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回顾

2021-04-23 浏览量:

2018年,协会不断完善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的推介工作。三年来,共推介了15项优秀项目,以及2项特别推荐项目。在2020年度的优秀项目发布之际,我们带您来一起回顾三年来的优秀项目情况。

2020年度优秀项目


1
、山西临汾尧都区东羊后土庙修缮项目


业主单位:尧都区文物旅游发展中心
勘察设计单位:山西重德古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施工单位:山西省古建筑保护工程有限公司、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监理单位:太原市文物保护工程监理站、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

项目介绍:


山西省临汾市东羊后土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2),元大德七年(1303)地震被毁,元至正五年(1345)重修,占地4211平方米,建筑面积1072平方米,是一处集建筑与彩绘泥塑精华于一体的古代寺庙。庙内遗存的元代建筑及明代彩绘泥塑,结构别致,工艺精湛,均代表了同时期的最高水准。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06年,东羊后土庙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与彩塑及壁画的紧密连带关系是大多数寺庙类建筑的共同特点。后土庙建筑因历史上漏雨、下沉、风化等因素造成多处出现了变形和损毁,同时殃及到密集分布在建筑地面、墙体及梁架上的彩塑,导致大量壁塑松动或坠落损毁。建筑与彩塑错综复杂的连接固定构造,牵一发而动全身,也给保护修复带来了诸多技术上的挑战。 


由于受跨越专业技术门类的限制,古建筑与彩塑两部分的保护修复,往往从立项、方案设计到施工,都是单独申报、分别实施的。实践证明这种分别施工的做法,会因缺乏修缮措施上的相互支撑,在两者交错关联的区域,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而形成了“修缮盲区”,如何延续古建筑和彩塑及壁画的长久保存,消除修缮盲区,也是项目面临的最大考验。


本项目主要有两大亮点。一是鉴于寺庙类建筑与彩塑保护修复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后土庙项目首次在跨专业合作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采取双方设计、施工、监理通力合作、相互交叉支持与技术交底的合作模式,对共同涉及区域制定统一施工组织设计,在七个方面实现了技术难点的攻关与突破:


首先如何对一个布满数以万计壁塑的变形建筑梁架实施安全矫形、重新恢复建筑和壁塑大结构的平衡、安全、稳固,这一过程面临诸多风险,稍有不慎将会导致一损俱损的连锁反应。一般的做法基本是维持原状,只作局部的补强加固。但暂时的保守治疗,治标不治本,而且从建筑力学角度,失去了重心和平衡的骨架,无法长久负荷密集壁塑的重量,同时在挤压变形的骨架内,坠落的壁塑残块无法拼对恢复原位。经过反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周密的研究预案,通过对建筑与壁塑结构的研究与解析,绘制结构关系图,包括逐一确定每一个个体塑件与骨架的连接承重点位置,逐一制定操作技术路线等,确保了建筑梁架、壁塑整体框架以及单体塑件之间在整个矫形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实现了彻底根治建筑与壁塑的结构性病害的目的。此外在其余六个方面同样实现了单一工程难以逾越技术高度,如变形梁架上壁塑与梁架的临时切割和重新固定问题;建筑梁架上坠落或松动壁塑的连接固定问题;固定在地下的塑像的根基腐朽问题;地下毛细水可溶盐对墙体及彩塑侵蚀的治理问题;坍塌神台及神台上的彩塑稳定性修复问题;承载壁塑的墙体风化引起的壁塑脱开墙体问题等。 


二是前期研究先行、工程中全过程同步开展研究。本项目秉持“以科研提升文物保护工程实施水平,以文物保护工程实施促进科技创新”的思路,在工程的一开始就确立了用科研的方法去做文物保护工程,强化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科研意识和保护技术研究。在项目实施中,坚持前期研究先行,透彻地分析病害;试验先行,试点推开;慎用保护剂和封护剂,坚持原材料、原工艺。总结出了后土庙彩绘泥塑及古建筑的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和传统技法,并应用到了保护修复过程中的各个技术环节中,用前期研究的结论指导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本项目充分认识到保护修复过程是最直接、最细致、全方位接触文物的过程,是进一步对文物再认识和再研究不可或缺的契机,最大限度地采集和详实记录了大量有关后土庙彩塑及建筑的历史和现状的原始信息,为后土庙文物的后续长久保护和研究留取了一套完整的影像和文字资料。


