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气象灾害应对与文化景观监测——鼓浪屿与庐山的保护实践

2022-08-03 浏览量:

  //  

各位领导、专家、线上线下的各位同仁下午好!非常感谢协会组织,有机会参与 “遗产与气候”的讨论。在此我想通过两个实践案例,跟大家分享我对“遗产与气候”之间关联关系的理解,以及基于这种关系在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应对方式。这两个案例分别来自于鼓浪屿和庐山。


背景-两个视角


探讨案例之前,让我们先从两个视角来看文化遗产领域对气候要素的普遍性理解。


第一个视角,是将气候要素作为影响因素来认识。在世界遗产中心官网对全球世界遗产面临的影响因素里,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是十四大类影响因素中的一类,暴风、洪水、干旱等气象灾害是其中的主要子类1。以暴风为例,可以从近年来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数据(SOC)统计中看到每年遭受到这类灾害影响的遗产地数量2。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亚太区的统计分析显示出,气候与极端天气在所有对遗产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影响物质形态的本地环境。定期报告的统计分析还展现出一个事实,尽管从第二轮定期报告开始,世界遗产领域对影响因素的定义就从以往仅关注威胁破坏作用发展到同时关注负面和可能的正面影响作用,但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在负面与正面影响作用的比例上是所有因素中最为悬殊的,很少被认为有正面的影响作用。同时,如果对比定期报告和保护状况报告这两类分别关注长周期变化和聚焦具体案例事件的报告统计结果,会发现在长期视角下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影响作用会得到更高关注3


----------

 1 https://whc.unesco.org/en/factors/

 2 https://whc.unesco.org/en/soc/?action=list&id_threats=126&

 3 以上结论基于对亚太地区第三轮定期报告遗产地问卷报告对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第二个视角,是将气候要素作为遗产价值可能的组成部分来认识。这背后有一个世界遗产的重要发展趋势,就是更深入地理解认知遗产形成过程中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努力弥合以往遗产类型认定带来的自然和文化之间的隔阂,关注文化与自然的整合在理解遗产地整体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更整体的保护框架。这一理念在《世界遗产公约》创立之初就有,近年来随着文化景观遗产类型的确立和发展,以及活态遗产领域的实践探索为我们带来了更为多样、更加鲜活的文化遗产类型和丰富的价值内涵,并具体落实在这些遗产对遗产要素的理解认定和保护管理方法上。同样观察第三轮定期报告亚太区的统计,在各个遗产地提交的价值特征要素(Attributes)清单里可以看到一个新的趋势——将近一半的文化遗产地将自然要素纳入支撑该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要素4。这说明不仅是列入时被认定为文化景观类型的遗产地,不少传统类型文化遗产也已积极关注自然要素在构建遗产价值中的重要性。在这些被纳入的自然要素之中,就不乏我今天想讨论的气候要素。


----------

 4 以上结论基于对亚太地区第三轮定期报告遗产地问卷报告Attributes认定的统计分析。



从这两个视角观察气候要素,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遗产和其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无论是从我们如何从环境中筛选出一组要素组成一项文化遗产,还是这组构成遗产的人文、自然、物质与非物质的要素,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下面就让我们展开探讨这两个案例。


案例一| 鼓浪屿的台风灾害应对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于201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的自然形态是一个小岛,陆地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功能形态是一个高密度住区,也是知名旅游目的地。鼓浪屿突出普遍价值的主题是在与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中本土文化的发展创造,以符合价值标准ii和iv列入。标准ii的核心是多元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标准iv的核心是这种交流影响的物质成果。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是在海岛住区的生活场景下展开的,物质成果反映在东、西,传统与现代文化对这一生活场景的塑造上。为了完整呈现鼓浪屿的价值,我们在价值特征要素的认定上划分出若干层次。宏观上把海岛和住区看作一个整体,强调海岛自然特征和住区功能形态,有机生长的步行道路网络和在肌理、风格上反映各个阶段不同文化特征的街区。中观层面则是由自然山石、树木和建构筑物合成的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景观风物,为数众多的历史建筑宅园,并在艺术风格、文化符号、材料工艺、历史人物事件印记等方面细化到微观层面的具体价值载体。非物质要素则包括本土文化传统和在鼓浪屿落地生根的宗教、音乐等外来文化元素。



