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精彩发言摘录——陈发虎《气候变化与人类扩散和文明演化:聚焦欧亚大陆》

2022-04-27 浏览量:


Hello,还记得我们之前报道的“2022遗产与气候 国际古迹遗址日学术研讨会”么?这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遗产保护与气候变化这一议题最高水平的研讨之一。很多小伙伴由于种种原因,没能看到会议直播,所以,为了弥补大家的遗憾,从今天起,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会上的精彩发言。第一篇,陈发虎:《气候变化与人类扩散和文明演化:聚焦欧亚大陆》。

各位同仁、各位线上的朋友,大家好。


我主要是做气候变化的。今天分享的题目是气候变化与人类扩散和文明演化,主要聚焦于欧亚大陆。


所有的人来自自然。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取决于几个要素。第一个是取决于景观,第二个取决于气候的状态,及其提供给我们的资源。长期以来,人通过和自然的相互作用逐步发展。2018年发布的一篇文章指出,我们的能源来自太阳,太阳会孕育生物多样性,提供给我们丰富或者不丰富的生物资源,还会在自然过程中导致病原体。这些都会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农业社会之前,气候变化通常会通过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和环境的问题,对世界人口的分布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科学是研究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地理科学下面又分为综合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信息地理学。其中的自然地理学以研究自然环境为主线,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包括我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态环境。在自然地理下面,有个学科叫“人类生存环境学科”,研究过去人和环境相互作用,包括人在不同区域里面怎样适应环境,怎样改造环境,怎样和环境和谐发展。


所有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要回答最早从猿变成人的过程。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碰,碰出了青藏高原。在此之前的亚洲是以猿为主线的,但是在非洲猿和猴差不多。但是碰撞之后,亚洲地区的猿到了东南亚小岛上去,非洲壮大了猿的世界,我们古人是从猿演化过来的。为什么产生演化呢?实际上是气候发生了格局性的变化。前面是高原碰撞导致的气候变化格局,导致猿和猴分布的差异。后面是非洲大陆的撕裂,撕裂过程中造成一系列的变化。在非洲的西部仍然是热带雨林,非洲的东部逐步变成森林草原的环境。所以,在那个世界,若干只猿就试图站起来行走,这就是我们慢慢直立的过程。


 

这个里面也涉及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现生的人群,无论是什么地方的人,都属同一个物种。除了南极之外,所有地方都有常住人口。但是在过去不一样,像美洲3万年前没有人,澳洲6万年前没有人,高纬地区大约4万年前没有人。人是怎么来的呢?其中一个假说是,在某一个进化过程中,非洲发生了灾难,灾难之后在当地生存的猿便多次试图从非洲走出,前前后后七次。根据最近模拟的结果,在海平面变化的状况下,沿着非洲穿过现在的红海,逃到阿拉伯半岛上。现在在阿拉伯半岛很多干涸的湖里面还能找到相关遗存。这也是气候的反复变化与人类的演化相互作用的体现。如图所示,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欧洲人口的继续增加,都和气候形成非常密切的关系


世界所有的农业文明的兴衰非常有意思,包括玛雅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印度河谷文化等,都和气候有密切关联。西罗马帝国为什么灭亡?蒙古帝国为什么兴起?包括良渚文化的发展与气候有没有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这些都是和气候发生大变化的情况有关联的。我和学生曾做过关于中国朝代更迭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可以看出每个朝代的末期都是非常干的时期,持续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正好是朝代的末期。这样的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歉收,政府管理恰恰在这个阶段也出现很大问题,于是出现农民起义,最终发生朝代更迭。在1934年时,李四光先生就论述过中华文明800年周期的发现,后来发现这个周期是与气候变化有关系的。


世界的几大古文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文明等,都诞生在相对干旱的地方。但只要有充足的水源,农业就可以发展起来。中华文明主要是以北方为主线,也不是在环境最好的地方,恰恰是在环境差的地方。中华文明与其他的文明区别是我们没有大隔离,北面还有以游牧为主、南面以农业为主的文化,这几股人始终在相互作用,大家都在进步。


 


玛雅文明巅峰时人口能有800到1200万,大约从公元250年到900年期间。但是玛雅文明在某一个时期快速衰退了,原因也是气候变化。由于湖泊干旱,水位降低,降水下降了45%-54%,农业歉收,导致战争爆发,随后遗址废弃,文明消失。我们的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一个非常耀眼和突出的区域文明,修建有很完善的防洪系统。但新的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后来出现过干旱环境,防洪系统就出现了问题,以致极端干旱后再次出现极端洪涝事件时,良渚古人无法应对。大的气候事件最终可能导致了它的消亡。


