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滋:《东南地区应对洪灾的遗产保护探讨》
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我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东南地区应对洪灾的遗产保护,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Vol.1 东南地区洪涝灾害概述
根据我国的气候特点,从空间分布来看降水明显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征,东南地区降水量较大。从中国气象蓝皮书提供的资料来看,降雨量和洪灾的分布是一致的,都在东南地区。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平均气温的升高,我国的气温也在升高,海平面在上升,海洋气温在变化,降水量也在变化,这些都是导致洪灾越来越频繁的原因。
从东南地区洪灾的类型和变化趋势来看,类型分为四个方面:河流洪水、海岸洪水、雨涝积水,以及其他与洪涝有关的次生灾害。由于极端天气的气候变化,带来热带气旋的增加、短时强降雨天气增加,高水位引发洪水的发生,城市雨涝积水增多。而且,不仅洪水、积水的发生会带来灾害,洪水的消退也会引发次生灾害,原来受到水浸泡侵蚀的土体应力会发生变化,极易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另外,东南沿海地区也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引发天文大潮、风暴潮甚至海啸的风险。
洪灾对于文物的影响,具体体现在:首先,洪水在导致水位增高的同时,由于其巨大的冲击力极易裹挟、携带大量杂物、树木等,这些杂物、树木随洪水下泄受到桥梁桥墩、桥台等阻挡后极易发生淤塞,使得洪水下泄不畅,导致淤塞位置对于桥梁等临河建筑物、构筑物等冲击不断增加,造成其结构出现变形、破坏,甚至整体结构失效。除了以上这些直接性破坏,水力作用增强也增加冲刷掏蚀的程度,尤其是土体含水的增强,导致土体应力的改变,造成建构筑物基础结构的不稳定。雨涝的积水浸泡、侵蚀也会引起建构筑物上部材料、结构的破坏,导致建构筑物发生或加剧倾斜变形、墙体开裂、其他构件损坏等问题,造成结构变形,留下结构安全隐患。另外,暴雨往往伴随着大风,风力过大也会引发结构框架的变形。还有就是山体滑坡、崩塌这些次生灾害,一旦发生轻者对文物造成结构的损害,重者直接导致文物的消失。
Vol.2 灾前的预防性措施
当然,我们无法避免洪灾的发生,但是面对洪灾,仍是可以通过灾害前的预防性措施,降低、减轻灾害对于文物的损害,以避免文物在灾害中直接损毁、消失。
目前来讲,预防性措施包括传统措施及现代措施。而无论哪种措施,主要核心是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个就是风险评估,第二个是日常管理与检查,第三个是应急处置。
第一,风险评估。
汇总文物的资料,建立并完善历年的受灾情况、维修记录、防灾减灾及安全措施等档案。适时开展文物的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明确风险的类型、成因和影响。
第二,日常管理与检查。
1、建立文物巡查制度,组织开展巡查工作。灾害季节应增加巡查频次。检查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活动,清理临近河道内堆积物、漂浮物。
2、通航河道上的桥梁应设置航标提示,进行必要的通航管制;允许车辆通行的桥梁,应设置限重、限高、限宽等措施;设定并执行瞬时承载量;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限行设施、信息公开栏等。
3、发现文物存在安全风险的,应及时报告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
第三,应急处置。
1、物资配备:配足备齐必要的防汛沙袋、防水布、拉索等抢险应急物资
2、结构加固:加强结构整体性;临时增加压重。临时增设拉索;紧固螺栓、锁扣和已有拉索。可用加箍等方式加强桥墩及分水尖的抗冲击能力等。
3、减少风险影响:遇持续性降雨时,加盖防雨布防止雨水下渗;包裹、撑护已明显风化的望柱、栏板。拆卸风雨板等构件,必要时可采取拆卸构件等措施以减少冲击。
Vol.3 灾后的保护实践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个案例:
1
泰顺廊桥
2016年中秋节中午12点左右,泰顺有三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廊桥在台风中被大水冲垮,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第一时间向省委省政府、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并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救灾。第二天,国家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长就带领专家到现场了解灾情,指导灾后修复工作。
在地的文物管理部门,在大水冲刷1个小时后就向全县发出通告,要求沿河的民众抢救、保护廊桥冲垮后散落的构件,这为廊桥的修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专业机构对抢救回来的廊桥构件进行甄别辨识编号,尽可能保留更多原有构件,并把每一个构件尽可能按照原位归安;比如说,对于桥台的石头,就利用了档案照片,仔细辨别核对每一块找回来的石头其原来位置,原位归安。对于木构件,除了辨别构件部位外,还使用应力波、阻抗仪等进行检测,掌握构件的残损情况和基本性能,确保收集回去的每个构件可以继续安全使用。
廊桥的灾后修复,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同时与非遗传承相结合,每一座廊桥选1名非遗传承人作为大师,协助廊桥的修复。结合修复工程,对后续廊桥的保护制定了相应的修缮导则,同步推进廊桥保护管理工作,夯实工作基础,明确保护的责任制度,为文物的整体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欢喜永宁桥
欢喜永宁桥位于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范围内。在2017年,也是由于持续的降雨,桥体内部填充物含水量过于饱和,突然造成东北侧发生大面积的垮塌,下图是垮塌的现状。
作为专业机构,我们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考虑到垮塌部位的不稳定,为抢修保护抢时间,突破传统脚手架搭设勘查的方式,采用无人机进行倾斜摄影测量,第一时间精准高效获取记录整体垮塌的情况,再利用工程船对于局部细节进行补勘,完善对于垮塌部位的测绘勘查,加快了抢险加固工程进度。
我们对维修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明确造成桥体垮塌的薄弱环节。对这些薄弱环节,使用传统的工艺和传统的材料,对桥体结构和桥体内填充物进行修复,使桥体内部填充物和承载拱券连成一个整体,增强桥体的整体性。
3
台州府城墙
2019年,因为持续降雨,同时遭遇潮水高水位期,水位保持高位不降,使得台州府城墙长时间浸泡在水里。退洪以后,墙体内部的土体应力发生了变化,局部出现突然坍塌的现象。
为了明确坍塌的原因,标定城墙内部安全隐患,我们采用地质雷达的探测方式,结合相同位置历史照片比对、地质勘探等,建立城墙内部保存情况的数据解读方法,全面了解城墙保存情况,为维修和加固古城墙奠定定量勘查的数据基础。右边的图片就是地质雷达和地质勘探结合,和历史照片对照的关系,很明显的看出这三者是相互印证的。
地质雷达和地质勘探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在过去的维修中由于城墙内部填充物没有夯实,使得内部存在空隙,雨水、积水渗入、浸泡,造成坍塌。由于在南方城墙多数是受水的影响引起坍塌的,因此在本次保护维修过程中,针对水的隐患问题采取排和防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及时排掉地表水,不让它渗到城墙内部;另一方面,考虑到城墙内部土体保护以后,应力会发生改变,我们采用防水的措施,用现在的防水材料阻隔水的渗入。
