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边会集锦(2)— 处于危险的自然世界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简称WWF)近期将发布一项关于“政治化正在限制世界遗产公约有效性”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为了确保世界遗产公约可以继续有效地保护全球的突出普遍价值,我们必须做出改变。
主题:政治化vs世界遗产保护
时间:2019年7月1日14:00-15:00
主办: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2019年7月1日,作为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经常合作,并共同致力于世界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当天中午举办了主题边会。
WWF的logo ---中国大熊猫
会议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活动部负责人Aslihan Tumer主持,由Dalberg全球发展咨询公司欧洲地区负责人Wijnand de Wit担任主讲嘉宾,并邀请来自瑞士的环境部官员和匈牙利的自然遗产保护专家参与对谈。
Wijnand de Wit主讲
Wijnand用数据直观地说明近年来政治化正在影响世界遗产委员会有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影响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保护。自2014年起,46%的委员会决议与咨询机构提交的建议不一致;2014-2018年期间,1/3被咨询机构给出推迟列入或发还待议建议的项目被委员会直接列入。而政治化现象不仅仅体现在申报项目的审议环节,在保护状况报告的审议环节中,也会有缔约国通过游说等手段,推迟回复甚至避开回应咨询机构提出的要求与建议。过去的五年中,委员会阻止了14项被咨询机构建议列入濒危的项目,而这种对遗产重大影响因素的回避导致了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处于危险之中。面对如此境地,我们该如何采取行动?或许决策过程中要求严格的事实依据、加强民间团体的参与、证实决议草案修正案的合理性等等都将是未来的工作方向。
边会宣传页
对谈环节,来自瑞士的环境部官员表示政治讨论并非绝对的贬义词。如果缔约国争取列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该项遗产,从长远来看,对国家的遗产保护是有益的。但是过多且过于强烈的政治讨论当然是不可取的,缔约国如何与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间进行沟通,甚至建立更有效的“游说”制度显得更为重要。而来自匈牙利的自然遗产保护专家也提及去年在巴林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匈牙利作为委员国之一接到了太多的游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细思下来,有些缔约国确实需要考虑到自身的特殊情况。其实,委员会与实际的遗产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如何拉近彼此的距离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按照大会议程,接下来将陆续开始讨论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和申报项目的审议。经过过去一年的努力,相信咨询机构与缔约国间的对话与沟通会有所加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也会有所提升。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新新闻
-
-
- 2025-11-12 协会动态
【创意交流】长城古堡综合文物与社会调查课题项目会议在京召开
-
-
-
- 2025-11-04 专委会动态
第四届文化遗产防灾减灾年度论坛暨2025年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召开
聚焦“充分认识自然灾害风险,提升文化遗产安全韧性”,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于11月1日在北京市成功举办。
-
-
-
- 2025-10-21 总部动态
2025年ICOMOS大会暨科学研讨会召开
2025年10月15日-18日,2025年度ICOMOS科学研讨会在尼泊尔蓝毗尼举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