山西临汾东羊后土庙古建筑及彩绘泥塑保护修复工程,是集合作、考证、研究、保护修复于一体的创新性实践过程,不但从根本上修缮了古建筑的结构等损伤,还将数以万计的彩塑残块重新修复归位,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古建筑及彩塑泥塑的延续。保护修复后的后土庙,无论是彩绘泥塑还是古建筑,都消除了结构安全隐患,呈现出了健康完整的状态,体现了精益求精的精湛技术效果和科学严谨的保护修复理念,是寺庙类古建筑和泥彩塑同步修缮修复的一次开创性实践案例,积累了古建筑及其附属类文物共同修复、无缝衔接的成功经验。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128.png

东羊后土庙修缮后建筑风貌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139.png

建筑梁架与壁塑修缮前(左)后(右)对比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153.png

墙体酥碱程度和壁塑骨架脱落损毁情况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202.png

墙体与壁塑修复中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215.png

修复后墙体与壁塑背部结构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224.png

修复后的塑像及背部壁塑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237.png

修复过程的档案数据库的建立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251.png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301.png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311.png

残块的考证拼对、重新修复归位信息登记表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323.png

修复前后的后土庙建筑及彩绘泥塑

 

2、福建厦门鼓浪屿日本领事馆旧址保护修缮

 

业主单位:厦门大学
勘察设计单位: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北京国文琰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方亭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日本领事馆旧址坐落于厦门鼓浪屿岛东,位于鹿礁路242628号。该建筑群是鼓浪屿岛上完整留存的 19 世纪外国领事馆建筑之一。日本领事馆旧址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文物建筑面积总计 4274 平方米,庭院占地 3630 平方米,产权现属厦门大学。建筑群包括领事馆、警察署、警察及领事宿舍共三座建筑,同处一个院落内。原日本领事馆及附属建筑建于1898年,原警察署和原警察署宿舍建于1928年。

鼓浪屿日本领事馆旧址保护修缮工程有两个亮点。一方面,在修缮工程的过程中使用了严谨的勘察设计方法和程序,包括使用现场二次勘查等,力求使得修缮的建筑保存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本次项目保护工程着重修复了自然与人为使用造成的建筑破坏,主要包括:解决屋面防水层、结合层等构造材料老化、平屋面砖破裂、瓦件缺失等造成的严重漏雨和渗水问题;解决结构构件的老化和大部分墙体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在修复过程中,项目组建立了科学检测引导和传统工艺修复结合的工作方法,并把此方法使用在门窗、五金、栏杆、抹灰线脚、装饰通风口、栏杆宝瓶、雨落管、 砖瓦、抹灰等历史特征构件上。在修复过程中,项目组着重保留了建筑特有的多样化文化交流的历史改造痕迹,并在整个修缮过程中,坚持科学检测引导和传统工艺修复结合的工作方法。在勘察过程中,以文献史料和现场遗存的实证还原建筑的本来面貌,选择最小的干预手段,推动设计方案的深入。

另一方面,在修缮过程中,为了尽可能保持建筑的真实性并提高其还原度,项目组秉持专家团队跟踪指导的修复思路,邀请专家和学者对修复中碰到的顽疾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修复。项目组邀请日本文化厅所属文化与建造物保存协会的资深专家荣山庆二先生进行了复原研究, 并对木匠技术工法,拆除木构件时的操作流程、技术要点给予指导。此外,针对植物侵扰这一严重的病害,项目组特别聘请福州林学院的教授现场勘查。对场地内现有植物一一辨认并做出整治建议。