中华文明的演化过程也非常有意思,异常的气候变化状态导致人们必须有效组织起来应对这种变化,也便在这样的高度组织化过程中奠定了大一统的格局。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很多积极有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元素。北面是大漠,西边是高山,东边是海,南边是雨林隔开了,在这样一个区域中,躲是躲不开的,因此中华文明从头到尾都是积极应对自然变化,这是中华文明的集体记忆。


在中华文明演化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地理障碍,南边是青藏高原,北边是大漠。所以当我们观察到二里头出现了来自外部文明的小麦,就需要讨论这是如何传播而来的。实际上,我们所说的亚洲可以理解为两个亚洲,东边的是季风亚洲,水汽来自印度洋、太平洋;西面的水汽则是受西风影响,来自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两边的降水来源不一样,气候变化也不一样。西面的西风模态里,从一万两千年前起逐步越来越湿润。所以,如果你在伊犁河谷区,可以看到那么好的草场只要挖下去就是黄土,它是盖了层草帽子。但是,东边的正好相反,是又戴了一个黄帽子,陕西的黄土下一层黑,上面是黄的,说明它的模式和西边不一样。而这里在大约7000年前左右环境是既温暖又湿润的格局,这样的气候变化会影响到文化传播的模式。



例如麦作农业、羊、青铜器在两河流域发展,东方是粟作农业的发展。从10000年到6000年前,西边的文化沿着绿洲通道传播至天山西面。而后来交流路线发生了变化,沿着北面的叫欧亚草原带,迅速传播到了山东一带,而更西面的地区却更晚才出现小麦。为什么没有走绿洲通道,而走到草原通道?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约在5800年到5200年前,绿洲通道出现了超级干旱,人类和文化无法从这里交流。这篇文章发表后影响非常大,被媒体广泛流传,也进一步证实了气候变化对东西方交流产生的重大影响。



气候变化对文明的影响也有各种模式。通过对古遗址的考察,我们发现干旱时期文明更能够得到好的发展。干旱时期盆地偏干燥,山地偏湿润。在相对温暖的情况下,蒸发的水汽到了山上,产生更多降水,山上的植被生长更好。下沉的气流到了盆地处,使得盆地相对干燥,但是盆地也相对暖和,更有利于人的聚落发展。当时我们看到吐谷浑遗留下来那么多的东西,现在看上去那么的荒凉,为什么那么荒凉还能发展起来?就是因为特殊的地理单元格局形成的。


整体的欧亚大陆大的变化过程中,麦作农业在距今一万年前,在两河流域——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一带发展起来,牛和羊都是那个区域最早驯化并传播开来,马是从今天乌克兰一带传过来的。回顾这一传播过程,先是距今8000到6000年经过绿洲通道;再是距今5000年沿着草原通道,绕开了干旱区域。在欧亚大陆一体化过程中,先是麦作农业向欧洲和中亚传播,我们的稻作和粟作也向西面传播,快到距今4500年前时,两边完全打通,证据便是两边的食品已经相一致。中亚和欧洲人民幸福地吃上我们的糜子、谷子能做稀饭,我们也吃上了大麦、小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青藏高原非常有意思。在5200年前青海的河谷里面,我们发现了从西边传来的大麦、小麦。遗址里面经常既有糜子、谷子,又有大麦、小麦。这些作物是什么时候进入青藏高原呢?因为糜子、谷子都需要相对温暖的环境,青藏高原太冷种不上去,只有大麦能种上去,裸大麦就是青稞。我们发现,3600年前出现了人口的大规模的迁移,当时这一部分人从陕西、甘肃到青海,然后沿着高原的东边一直向大陆东南亚流动。这也是我们今天理解汉藏是一个语系的重要证据之一。这个结果来源于2015年发表的文章,科学家认为藏族就是从中国北方起源的民族,藏族与汉族是同源的,大家一个是向东,一个向西,向西的5000多年前进入青海河谷,3600年上到高原,上面放羊和种地,非常幸福地生活在青藏高原上。


我们在开展一个跨大陆交流与丝路文明国际联盟,开展丝绸之路科技、人和环境互动相关的研究。欢迎大家今后参加我们的学术交流。


我原来是兰州大学的,也在做遗址的保护。我们正在号召在兰州大学成立一个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把环境考古和古遗址保护成立一个重点实验室。我们以湖泊和古遗址为主线做了两部分工作。在古遗址方面,采用特殊手段揭示人的生计模式;通过湖泊的研究,探讨自然气候变化。欢迎同行有机会加入青藏高原所团队,共同开展研究,探讨生存环境变化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


最后,欢迎大家有机会接触和欣赏自然遗产之美。谢谢! 


作者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文字经发言者审核

文字整理|燕海鸣

分享到: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