回顾鼓浪屿的历史,可以看到报纸新闻记载的台风灾害一直伴随着鼓浪屿的近代发展,每隔几十年就会有一次重大台风灾害。台风灾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鼓浪屿建筑风格的发展变化。十九世纪中后期,殖民地外廊建筑几乎遍布鼓浪屿,形成了当时的整体风格。但二十世纪初的重大台风灾害摧毁了大量早期外廊建筑,特别是那些西方人寻求良好通风和视野建在山顶高地上的地标性建筑。这些外廊建筑很多被后来华人精英群体建造的结构更坚固,风格更多样的建筑取代,鼓浪屿整体的建筑风貌也变得更多元。


2016年的莫兰蒂台风,是当年全球最大的台风灾害,中心风力14级,深夜从厦门正面登陆。正在岛上准备迎检工作的我也是整个台风的亲历者之一,对那个如末日降临般的夜晚记忆犹新。由于此次台风巨大的破坏力,2017年之后“莫兰蒂”被世界台风委员会依惯例从台风名号中清除。 


厦门作为一个海港城市,有相当好的台风应对策略和机制。在台风来临前,政府做了充分准备。包括整个上层组织部署、航线调控、资源保障、游客疏散等等。具体技术层面则包括对待维修的建筑实施紧急支护或遮蔽,对台风中建筑相对脆弱的门窗进行防护,对屋面进行检修,对有危险的树木进行必要的裁枝剪干,甚至打掉树上较为沉重的果实。台风来临前组织频繁的巡检扫清安全漏洞,并对重点文物派专人彻夜值守等等。



充分的准备使鼓浪屿的文物与历史建筑遭受的损失相对很小,遗产要素中受损最严重的是待维修的三落大厝局部屋面坍塌。但台风对遗产社区的破坏相当严重,特别是基础设施,电力中断、供水中断,道路中断。一夜之间台风把一个社区吹瘫痪了。受灾最严重的是岛上的树木,3000多株树木倒伏,其中19棵古树名木,造成变电站被毁,多处道路阻断。全岛景观因此发生显著变化,很多由古树构成的历史景观永远消失了。



这次台风发生在国际专家现场评估的前三天。评估因此推迟一个月,以便遗产地能优先开展救灾工作。而正是此次台风灾害前后的应对,将台风造成严重损失的负面事件转变为展现遗产地应灾能力和社区韧性的积极正面事件。


这是在整个应灾过程中,文化遗产团队陪伴始终并参与到第一时间的灾后响应,救灾行动和遗产保护行动同时进行的难得案例。在物质要素保护方面,灾后第一天就启动抢险排危,第三天完成遗产核心要素排险,第四天结合综合灾情调查拟定灾后恢复计划,第一周便完成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灾情评估报告。整个社区也在一周内恢复正常生活秩序,一个月后景区基本恢复开放。灾后我们从文化遗产应灾的逻辑技术体系,分析了莫兰蒂的破坏作用。重点是面对这样强度的台风,遗产地的脆弱性是什么。这其中有产生直接损失的脆弱性,也有带来次生灾害的连锁反应关系。图中浅灰色部分在这次灾害并未发生,但同样也要考虑,通过可能的情景设定进行评估。除了分析脆弱性,还要分析应灾过程中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将相关经验融合在为下一次台风做准备的过程中。



两次台风之间的准备工作特别重要。莫兰蒂之后全岛开展了大量历史建筑的维修和排险工作,带动全岛社区居民参与历史建筑日常保养、维护,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工作也得到加强。申遗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遗产监测体系,在台风预警和应对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支撑,这也包括对历次台风气象灾难之后跟踪性的调查和评估,帮助遗产地及时解决隐患问题。


回顾莫兰蒂的应对,台风来临前,严阵以待的主要是遗产地的管理者和各方遗产社区成员。左边的图表统计了从第一天夜里开始参与到救灾的社区志愿者人数。他们参与的不仅是艰辛的劳动,而且为专业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台风第二天下午,在我们做了简要培训后,几位熟悉地形道路的社区成员快速完成了全岛道路通行状况调,详细记录了道路阻断程度和各类风险点,为制定保障救灾运输和居民安全的道路临时管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一手数据。