鼓浪屿日本领事馆旧址保护修缮工程从前期勘察设计到工程施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秉持着专家指导的修复思路,多次组织专家领导进行检查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指导意见。并且,本次保护修缮工程培养出一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遗产修缮工匠骨干,使传统修缮技术得到传承和发扬。此外,修缮工程的过程中使用了严谨的勘察设计方法和程序,包括使用现场二次勘查等,力求使得修缮的建筑保存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本次项目通过保护修缮工程恢复日领馆历史原貌,有利于提升建筑整体的价值,并对助力鼓浪屿成功申遗宣传,传播文物保护理念起到了积极作用。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457.png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515.png

鼓浪屿日本领事馆旧址立面修缮前(上)和修缮后(下)的对比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540.png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552.png

鼓浪屿日本领事馆旧址一楼接待厅修缮前(上)和修缮后(下)的对比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607.png

环廊使用清水砖清洗并使用砂浆置换法加固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619.png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637.png

东南角修复中的拆砌工程中师傅们对变形的东南角进行拆砌修复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741.png

东南角的拆砌工程拆砌完成后,施工单位设置专人每天定时定点进行监测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709.png

施工团队拆除屋面瓦、重做防水层龙骨

 
3
、福建泉州府文庙大成殿修缮

业主单位: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
勘察设计单位: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
施工单位:泉州市刺桐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

项目介绍:


泉州府文庙为我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中山中路泮宫内,整体由孔庙和府学两大建筑群构成。文庙建筑群造型独特,建筑风格具有闽南特色,为全国现存孔庙的独特代表;同时,规制完整、布局严谨,为我国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群。


本项目主要有三大亮点。第一,在项目施工组织方面,项目实施方采用了修缮与传统营造技艺传承相结合的工程运作模式。在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方便针对瓦屋面、木基层、大木构件等要素进行了病害分析和梳理,并邀请闽南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作为项目负责人,进驻项目现场进行技术把关,同时对于建筑物的构件进行拓印,记录和留档,厘清修缮工程的基本思路和项目的重点难点。


第二,充分运用传统营造做法,进行维修工程重点难点的处理,尽可能多地保留和利用原有建筑构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参与各方秉持着“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的文物修缮原则,在尊重文物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针对泉州文庙木柱拆修的工程难点,项目创造性地采用“偷梁换柱法”进行上部木柱的拆换。采用钢管构架支撑与柱子联接的梁枋构件,卸除柱子荷载,将糟朽的柱子去除,以实现文物建筑的最小干预,避免文物建筑在修缮工程中遭到二次破坏。同时,在针对屋脊堆剪雕的保护中,在拆卸破损构件前先对能够再次利用的构件进行拆卸,并利用全站仪等仪器进行原位记录,为后续组装提供依据,待屋脊按照原规格、原工艺进行重砌后,再将老构件原位归安,最大限度地利用历史构件,并在修缮过程中注重保护维修工程新老构件的可识别性。


第三,本项目采用了设计监理一体化的运作形式。在业主单位的统筹监督下,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派遣责任设计师和总监理工程师长期驻扎工地,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保护细节、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把控,确保设计、施工、监理及时对接。项目各实施方作为整体参与项目,确保维修的设计理念得到实现和落实,确保维修工程的质量,对文物负责。同时,项目参与各方充分考虑专家意见,对于修缮过程中的重难点,如屋顶瓦作、彩绘等要素的保护做法再三斟酌,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充分沟通,确保维修工程不出错,使专家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技术指导和风险管控的作用。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843.png

泉州府文庙大成殿修缮前(左)以及修缮后(右)的对比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853.png

瓦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拓印瓦片,保留项目历史信息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906.png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917.png

项目参与各方及时与专家交流工程难点,保障项目质量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934.png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0948.png

木柱拆换工程实施过程中(上)实施后(下)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011.png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023.png

对可用原始构件进行记录(上)原始构件原位归安(下)

 

