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MEDIA CENTER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 2018-11-05 协会动态

    “法国世界文化遗产培训班”在法国图尔正式开班

    卢瓦尔河畔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和法国驻华大使馆促成,法国世界遗产协会(Association des biens francais Patrimoine Mondial)主办,法国国际文化中心协会(ACCR)以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法国国家委员会(ICOMOS France)合作组织的“法国世界遗产培训班”于当地时间11月3日上午在位于法国卢瓦尔河谷中心的图尔市正式开班。卢瓦尔河谷位于法国中部,是法国最大也是最为活跃的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因其姿态万千的城堡群、和睦相处的人地关系等突出价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法国继“圣艾米伦区”之后成功申请的第二项文化景观。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处庞大的活态文化遗产,更有效地传播其无与伦比的价值,名为“卢瓦尔河谷使命(Mission Val de Loire)的遗产管理机构应运而生。开班仪式便在该机构的办公室内举行,并由自机构建立起就在此工作的两位“元老”,克洛伊女士和卡特琳娜女士为学员们上第一堂课。两位授课老师做自我介绍相较去年由ICOMOS China促成的同类型培训班——“澳大利亚世界遗产管理高级培训班”,本次法国培训班的学员更加多元化,不仅有来自世界遗产地的管理者,有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还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一线工作的资深从业者。为了让彼此间更有效地交流,开课前,主办方请各位学员对自己参与的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和对本次培训的期许做了简要的介绍。学员们正在精彩的自我介绍接下来的几天课程里,培训班将通过授课、案例阐释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对“法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管理和规划部门角色定位”、“遗产的物权与管理模式”、“遗产的增值与传播”、“如何应对环境变化对遗产的影响”等议题进行阐述,并对学员们提出的诸多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克洛伊女士正在为学员们介绍法国的世界遗产虽然培训课程才刚刚开始,但课堂上授课老师和学员们不断产生的共鸣让我们发现,每一位遗产保护工作者都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而这份使命早已跨越了国界,超越了语言。相信为期五天的培训将会为学员们带来更多的交流与碰撞,迸发出更为精彩的思考与火花。培训班学员及授课老师合影

