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MEDIA CENTER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2025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洛阳召开

2025-08-21 浏览量:

8月21日上午,2025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洛阳龙门石窟召开。会议由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龙门石窟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杰主持。


图片1.png

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龙门石窟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杰主持


年会上,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黎作年度工作报告,从石窟石刻的安全管理、保护监测、考古研究、学术出版、展示利用、科研创新、学术交流等七个方面对专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及显著成绩进行了全面回顾。她指出,总书记先后考察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彰显了党中央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切关怀和战略考量,我们作为文物工作者,必须以实际行动潜心为国护宝。关于下一步工作,她提出要持续深化学术研究与交流,夯实事业发展根基;发挥专委会智库作用,为石窟保驾护航;壮大人才队伍,推进区域协同;加强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攻关等工作设想,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


图片2.png

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黎作年度工作报告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燕海鸣发表讲话,传达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对专委会工作的相关指示和精神。他指出,石窟寺与石刻文物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艺术结晶,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他表示,石窟石刻专委会不仅是协会中成立最早的专委会,同时是专业性最强、活跃度最高、学术交流及出版成果最丰硕的专委会。当前专委会工作范围涵盖了岩石雕刻、碑刻等不同材质的文化遗产,并强调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共同推进了石窟石刻保护利用事业的发展。针对未来工作,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加强机构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相关工作,探索开展国际石窟石刻领域交流合作,推动行业规范和技术能力提升,探索传承活化方式;二是夯实传承根基,凝聚保护共识。坚持多学科协作,探索现代科技在石窟文物保护利用领域的应用;三是深化研究阐释,加强交流合作。聚焦学术重点,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四是拓宽传播路径,实现活态传承。多形式、多渠道传播石窟石刻价值,实现活化利用。


图片3.png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燕海鸣发表讲话


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自2006年成立以来,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领导下,踏实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通过组织召开年会暨专题研讨会、承办国家文物局及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议及活动、出版专业辑刊等工作,不断提高凝聚力和影响力,在行业协会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821183454_220_58.jpg


本次年会与2025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同期举办,是论坛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文物局唯一保留的国际性论坛,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已先后在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成功举办两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次将专委会年会纳入论坛议程,是国家文物局立足全局作出的重要安排,既彰显了对石窟石刻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专委会既往工作的认可和鼓励。


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云冈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州市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及学者共计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撰稿:李琳琳

分享到: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