4、广东河源市仙坑村四角楼修缮

业主单位: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源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勘察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南秀古建筑石雕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东省城规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荣封第(俗称四角楼)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该建筑空间结构为四堂四横,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方形围屋。四角楼兴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约5000平方米,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勘察阶段,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运用了三维激光扫描和航拍建模技术收集数据信息。勘察小组对于地面,墙体和屋顶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并在最少干预的原则下,尽可能保留原地面铺砖材料。


本项目有两大亮点。第一,四角楼在修缮中使用了多个关键性技术。其中包括三合土地面修复、土坯墙裂缝修复和仿石装饰墙面修复的墙面修复核心技术,并在最小干预的原则上,尽可能地保留原地砖和墙壁的原貌。研究小组采集并分析了三合土的配比,经过多重实验和比较,最终选择了最接近原地面的配比用于三合土地面的修复。此外,项目组确定了墙体的修缮原则,即在确保墙体结构安全,风貌完整良好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历史信息。 对于墙体的施工采用了土坯墙裂缝修复关键技术和仿石装饰墙面修复。在充分研究补充材料的基础上,项目组选用了客家地区常见的毛竹作为土坯墙裂缝修复补强的材料。同时,项目组对于屋顶漏雨现象进行了全面的修整并取消了气窗, 并对阁楼和门窗采取酌情按原样修复的原则,同时疏通排水系统,排除排水通道堵塞的隐患。


第二,本次四角楼修缮项目工程积极探索了文物扶贫的新模式。该项目秉持着专家团队全过程跟踪指导的修复思路,创新引入全国首次“文物扶贫”社会资金介入文物保护的新模式。在本次修复工程中,当地政府,广东省扶贫基金会联合东莞万科集团完成四角楼的修缮和仙坑村的可持续运营活动。同时,修缮完成后的四角楼现由仙坑村集体运营,除满足一部分居住生活功能外,另一部分空间被用于展示客家文化。此举有利于促进了仙坑村文旅融合发展。


仙坑村四角楼修缮和活化项目从设计到施工体现了高新测绘与检测技术、地方材料技术、与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在仙坑村四角楼的修复过程中,使用了三个关键技术,并创新地引入房地产接入文物保护的新理念,规划了周边设施建设,提升了村落整体环境,触发了乡村文旅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本次四角楼修缮工程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文物扶贫和社会资金投入保护的重要尝试和突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121.png

荣封第(四角楼)鸟瞰图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135.png

修缮前的四角楼的正立面(左)和转斗门(右)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148.png

修缮后的四角楼的正立面(左)和转斗门(右)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200.png

修缮前的四角楼的青砖地面(左)和屋顶(右)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221.png

修缮后的四角楼的青砖地面(左)和屋顶(右)

 

2019年优秀项目回顾

 

1、山西省灵丘县觉山寺塔修缮项目

业主单位:山西省灵丘县文物局
勘察设计单位: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
施工单位:山西省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山西省古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山西省灵丘县觉山寺塔修缮项目,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确定了研究性保护、重点修复的基本策略。工程实施前,先搭设八边形脚手架,随后进行深入的二次勘查,制订修缮方案,建立完善的构件编号系统,建立科学的资料档案体系,对附属文物风铎、题记砖等编号并摘取入库保护。工程实施中,基于比较研究,弄清了塔刹整体原貌,补充了设计方案塔刹部分,并重点修复。同时,解决了塔檐残短木构件椽飞、角梁接补的技术难题。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使工程质量得到有力保证。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435.png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448.png

 

2、福建东山关帝庙维修项目
 

业主单位:东山旅游经济开发区风动石·塔屿管理处
勘察设计单位:广西文物保护设计研究中心
施工单位:泉州市刺桐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北木石古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福建东山关帝庙维修项目,包括太子亭、碑廊、前殿及南北厢房、主殿前南北廊、主殿5个单体建筑的维修,涉及剪瓷雕修复、屋面瓦拆铺、屋面木基层制安、大木构架维修、地面修复、烟熏构件清洗、油饰彩绘工程等。关帝庙香火旺盛,长期的烟熏火燎使得庙内精美的构件上蒙上厚厚一层烟油,不仅使得关帝庙原本金碧辉煌的木雕构件黯然失色,同时也危害构件健康,影响构件的耐久性。施工单位根据类似建筑施工经验,配制出针对本项目特点的清洗专用药剂。在正式施工之前,先在隐蔽部位选取了6个试验点,试验点清洗效果符合要求且后续跟踪没有发现对原构件有损伤后才进行继续施工。本次修缮施工在遵循最小干预的修缮原则下排除了结构的安全隐患,使文物本体结构更加稳定。使得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老当益壮,延年益寿。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615.png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627.png
 