  • 2018-10-30 协会动态

    宋新潮理事长出席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10月30日,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苏州开幕。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秘书长丹尼·里卡尔、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李亚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知评主持了本次开幕式。本届大会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世界遗产城市组织(OWHC)主办;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承办;苏州市旅游局、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协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给与支持。大会以“世界遗产城市与旅游”为主题,围绕世界遗产城市的保护与利用、城市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管理等议题展开。世界遗产城市组织官员、主管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关部门领导、国内外多个世界遗产城市的代表与专家学者,以及多家新闻媒体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届大会。接下来的会程中,有多场专题谈论会、专题发言、议题展示与咨询等活动,以世界遗产城市为出发点,深入到旅游管理、城市发展、经济治理等话题,开启民众与遗产、社区与遗产、博物馆与旅游等话题的跨界讨论。世界遗产城市组织(Organization of World Heritage Cities, OWHC)由拥有世界遗产的121个国家的332座城市组成,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下属组织机构,世界遗产城市组织主要目标是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鼓励遗产保护与管理领域的合作以及信息和专业技术的交流,促进成员城市之间的团结互利。苏州市于2017年成功竞得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的主办权,并于2018年正式加入该组织,成为世界遗产城市组织在华的首个正式会员城市。宋新潮在第三届世界遗产城市组织亚太区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尊敬的丹尼·里卡尔秘书长、李亚平市长,尊敬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在如此美好的金秋时节,我非常荣幸与各位一起相聚中国苏州,出席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文物局,对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莅临大会的中外嘉宾,表示诚挚欢迎!自1985年中国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以来,始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项目”的坚定支持者、维护者和积极参与者。目前,中国已有53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长期致力于推广世界遗产保护理念,积极改善遗产保护状况,努力提升遗产展示阐释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作为负责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部门,国家文物局积极支持并会同各地政府,在健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培育机制、完善世界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推动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世界遗产事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四个方面:一、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提高民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民众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时间跨度大、遗产类型多、价值内涵丰富,拥有古建筑、古遗址、文化景观、文化线路、遗产运河等多种类型。这些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大提升了当地民众保护遗产的文化自觉,也从不同角度和维度上,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活力。这是对我国五千年文明古国和历史文明贡献的最好诠释,为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人民自豪感、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精神支撑和动能载体。二、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为中国的遗产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范例。围绕世界文化遗产开展的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在改善遗产保护状况和保存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推动遗产地成为了生态保护、环境优美、人文独特的城市文化空间和社会发展的新亮点。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创新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模式,为遗产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满足民众精神需求、促进多样化消费的重要手段。三、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促进了遗产保护理念及实践经验的交流,不断丰富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内涵。以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为核心的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在中国被理解并广泛接受。文化景观、文化线路、遗产运河、活态遗产等新型文化遗产逐渐被纳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同时,通过敦煌、故宫、长城、大运河等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监测、展示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的对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逐步形成了注重遗产本体、周边环境和文化传统整体保护,尊重遗产地民众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倡导以监测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和预防性保护的良性机制。中国在遗产保护方面的新理念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积极的经验案例。四、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为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融入国际文化遗产事业,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同行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近年来,中国多次担任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相继在苏州承办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西安承办了第15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上海承办了22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促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相关组织在华设立多个二级中心或分支机构。同时,在世界遗产中心的协调下,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成功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在国际遗产保护组织和专业机构中,在柬埔寨、蒙古、尼泊尔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在肯尼亚、孟加拉、埃及等遗产地考古合作项目中,都能看到中国专业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身影,他们为当地文化遗产保护、文物考古研究、专业人员培养等做出了中国贡献。世界文化遗产事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积淀,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社会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一个缩影。当然,我们也无需讳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也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面临着专业人员不足、经费短缺、自然与人为破坏等困境。今天的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等问题。在这些方面,中国与亚太地区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有着相似的经历,面临共同的挑战。中国政府愿意与国际社会一起,继续践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扎实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在科学制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实施重要遗产研究保护项目,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遗产保护水平,加强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持续推进,进一步提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近日,中国政府发布《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是为了着力解决当前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各国各地区政府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加强统筹规划和各方协调,增强世界文化遗产展示阐释能力,优化遗产地生态环境,积极鼓励和推动社区参与,推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健康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遗产地居民收入,让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成为推动遗产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中国苏州举办,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各位市长、遗产专家能充分交流、分享各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经验,研究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有效途径,共同探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关键性作用。我们衷心祝愿本次会议取得丰硕的成果!也祝愿各位同事、专家在中国、在苏州工作、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 2018-10-23 协会动态

    本周末,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18年度会员代表大会将在上海举行

    本周末,10月27日-28日,青年论坛、会员大会、专业委员会论坛悉数登场,敬请关注!主办单位: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承办单位: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议日程27日• 15:00-17:00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议(不公开)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西楼3楼第二会议室•19:00-21:00ICOMOS CHINA青年论坛:突破遗产保护的边界地点:同济大学文远楼3楼报告厅,上海四平路1239号28日•9:30-12:00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18年度会员代表大会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南京西路325号•会议议程:1、嘉宾致辞2、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3、ICOMOS国际事务报告4、会员发展情况报告•茶歇5、公布首批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6、2019年工作展望•14:00-17:00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1、防灾减灾专委会学术交流2、历史村镇专委会学术交流3、文化遗产管理研究专委会成立大会及学术交流其他信息:10月27日(周六)全天 会员代表报到(上海吴宫大酒店)10月29日(周一)上午 考察上海市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优秀案例注:1)参会人员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2)报名已结束,如希望参会,请与李女士或洪女士联系(icomoschina@126.com),并自行解决食宿。

