机构,对西夏陵进行全面的调查勘探,明确陪葬墓、建筑遗址、白水沟防洪设施、窑址等重要遗迹的分布范围和位置,尽快完成早期考古发掘、清理工作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制定下一阶段考古工作计划,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实施保护维修项目。对于5、7、8、9号帝陵,要严格按照我局批复的保护方案,抓紧推动项目实施。实施过程中,自治区文物局要组织方案设计单位人员驻场监督,确保工程严格按照最小干预原则实施,严格控制工程量。对于施工材料和工艺的把握也要慎重,注意做好前期研究和现场试验,保证实施效果和质量。三是开展遗址展示工作。要充分吸取元上都、老司城、大明宫等遗址类遗产展示的经验和教训,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和要求,做好西夏陵遗址展示工作。可以适当扩大展示范围和面积,因地制宜地设置图文并茂、内容详实、形式简明的展示说明牌,让遗址文化内涵“活起来”,吸引游客认真品味和领悟。也要进一步合理规划展示游览路线,设置必要的安全、服务设施,确保游客和文物本体的安全。关于新博物馆的建设,要坚持内容导向,不要盲目求大、求异,避免建设“奇奇怪怪”的建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应该考虑对原有老博物馆进行提升改造。在新馆建设期间,可以利用老馆设置临时性展览,对西夏陵相关历史文化和遗产保护知识进行介绍。四是继续推进整治工作。目前,陵区内还存在一些道路、葡萄园等占压遗址的情况,以及部分输电线路影响陵区景观风貌的问题,这是比较细节问题,但往往也会对申遗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希望引起重视,尽快制定整治方案统筹解决。各位专家、同事们,此次学术研讨会将对西夏陵下一阶段保护和申遗工作思路产生重要影响,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事围绕西夏陵突出普遍价值、近年来西夏文明研究成果以及西夏陵的保护和展示等议题踊跃发言,充分交流,为科学推动西夏陵申遗工作出谋划策。国家文物局将一如既往对西夏陵保护和申遗工作给予重点支持,在资金和项目上予以重点倾斜。希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也继续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抓紧做好各项申报准备工作,争取西夏陵尽早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国家项目。谢谢。

  • 2015-11-06 优秀项目

    第二届(2014年度)十佳文物保护工程推介终评会结果今日在京揭晓

    2015年11月6-7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届(2014年度)十佳文物保护工程推介终评会在北京顺利召开。经过两天的项目汇报和专家评审,最终选出十项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它们分别是:河北承德普乐寺保护修缮工程山西省太原市窦大夫祠保护工程辽宁锦州广济寺古建筑群维修工程黑龙江中东铁路建筑群横道河子机车库及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抢救保护工程江苏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修缮工程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四川茶马古道---观音阁灾后抢险维修工程云南曹溪寺宝华阁修缮工程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群壁画、彩塑及浮雕保护修复工程青海玉树达那寺建筑抢险修缮工程秘书处2015年11月6日

总数:561 首页 53545556575859606162 末页 页数: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