3、贵州海龙屯海潮寺修缮项目

业主单位:遵义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
勘察设计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施工单位:贵州祥和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南东方文物建筑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贵州海龙屯海潮寺修缮项目,是配合“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展的重点文物本体保护项目之一。项目在“最小干预现状、最大化保存历史信息”方面表现突出,并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保护方法。海潮寺项目采用了“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式,设计方全程参与了海潮寺的施工过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相关各方及时沟通协调,在严格遵照文物保护原则、贯彻保护理念方面达到高度统一,并通过施工前详勘、施工中隐蔽部位打开后对设计方案及时准确调整,使得海潮寺修缮项目在短时间内得以优质、高效、顺利完成,为海龙屯申遗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对施工资料采集、竣工图纸绘制都提出了相应要求,并通过电子模型对海潮寺施工进行了构件化管理,使海潮寺修缮工程留下了施工前后系列图像,及包括施工棚图纸在内的一套完整的竣工资料。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700.png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717.png
 

4、上海武康路1001-4号文物建筑修缮项目

业主单位:上海衡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勘察设计单位: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徐房建筑实业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思费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上海武康路1001-4号文物建筑修缮项目,完成了对建筑外立面及室内重点保护部位的修缮并恢复了历史特征,保留了建筑现存历史原物;对建筑外立面及室内重点保护部位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并利用BIM体系,采用三维建模的手法进行施工图设计,真实再现了建筑的墙体、屋面、门窗等构件,绘制了屋面、地坪、墙面的构造做法。项目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识别性的文物保护原则,旨在恢复文物建筑的历史原状,同时秉承“历史的建筑、自然的环境、艺术的生活”的设计理念,追求历史与时尚的交融,自然与舒适的并存,艺术与功能的天成,对提升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城市文化品质、塑造城市场所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751.png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1804.png


5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文物保护项目

业主单位: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勘察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鸿基节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南京风景园林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文物保护项目,根据南京长江大桥文物的实际保存情况,对文物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测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面的文保维修。项目确定了“维持原设计荷载等级、保持原桥历史风貌、提高结构安全耐久性”的总体目标,从总体修缮要求、重点修缮要求、修缮功能和格局要求、装饰修缮要求、具体构件修缮要求等方面明确了加固修缮要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南京长江大桥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此外,项目组对大桥南堡一、二层进行了适当的展陈装饰,辟为南京长江大桥桥史馆,馆内所有展陈装饰部件均为可逆、可拆解,对文物本体未造成任何损坏,整体内装风貌和文物室内的环境风貌相协调。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3321.png


同时,还特别推荐了浙江泰顺廊桥—文兴桥、文重桥、薛宅桥灾后修复项目,以及浙江古月桥修缮两个项目。


浙江泰顺廊桥 — 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灾后修复项目

浙江泰顺廊桥-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灾后修复项目在勘察设计阶段,对打捞回来散乱的构件进行系统编号整理,在综合考虑构件受力特征和构件残损的情况下,对糟朽和开裂严重的构件采用墩接、镶补、拼接和铁件加固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廊桥修复尽可能使用原有构件和原有材料。在施工阶段,通过比对历史照片等相关资料,按照未冲毁时的构件摆放位置、方向、状态放置构件,按原有叠砌方式恢复桥墩、桥台。每一座桥的修复都由一位当地有名的非遗传承人、相关石瓦匠人和一家具有文物资质的施工单位协同工作,各方人员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各司其长。非遗传承人、传统匠人的参与,使廊桥的整体风貌、传统技术工艺得到了保障。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按照当地传统再现了立架上梁的仪式。项目实行专家、监理、业主、传承人加上现场和图纸的“联动机制”,边记录边整理、边研究边施工。修复工程有力促进了研究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开展,对一些薄弱的或受损等部位采用现代材料和现代工艺予以结构补强,对于一些难以判断残损程度的构件,综合运用阻抗仪、应力波等一系列现代技术检测。在修复工程竣工后,还在牛头梁、三节苗等部安装感应器,实时监控拱架受力情况,及时、准确地判断廊桥状况。在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同时实施了国家试点的文保工程智能化项目,研究并准备对流域流量进行监测预警。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2020.png


