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遗产:体悟他者,重塑人文世界

2020-04-20 浏览量:

每年的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举办保护和推广文化遗产的活动。发起这一节日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每年会设定一个主题,从不同方面关注和介绍文化遗产的特定类型,或是特殊的价值。

2020年伊始,世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也注定这一年在人类历史上的不平凡记忆。2020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似乎冥冥之中预示了这一点:“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这恰是当下的国际社会所共同面对的挑战和使命。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的肆虐,也让我们对“共享”这个看似平常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实际上,共享的概念,与当代遗产保护事业是相伴相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如何构建一个和平的世界,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共同主题。因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45年在伦敦设立时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也被人们称为“宪章”,开宗明义写到“战争起源于人类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后来又用多种语言文字将其镌刻在巴黎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在这一根本理念的指导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的世界遗产体系,无疑是将“遗产共享”的理念拓展到世界各地。《世界遗产公约》希望创造一个跨越文明、国家、族群的遗产共享机制,让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平等相处,让全人类的历史记忆和未来命运都通过这些遗产实现交融。

但是新世纪,尤其是近十年来,我们看到的却是越来越多的文化之间的冲突,族群之间的敌对,国家之间的隔阂。国际政治上单边主义、保守主义、民粹主义势力抬头。在遗产领域,从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炸毁开始,破坏文化遗产,毁灭“他者”的文化记忆,似乎成了最快捷有效的实现这些狭隘野心的途径。

在这一背景下,ICOMOS提出“共享遗产”这一概念,显示出国际遗产领域的专业组织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关注与忧虑。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而是“重拾”几十年前已经形成的共识。在ICOMOS官方对于今年主题的解读上,专门提及在人口、环境、文化冲突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遗产作为塑造文化认同,构建文化理解,让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更紧密相连,从而实现文化群体保护和推广遗产意义和价值的集体责任。

文化和遗产的共享,首先是尊重文化的平等和多元。正如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所说:“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要理解不同文明,则“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共享文化这一主题的核心,便是以谦逊的心态,去尊重、共享不同文化的价值,共享他者的经历和情感,甚至是对世界、对生命的体验。人们通过共享文化遗产,来感悟不同文化的魅力和精神世界。

当我们在博物馆欣赏那些艺术精品时,既是在体验先辈的审美品位和独具匠心,也同样在领悟创作者艺术灵感的社会生活环境:人们因何而喜、因何而悲,如何认知美与丑、善与恶,怎样理解人生、坚守信仰、敬畏自然。这些文物的价值,通过共享它们背后蕴藏的悲欢离合,给我们呈现出一个远超于文物本身的精神世界。人们在故宫、泰姬陵、雅典卫城、马丘比丘,一方面看到的是不同材料构筑而成的历史遗迹,但更能够感触的,则是不同的文化所孕育的五彩缤纷的制度世界,是不同人群利用各自的智慧所创造出的人文和社会关系。当我们在波兰的奥斯维辛,在南非的罗本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面前再普通不过的建筑或是残骸,不只是一群人悲伤的历史,更是需要我们去设身处地去代入体会的苦难。

这些遗产的价值,之所以要“共享”,是因为它们不仅是写在教科书里的知识点,也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在不断告诫我们:人生而不同,在共同的人性之外,还存在着不同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和生命体验,乃至难于统合的世界观及不同经历的苦难。但正因为如此,才格外需要通过遗产达到共情。因此,正如今年的主题所揭示的,通过共享遗产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最终的目标是“共享责任”,共享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通过各自的努力实现人类大同的初心。

比如,莫斯塔尔古桥是位于波黑南部古城莫斯塔尔的一座16世纪的桥梁,在1993年波黑战争期间被人为摧毁。之后在国际组织和多国的出资援助下,历时三年修复重建的古桥于2004年重新开放,2005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狭义族群历史的见证,到期盼和平和睦的符号,莫斯塔尔古桥被赋予了多样的记忆之场,承载着远超桥梁本身的历史内涵。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从成立的那天起,一直积极践行《世界遗产公约》精神,珍惜、坚守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次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文化遗产人在各自的领域都履行着我们加入公约的承诺。文化遗产管理者第一时间做好遗产地的疫情防控,并利用各种线上手段让大家足不出户共享遗产。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的遗产学者将疫情防控和专业结合,为抗击疫情做出独特且重要的智识贡献。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国内外疫情应对策略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编制完成了《针对疫情的城市功能-空间应对策略—— 城市应急管理手册》。这份文件收到了来自美国、伊朗、西班牙、意大利、埃及、加拿大、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文化遗产同行的积极回应。这正是中国遗产界践行“共享责任”的最好表现。

新媒体科技的不断发展,为遗产的共享创造了更多的技术平台。这次新冠肺炎期间,许多文化遗产机构通过新媒体手段“共享”遗产,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古老文明和新兴技术之间的珠联璧合。故宫博物院以“安静的故宫,春日的美好”为主题进行直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了“云游兵马俑—探秘兵马俑一号坑秦国军队”、“兵马俑出土兵器”等多场直播;各博物馆更基于成熟的数字化产品,为居家防疫的公众提供各类线上体验的服务。

不过,新技术带来“共享”的同时,我们更珍惜以往人们之间以及与遗产间的直接交流,更加体会到文化遗产的社会和公众情感价值,也越发迫切期望走出房间去体验真实的遗产,并与人们“共享”音乐般的历史气场。

或许各类信息可以依托网络进行全面的传播共享,但同样会给人们体验留下“不得已”的遗憾。新冠肺炎让我们更强烈地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它需要在一个真实的人文图景中,而不仅仅是电子世界中,去实现共享。值得述说的是,这种“人文图景”,不仅关照人类自身,更涉及到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体验和感悟“他者”的世界,共享经历、记忆和情感,这里的“他者”,同样包括那些与人类共存亡、同命运的自然世界。这也是保护文化遗产真正的社会意义。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迎来了2020年的国际古迹遗址日,在这一刻我们思考着“共享遗产”的意义,疫情也让我们看到只要有“共享遗产”追求,就不会阻挡我们迈向“共享”的步伐。特别是面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国际间协力共同抗疫,共享数据和经验,互援医疗物资,共同抵制狭隘的种族主义歧视。在文化遗产领域,我们同样从中汲取力量和信心。这样的特殊时期,恰是对我们继续坚持文化多元共生的理念,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价值的考验,“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也是我们迎难而上、接受考验的坚毅选择。

分享到: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