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MEDIA CENTER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调研工作正式开启

2019-11-06 浏览量:


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哈尼梯田项目组、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等共同承接的“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调研工作”已于昨日在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正式开启。元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建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项目协调人莫林·蒂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科学咨询小组共同主席闵庆文、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国际活动项目专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青年学者工作组(EPWG)中国代表王珏、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主任朱文珍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及发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文化景观国际科学委员会秘书长努布尔·布鲁丝·坎娜、拯救伊富高梯田运动组织(Save the Ifugao Terraces Movement,SITMo)首席运营官马龙·马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钟彦华、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讲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博士张柔然、红河学院哈尼梯田保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榛等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出席了今天的开幕式。开幕式由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副局长卢光荣主持。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致辞(图片来源:李雨馨)

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联合探索项目,致力于在遗产的评选和管理框架内,学习和探索识别自然和文化价值关联性的新方法。一些非常重要的陆地景观和海洋景观(包括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皆是关联实践的重点研究对象。关联实践于2013年10月正式启动,本次调研,是继2015年、2017年成功完成前两期调研的第三阶段,我国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与其他三个项目共同入选成为这一阶段的调研案例。这一阶段的主题则是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研讨等方式关注有机演进类文化景观,并探究如何在世界遗产框架内最有效地支持和维持传统管理方法,以长期保护和维持生物文化的复原力。为跟进项目进展,应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邀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哈尼梯田项目组成员李雨馨作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代表参加了今年2月在巴黎总部召开的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哈尼梯田工作坊会议,商讨开展实地调研事宜。

总部会议(图片来源:李雨馨

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的第I期(2013-2015年)实践中,共选取了俄罗斯的阿尔泰金山、蒙古的阿尔泰山脉岩画群、埃塞俄比亚孔索文化景观和墨西哥的圣卡安生态保护区四处遗产地进行调研。该阶段主要在于探讨IUCN/ICOMOS的工作方法和组织文化。第II期(2015-2017年)的实践,在匈牙利的霍尔托巴吉国家公园和南非的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开展。基于第I期获得的理论基础,这一阶段通过运用《保护遗产工具包》(Enhancing our Heritage Toolkit)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南开大学旅游学院讲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国际会员张柔然老师及其团队,他们已将前两期报告翻译成中文,并发布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官网供广大会员下载。去年,该项目已经入第III期(2018-2019年)实践,从2018年11月开始,已完成阿联酋艾恩文化遗址、塞内加尔萨卢姆河三角洲、葡萄牙皮库岛葡萄园文化景观三个项目的调研工作,待哈尼梯田调研工作结束,项目工作组将完成第III期报告的撰写,该项目的最终成果也将在明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进行展示。

中文版前两期报告,下载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

此刻,正值哈尼新年之际,当地居民庆祝丰收成果祈求美好未来之时,我们也预祝此次调研工作收获满满,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在哈尼梯田圆满收官。

部分调研工作参与人员合影(图片来源:李雨馨)

分享到: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