浙江义乌古月桥修缮项目


古月桥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 年),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单拱折五边形石拱桥。本项目为保障文物安全,本着预防性保护的设计理念,确定以最小干预原则,保留桥体原有结构,采用专门为古月桥研制的国家发明专利——改性水硬性石灰为主要成分的牺牲性修复材料,对结构进行补强加固。修缮内容包括桥台、桥基的勘探加固;对局部风化和有裂缝的石梁、石板等采取注浆补强加固的技术措施;对桥体结构关键节点进行牺牲性材料的刚性加固,限制结点位移,恢复桥体的整体刚性;补配缺失的横铺石;揭除桥面石,进行中间层和防水层修补,以防雨水下渗;依编号恢复原桥面石铺装;清除植物根系和石材表面的微生物。古月桥修缮后经过一年多的在线监测,用于补强的牺牲性材料未发现有裂隙、变形等现象,结构稳定。该项目从设计到施工体现了高新测绘技术、材料技术、监测技术与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发展的一次有益实践。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2202.png

2018优秀项目回顾

 

1、北京故宫宝蕴楼修缮

业主单位:故宫博物院
勘察设计单位: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北京集美组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河北所委托室内装修装饰设计)
施工单位:北京怀建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北咨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故宫宝蕴楼地处紫禁城西南隅,位于西华门内,武英殿西。其前身在明清先后用为大庖厨、尚膳监、尚衣监、咸安宫官学、咸安宫,清末焚毁,仅存咸安门。1914年,古物陈列所成立,同年在原咸安宫旧址之上建造了我国近代博物馆史上第一座专门用于保存藏品的大型文物库房——宝蕴楼,翌年竣工。1948年,宝蕴楼随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保存至今。

宝蕴楼修缮工程是故宫内首次修缮西洋式风格建筑的工程。故宫根据宝蕴楼的具体情况和故宫大修的管理经验,建立了一整套的相对科学的工程管理体系,并结合先进的修缮理念与方法,探索适合故宫文物建筑修缮的新模式、新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病害,选择传统修缮保护工艺材料、现代技术、或传统工艺材料与现代工艺结合使用。同时在修缮过程中研究、寻找并恢复几近消失的传统工艺。宝蕴楼修缮工程过程中体现了保护理念的进步,特别是考虑到宝蕴楼有异于故宫传统建筑工艺的特殊性,本次工程主动对相应的建筑材料进行实验分析研究,提取了材料、工艺、做法方面的重要信息,成为故宫研究性修缮工程的雏形。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2414.png
宝蕴楼修缮前鸟瞰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2527.png
宝蕴楼修缮后楼内院史陈列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2543.png
修缮后的宝蕴楼话剧演出《海棠依旧》

 

2、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古建筑保护修缮

业主单位:承德市文物局
勘察设计单位: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承德市文物局规划设计室
施工单位: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监理单位:河北中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普陀宗乘之庙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仿西藏布达拉宫修建,占地22万平方米,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庙宇,为清政府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修缮工程涉及单体建筑55座,其中包括鎏金铜瓦顶建筑3座,建筑基址6座,藏式红台建筑1座,藏式白台建筑32座,汉式木结构建筑20座,围墙2268米,是设计、施工、科研出版一体的试行性文物保护工程示范项目,也是承德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单项工程。