  • 2018-10-23 协会动态

    突破遗产保护的边界:ICOMOS CHINA青年论坛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代代相传的事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近年来越发强调新生代的专业力量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新晋学者”计划(Emerging Professionals),旨在让更多青年专业人员参与到遗产研究,发出年轻的声音。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WHITRAP)合作,特邀请数名在遗产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颇有心得的青年学者,为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与思考。每个讲者均以“突破边界”为题,力求打破行业的陈规旧矩,共享新的理念、新的声音、新的探索。时间:10月27日,19:00-21:00地点: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楼报告厅特邀嘉宾:宋新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周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常务理事议程:1、ICOMOS CHINA青年论坛简介2、主题报告3、嘉宾点评、总结主题报告:1:赵晓梅:突破物质空间与社会组织的边界——西南小流域内多族群家屋的比较我国西南山地多族群杂居,相似的地理气候以及族群间的互动,使他们在聚落选址、建筑营造中有较多的相似性。然而,由于这些族群有着不同的社会组织与结群方式,因此其家屋外观看似相同而内部表征各异,其家屋的空间实践表征着各自族群的发展历史与社会形态。本文通过分析桑江流域内瑶、壮、侗等族群的建筑空间,展现其不同的家屋社会形态,从家户、家门与聚落的关系来解释作为物质文化的居住建筑,探讨空间差异所表达的族群性。赵晓梅: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乡土建筑与聚落、遗产思辨研究等,参与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实践工作,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2:周小凤:突破遗产与旅游的时空边界——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化与旅游化关系演变与互动机制申报世界遗产是当今社会遗产化运动的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社会消费、空间、产业、资源不断旅游化是我国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本文采用历时性视角,运用格雷马斯的“施动者模型”框架对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化与旅游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周小凤: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硕士毕业于法国昂热大学,主攻文化遗产旅游专业,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遗产化与旅游化过程、可持续旅游、旅游景区投资与管理、乡村遗产与文化记忆等。3:王茜:突破自然与文化的边界——法国国家公园、大区公园的经验启示及中国实践喀斯和塞文地区(Les Causses et les Cévennes)位于法国中南部的中央高原南部。其中塞文地区于1970年被确立为法国第四个国家公园,喀斯地区于1995年被确定为法国的大区公园。而喀斯塞文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以“地中海农牧业文化景观”于2011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同于深受“荒野”(wildness)思想影响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公园,塞文国家公园是一个核心区有人居住的国家公园,而喀斯地区更是通过法国独创的“大区公园”模式,探索出一条兼顾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道路。通过解读喀斯塞文地区过去五十年遗产保护利用的发展历程,辅以法国开发署贷款项目支持下的中国实践案例(浙江开化、贵州独山、福建屏南),希望能够重新审视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界定,找出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借鉴意义。王茜:毕业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现就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参与过与正在参与的项目有:中国文化遗产蓝皮书的编写;法国开发署山西祁县昭馀古城修复项目、贵州独山绿色发展项目、福建屏南古村落修复活化项目等。4:段牛斗:突破技术与理论的边界——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技术路线的思考中国文物保护工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文物保护领域逐渐建立起以市场经济与建筑工程为导向的技术逻辑,由于文物保护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上述话语体系实际上导致实施对象的不兼容、工作方法的模式化,以及技术环节的分离。近年来,在精细化技术干预、批判性遗产研究等背景之下,更加引起业界对现行工程制度的思考。本研究以最具基础性和代表性的工程类型——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为例,试图拟构兼顾理论研究与技术干预的工作体系,包括古建技术和材料的标准化、文物价值多元化、跨学科的基础研究、多方参与的咨询评估机制、工程报告编纂等环节,并介绍现有的案例实践。旨在提供文化遗产视野和多维度价值导向之下的技术路线,为工程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段牛斗: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遗产”系列学术活动召集人,从事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5:陆地:突破古迹(monument)的认识边界“monument”既是《威尼斯宪章》和ICOMOS组织名称的头号对象,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定义的首类文化遗产对象。就《威尼斯宪章》所说的“historic monument”的本意,即“历史纪念碑”而言,它无论在概念还是在实际应用范围上都极其广泛,既不特指“古”或“古老”的东西,也不特指单体,不特指缺乏现实实用性的“遗迹”,甚至不特指仅由人创造出来的产物。回归“monument”的纪念碑本意,可以有力地扩展我们对遗产对象的认识与保护边界。陆地:工学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建筑遗产干预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主持完成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译著《修复理论》(布兰迪),专著《建筑遗产保护、修复与康复性再生导论(预计2019年初出版)》。