最后,对未来的工作思考:
1. 加强与现行防灾减灾体系机制衔接
在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机制体制改革意见里面就明确的指出: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当前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灾害信息共享和防灾减灾救灾资源统筹不足,重救灾轻减灾思想还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够普及。我们梳理了里面主要的几条跟大家分享:
第三条,统筹灾害管理。加强各种自然灾害管理全过程的综合协调,强化资源统筹和工作协调。
灾害不仅仅是文物一个部门的问题,桥梁被大水冲垮多数原因不是桥本身的问题,而是多重原因造成的,由于河道的挖沙、过车的载重较大,桥台等下部被压裂,遇水以后内部的应力结构产生了变化;上游水库的拦截和河道的干涸,露出水面的桩基极易遇空气发生糟朽,一旦受到大水冲击,就失去了抵抗力;由于上游水库的蓄水,加上短时间的强降雨,上游水库放水,导致桥被冲垮;这些种种问题都需要统筹灾害的管理。
第四条,统筹综合减灾。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转变重救灾轻减灾思想,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国家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内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及文物保护单位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加强部门协调,制定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维护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五条,强化地方应急救灾主体责任。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应对自然灾害的事权划分。对达到国家启动响应等级的自然灾害,中央发挥统筹指导和支持作用,地方党委和政府在灾害应对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主体责任。省、市、县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统一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机构,统筹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
第十条,强化灾害风险防范。加快各种灾害地面监测站网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发挥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林业、海洋等防灾减灾部门作用,提升灾害风险预警能力,加强灾害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与灾害特征相适应的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明确发布流程和责任权限。
第十一条,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研究制定防灾减灾救灾信息传递与共享技术标准体系,加强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建设涵盖主要涉灾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的自然灾害大数据和灾害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各种灾害风险隐患、预警、灾情以及救灾工作动态等信息共享。
2. 完善应对洪灾保护体系建设
从文物保护来讲,要完善对洪灾预防的体系建设,这个里面涵盖了两方面工作,一个是预防性保护管理,另外一个是保护技术。预防性保护管理涵盖五个方面,巡查评估、专项监测、专业检修、应急预案、管理平台。保护技术包括日常预防和突发抢险,涵盖本体和环境。两方面工作的结合,才能最终实现对于洪灾风险的控制。
国家文物局去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桥梁文物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这既是意见也是导则。为应对桥梁文物防灾减灾中的问题,意见中明确将桥梁文物纳入地方防灾减灾体系,明晰各方责任,明确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分工及任务,提出管理和技术支撑建议等方面的要求,形成防灾减灾保护管理的闭环。
3. 深化风险类型识别研究
为准确判断文物所面临的洪灾类型、程度,可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辖区内文物的风险识别工作。风险识别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一) 收集整理历史记录,包括洪灾资料、受灾重建维修记录和气象资料。确定主要风险因素类型。
(二)评估风险等级,绘制区域风险地图。
(三)测算不危及文物安全的水位高度、河流最大瞬时流量等数据,细化防控标准。
4. 完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要针对不同桥梁的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预警、报警、应急措施。下图是我们梳理的应急预案的框架。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与桥梁、水利、交通、航运等部门、行业协会的交流,出台受灾文物保护状况年度报告,跟进已有条例、意见的实施情况,与专项检查相衔接,实现对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谢谢各位!
文字内容经发言者审核
文字整理:王雪薇
热文回顾
乔云飞:《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风险变化趋势》
白雪冰| 山西文保的实践与思考:灾后文物保护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会议精彩发言摘录——陈发虎《气候变化与人类扩散和文明演化:聚焦欧亚大陆》
最新新闻
-
- 2024-11-14 总部动态
2024年ICOMOS年度大会暨科学研讨会在巴西欧鲁普雷图开幕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3日晚,2024年ICOMOS年度大会暨科学研讨会在巴西欧鲁普雷图(Ouro Preto)联邦大学艺术与会议中心开幕。
-
- 2024-11-13 专委会动态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西安召开
2024年11月6日-7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文物科技大厦召开。
-
- 2024-10-12 专委会动态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暨新形势下石窟寺保护管理利用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2024年10月9日至12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浙江省文物局指导,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形势下石窟寺保护管理利用研讨会”在杭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