社会力量参与,也将台风灾害的伤痛升华为艺术的表达。由于岛上没有重型起重设备,当时倒伏阻断交通的古树躯干是灾后恢复中最不利因素之一。按问题导向,常规做法是将它们快速斩断运出,确保道路恢复通行。但从遗产的角度理解,这些古树是岛上最长久的生命,是重要的历史见证,而不是台风产生的废物。管委会领导也支持这样的想法,寻求解决策略。于是当地艺术家群体提议发起“莫兰蒂再生计划”,将倒伏的树干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在原地,以公共艺术作品的形态重新融入社区生活,变成社区的文化载体。配合前面说的道路组织策略,这个计划得以实施。其中最感人的作品是右边这个,艺术家把整个榕树躯干做成一个播音装置,喇叭播放的是采录的老百姓街头巷尾的对话,走进它就可以听到,像是古树在向人们传递社区的历史记忆。



鼓浪屿应对莫兰蒂的过程,既有台风灾害应对的典型性,也有基于社区的遗产防灾应灾特色,体现出活态遗产延续性的几个重要方面。首先是传统社区和新社区在遗产地有好的延续状态,因为这样的延续,他们能够成为灾害应对的重要力量,在里面贡献更多智慧;他们对遗产的理解和认识,也加强了他们在应灾过程中对遗产和社区的关切,而“再生计划”,则反映了遗产社区内在的文化品质,在应对灾害的情境下也能基于对历史的尊重迸发出饱含人文关怀的艺术创新。


案例二| 庐山的气象景观监测


第二个案例来自庐山。庐山是中国第一个以文化景观类型列入的世界遗产,遗产区300多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山岳型景观,庐山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中国传统山水精神和山水审美的启迪与推动。因此我们以从古至今人们对庐山景观资源的探索开辟为线索,用景观廊道和片区的形式对庐山的文化景观构成进行梳理和认定。在这些廊道、片区中,具体的文化景观要素除了古遗址、古建筑、摩崖题刻、近现代建筑等人文积淀与山林沟谷、湖潭溪瀑组成的景物,还有一类非常重要,就是赋予庐山气韵生动美学特质的气象、物候景观。对山岳景观动态美的体验其实是公众感受遗产价值的重要途径,而呈现动态美的气象、物候景观的保存状态,也就关乎此类遗产在长时段周期中价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在为庐山做遗产监测系统策划设计时我们开始考虑如何通过监测手段评估这些动态的自然要素的保存状态和发展趋势,以及监测成果在价值传播方面的应用场景。云海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首先是尽可能回溯历史数据。我们和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与庐山气象局合作,对以往观测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已有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到1982年,通过人工观测记录了一百多次云海景观。依据气象观测规范,通过这些观测记录对庐山的云海形态做出基本分类,此阶段云海统计中以云状为层积云的频率占比最多。同时也能结合气象数据分析判断云海形成的基本机制——总体上和逆温层的形成有较密切的关联,但逆温层并不是云海景观的充分必要条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相对湿度的情况)影响云海的形成。



第二个阶段从2005年至2019年。相比1980年到1982年,2005-2015年气象台对庐山云海的定义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云量),这个阶段庐山云海云状出现频次统计结果显示出现次数最多的为碎积云5。这种云海的整体形态虽然较为破碎,视云量不高,但和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水地形结合,会产生形态的多样变化和小范围瀑布云,因此是庐山非常典型也较为普遍的云海形态。这一阶段的记录总结出庐山云海全年的分布规律,也反映出年平均大体呈下降趋势,但致因方面还没有明确结论。


----------

 5 肖雯, 刘春, 汪如良,等. 2005-2015年庐山云海时间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J]. 2020.