  • 2018-09-14 协会动态

    关于召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18年度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各团体会员单位、专业委员会、个人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定于2018年10月27日(周六)至29日(周一)期间,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南京西路325号),召开2018年度会员代表大会。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组织主办单位: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承办单位: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单位: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南京西路325号二、邀请以下人员参会(一)邀请团体会员单位选派代表参会;(二)邀请个人会员(含国内会员、国际会员)参会;(三)邀请各专业委员会选派代表参会,并组织召开10月28日下午的分会场学术研讨会。三、食宿安排参会人员交通费用自理;住宿由主办方统一安排,费用自理。10月28日午餐由主办方统一安排。四、会议日程(草案)请填写以下参会报名表(见附件),于2018年9月30日17点前,反馈至会员代表大会工作组。联系人:洪韡(wei)、李忠钰联系电话:010-84633592,13580378681报名邮箱:icomoschina@126.com特此通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二零一八年九月十四日———— 附件 ————报名表

  • 2018-08-07 协会动态

    获奖公布 | ICOMOS China Logo设计大赛有结果啦~~!

    各位看官,各位设计师,各位参与投票的有爱青年,经过层层严格的选拔,综合大众评审们的投票票数和专家的评审意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Logo设计大赛圆满落幕,从近百个风格各异的作品最终评选出10个获奖作品。获奖作品揭晓:是的是的就是你!让我们恭喜下获奖者们~撒花撒花撒花~~~协会将在本周通知领取奖励,每个获奖作品奖金500元。每一份作品的真诚和付出协会都有感受到,在此特别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认真创作,下次活动,希望有你!*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所有。

  • 2018-06-05 协会动态

    投票开启,选出你心仪的LOGO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LOGO设计征集活动已经结束,经过近两个月的等待,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我们一共收集到94份LOGO设计作品,并在其中初选出了61份作品进入投票环节。现在,就请你选出心仪的作品吧,你的意见将为最终的专家评审提供重要参考。请在投票页中选择不多于10项作品。投票截止时间是:6月13日0点。投票方式:https://tp.wjx.top/jq/24180224.aspx不过,在投票前,我们还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和大家分享。首先我们发现,大家对于代表中国文化遗产的符号还是很有共识的。猜猜看,最受大家喜爱的符号是什么呢?——是长城。在这61幅作品中,有近一半的作品都或者直接用了长城的形象,或者用了垛口之类的符号。因为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它们的编号了。除了长城,用的比较多的形式还有中式屋顶,也有几幅作品用了玉猪龙和古代铜钱的符号。实际上,长城、中式屋顶、出土文物,既是设计者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国文物的形象,也是外国人理解中国古代文明最直观的印象。这些都在我们意料之中,但也有一些意料之外。一个就是,很多设计者用了“呵护的双手”来体现保护文物的行动。比如6号、7号、8号、11号、27号、33号、51号、56号、57号、58号,都有一双手(或者是一只手),手心里保护着文物(大部分也是长城)。各种形状的手,手型不错,手指也都挺细的。还有一个意料之外,就是“古”这个字符的形象使用了很多次,有不少是和别的元素共同使用。比如24,就是古和长城的结合;27是古+城门+双手,48则是古+铜钱……虽然绝大多数LOGO都采用文物古迹作为基本符号,但30号、58号使用的麦穗让我们感到惊喜。最近些年,文化遗产的内涵不断扩展,人们对于农业遗产的认识不断加深,诞生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这类世界遗产,30号和58号的出现,也体现着大家认识的变化。从这些设计稿中,我们看到了两种设计理念,一种是将很多符号组合起来的复杂型,一种是用非常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构成的简单型。复杂的就不说了,简单的比如20号、61号两幅,直接把ICOMOS CHINA里面的一个字母变化一下即结束,22号就用了一个中文字做象征,还有60号,简单的颇为直白。还有一些,把ICOMOS CHINA这几个字母做出了花样,21号、29号、50号和53号便是如此,利用形状或线条的变化表达出创意。当然,要说把ICOMOS CHINA这几个字母做成中国文物符号,我们强烈推荐您看一下39号作品。我们有点担心,下次再去看兵马俑的时候,会不会在眼睛里自动把他们拆解成字母了……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您到底喜欢哪一款呢?还是快去给心仪的作品投票吧!

