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文化遗产防灾减灾年度论坛暨2025年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召开

2025-11-04 浏览量:

导读

聚焦“充分认识自然灾害风险,提升文化遗产安全韧性”,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于11月1日在北京市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日,第四届文化遗产防灾减灾年度论坛暨2025年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指导,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共同承办。会议邀请了多位行业内专家进行了学术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及专委会委员共80余人现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文化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与应用技术进行了学术交流,现场反响热烈。

与会代表合影

开幕式

开幕式上,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张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委会主任委员侯卫东先后致辞。开幕式由专委会秘书长郭小东主持。


张健院长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指出,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日益复杂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防范和减轻灾害风险,已成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学院作为专委会的支撑单位,将全力支持专委会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开展,积极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标准规范建设、人才培养和交流、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与各位同仁共同探索、携手并进。


专委会侯卫东主任委员首先感谢了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对本次年会的指导,并对承办单位给予会议的顺利举办表示了诚挚的谢意。他指出,2025年是ICOMOS成立的第60年, ICOMOS将“灾害与冲突下的遗产保护——准备、响应和恢复”作为2024-2027年的三年科学计划(TSP)主题,更加体现了文化遗产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他呼吁有更多的委员能够参与到专委会的工作中来,包括灾后调研、承办年会等等。


大会报告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进入大会报告环节。大会报告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戴俭教授,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专家黄滋研究馆员,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赵强院长,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涛研究馆员先后主持。13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依次分享了在文化遗产保护及防灾减灾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


十三场学术报告充分展现了各领域专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丰富成果,强调了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为未来文物防灾减灾与预防性保护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支撑和实践案例。


专委会工作会

大会报告结束后,专委会召开了工作讨论会。郭小东秘书长首先汇报了专委会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侯卫东主任对专委会下一步的换届工作进行了部署。与会的各位委员纷纷发言,为专委会的未来工作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协会秘书处洪𮧵代表协会全程参与了会议。

分享到: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