2014年至2019年,气象部门对碎积云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并且基于庐山云雾、云海历史资料及气象数据记录研究了预报方程,开发了预测软件,科学预测具有了一定的有效性。



但以往的观测记录工作存在一些重要问题,主要在于每个阶段不同专业人员的人为观测视角、重点、甚至认定云海的标准都有不同。而且以往观测主要是以数据和文字的形式记录,没有相应的影像记录匹配,这导致以往观测对云海形态的记录是较为主观、模糊也无法追溯的。因此加强监测的连贯性、监测手段的科学性、标准的统一性、数据的完整性,是本轮遗产监测在气象景观要素方面可以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改进。


庐山的地理位置、山岳形态和总体规模,促成了庐山云海形态的多样性。通过监测将实时影像记录和气象数据进行匹配,还有助于对庐山千姿百态的云海形态进行更准确的识别和分级分类。基于长期数据积累和机器,未来有可能将云海的预测细化到各类具体形态,从而为公众体验提供根据个性化的选择。这其实也是对遗产价值更积极有效的传播。



在这样的目标下,我们和庐山遗产地、气象管理部门以及工程技术团队合作,在庐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的一期、二期做了一些实践探索。在遗产监测专项经费支持下,在原有气象监测设备基础上加装了一套从山脚到山顶七座6要素气象站,形成完整的一组梯度气象数据采集,在剪刀峡、含鄱口、五老峰、如琴湖设置配备机器图像算法识别的大场景图像捕捉,并打通和气象部门、“直播中国”影像采集系统的数据共享,实现全山较大范围的气象、物候景观气象数据采集和实景记录。



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方面,目前在气象专家的支持下,内部测试对云海预测已经提升到近80%的准确率,可以较好的指导对云海的观测。同时,影像采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数据推算没有能预测到的云海,使得整体的云海记录更加完整。




目前我们从文化遗产视角在庐山对云海的监测还在起步探索阶段,希望这些尝试能在以下方面取得更实际的成效。第一是遗产价值的认知层面,监测能帮助我们更完整、深入地理解庐山的云海景观在气象要素作用下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审美和文学艺术作品的关系。第二是科学研究方面,基于对积累的监测数据分析,能对各类云海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等做更深入研究,并提升预测准确度。第三是在保护管理方面,通过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切实回答气象类遗产要素的保存状态和变化趋势,及其可能的缓解措施,包括通过基于数据实施的传播,唤起公众对气候变化大问题的理解和关注。第四是价值传承方面,遗产的价值要通过特征去表达,特征要通过人们的体验去理解和认识,监测系统应用于导览服务,能够让公众更充分地欣赏到文化景观最直观的价值,获得更深切的体验。



结语


气候变化可以让我们跳出文化遗产固有的圈子,从更广的角度看遗产和环境的关系。气象因素可能是遗产价值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是遗产的影响要素,它在更大的空间尺度和时间维度上建立起遗产和自然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也帮助我们在更广的角度理解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要应对的问题和可能的潜力。同时, “以人为本”的保护理念要求我们向公众更好地传达遗产的价值,这其中包括气象要素在遗产价值层面可能的贡献,也需要我们更智慧地将遗产的保护管理工具,引向公众沟通的工具,激发社区的潜力、引导社会的关注。


当我们谈到气候变化的时候,到底是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看待,还是作为一个重要的事件甚至机遇来看待?如果作为问题来看待,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采取行动,可能就不会出鼓浪屿的案例,耗费代价将倒伏的古树转变为承载历史记忆的公共艺术品原地保留。包括在庐山的案例中,将气象景观监测纳入遗产监测的努力也曾受到质疑和阻力,因为看上去这和文物保护确实没什么关系。


再次感谢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这两个案例。只是一个能够引导我们从更广的视野看待我们所面对的遗产和相关事务的话题,甚至帮助我们转换思路,看到更多更有潜力的方向和路径,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创造新的未来。


谢谢大家!



文字内容经发言者审核

文字整理:罗润南


热文回顾


郑军:《国外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黄滋:《东南地区应对洪灾的遗产保护探讨》


刘文艳:《挑战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长城保护》


杜启明:《气候变化与土遗址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乔云飞:《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风险变化趋势》


白雪冰| 山西文保的实践与思考:灾后文物保护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苏伯民:《莫高窟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与策略》


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与气候:影响、适应与服务》


会议精彩发言摘录——陈发虎《气候变化与人类扩散和文明演化:聚焦欧亚大陆》


分享到: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