  • 2018-05-30 协会动态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三十年图片展”5月29日在香港开幕

    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与指导下,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联合主办,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筹划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三十年图片展”于2018年5月29日下午三时在香港尖沙咀九龙公园香港文物探知馆开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李美嫦、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任浩晨、古物古迹办事处执行秘书萧丽娟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典礼。开幕典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展览曾于去年在内地举办,广获好评。这次为了到香港展出,除了既有的36项文化遗产和4项混合遗产外,还特别增加了8处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的项目进行推介。刘曙光副局长致辞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于1987年将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泰山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6个遗产专案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0多年来,中国共成功申报52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占36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有4项。展览通过百余幅珍贵图片,展示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事业中取得的瞩目成就,展览分为“缘起”“成长”“成熟”及“繁荣”四大板块,介绍了这些从历史中累积而来的纪念物、遗址、建筑群、历史城镇和文化景观。刘曙光副局长向李美嫦署长介绍申遗成果  世界遗产的保护、申报、管理工作已成为国家文化遗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去年,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区就加强内地和香港地区文物保护交流达成一致。随后,国家文物局和内地相关机构在香港举办了一系列与文化遗产有关的活动。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李美嫦表示,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在世界上名列第二,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有着十分丰硕的成果。“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民族遗产,让它们可以传承后世。”开幕仪式结束后,刘曙光副局长还为到场的嘉宾和观众发表了题为“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的诞生”的主题演讲,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为例,全面解析该项目申报过程中的困惑,策略和现状。

  • 2018-03-22 协会动态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积极开展“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

    为落实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关于中国部分内容的组稿工作,2018年3月16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召开“茶文化景观”研讨会。会议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主持,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卓军,以及来自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来自福建、四川、江西、广东等地的茶文化研究专家、名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和杭州的本地茶文化研究专家2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上,宋新潮副局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副主席韩锋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的背景,与会专家就主题报告的编写工作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经过充分讨论,会议最终确定了报告的结构和章节,并部署了下一步的撰写任务。会后,宋新潮副局长一行还实地调研了龙井八景,参观了过溪亭、龙井、乾隆与茶文化陈列室等与西湖龙井茶相关的史迹。“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背景介绍一直以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开展了一系列针对特定遗产类型的“主题研究”,旨在梳理不同类型遗产的历史与发展脉络,并遴选潜在的申遗项目,给新类型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提供全球框架和评价体系。文化线路、文化景观、遗产运河、工业遗产等类型,都是以这类主题研究为基础,进而成为“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遗产类型。考虑到目前尚未有以“茶文化景观”为主题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为推动全球范围内茶文化景观的研究,遴选这类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潜在名单,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开展了“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该研究重点针对亚洲地区的茶文化景观进行分析和梳理。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茶文化历史积淀,同时也拥有包括茶文化景观在内的丰富的茶文化遗产。因此,中国茶文化景观的研究报告,将作为这项主题研究总报告的最重要章节。作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统筹组织中国茶文化景观研究报告的组稿工作。这次主题研究,是中国专家首次全面参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主题研究。同时,借主题研究的契机,这是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首次联合各界,尤其是文化遗产领域以外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一项专题报告的撰写工作。主题研究的成果,将充分彰显中国对于世界茶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贡献,也能够促进国内茶文化景观类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于学术研究和遗产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数:100 首页 3456789101112 末页 页数: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