修缮工程在设计、施工中考虑到寺庙汉藏结合的建筑特点,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材料、构件,修缮措施及使用新材料、新构件以结构补强为主,新添加部分均具有可逆性,不影响历史遗构的二次加固。重点解决了寺庙主体建筑万法归一殿鎏金瓦顶的渗漏、大白台金刚墙的酥碱歪闪、红白台墙体的内部排湿和外部抹灰脱落、白台顶部开裂渗漏及其他木结构建筑瓦面漏雨、椽望糟朽、墙体潮碱等问题,填补了国内修缮鎏金瓦顶建筑的记录空白。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2654.png

普陀宗乘之庙万法归一殿金瓦修缮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2724.png

修缮后的普陀宗乘之庙
 

3、山西省平顺县王曲村天台庵修缮保护

业主单位:山西省平顺县文物旅游发展中心
勘察设计单位: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
施工单位:山西省古建筑保护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太原市文物保护工程监理站

项目介绍:

天台庵位于平顺县王曲村中,总占地面积约450 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现存弥陀殿一座、唐碑一通,弥陀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六架椽,单檐歇山筒板瓦顶,是院内现存的唯一建筑。

此项工程在勘察设计和工程实施中,将研究—发现—评估贯穿于全过程,并以成果为依据制定与调整保护方案和措施。在脊槫下和飞子上发现五代创立天台庵和弥陀殿,金元明清维修殿宇的题迹,判明了大殿的创建年代。根据题记年代对照唐五代建筑,对大殿原状结构进行了复原研究,并制作了复原模型,撰写了研究论文。

施工中采用局部解体方案修复断裂大角梁,加固前倾失稳得补间铺作。尽量保留旧构件,对大量劈裂残坏的斗、栱修补加固,缺失者按原制补配,修补被后人裁锯的栱件,补强加固可逆性。对梁、柱等承重构件的补强加固采用传统技术和已被证实可逆的技术、方法。特别是在坚持传统工艺、传统技术,尊重地方做法等,较好地保护和传承了传统文化。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2842.png
天台庵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2857.png

翼角椽铺设方式
 

4、吉林伪满皇宫缉熙楼同德殿保护修缮

业主单位:伪满皇宫博物院
勘察设计单位: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兴文物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吉林省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介绍:

伪满皇宫是长春地区伪满军政机构旧址最为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同德殿及缉熙楼又是伪满皇宫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是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近现代史教育的重要场所。

屋面保护修缮既有现代的防水施工做法,又有传统泥背、灰背施工做法,且灰背经过三浆三压,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以提高防水效果,同时铺设铁链及钢筋,用铜丝与瓦面相连,拉结屋面,防止瓦面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滑。使用的瓦件,严格按照同德殿1938年建成时使用的“石川制陶店”制作的瓦及兽吻的原貌进行复制。

为保证工程质量,聘请同德殿伪满时期建设单位、日本清水组退休建筑师丸田洋二先生为缉熙楼、同德殿保护修缮工程顾问。主要建筑材料按原貌复制。修缮中先后发现环绕同德殿的下水井群、烟囱烟道、同德殿北侧地表等伪满时期遗迹,上报文物主管部门制定了保护方案。对修缮全过程做好资料留存记录工作,聘请长春电视台专题摄制组对修缮过程全程录像,制作了宣传片和资料片。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2948.png
缉熙楼维修后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3005.png
同德殿屋面维修

 

5、湖北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文物保护修缮

业主单位:武汉大学
勘察设计单位: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
施工单位:浙江双林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方亭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理学院是国立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中体量最大的建筑,建筑面积10120平方米,由5幢建筑组成,以主楼为核心,东西两侧副楼沿中轴线布局。整体设计体现了“实用、坚固、中国民族传统式外形”的思想,建设手法中西合璧,展现了建筑艺术的魅力。

项目施工尽可能采取加固、补强的干预方法进行修复,最大限度保留建筑的历史信息。对已经灭失部分,按原始尺寸、材料、工艺进行复原、补配,保留建筑的历史风貌。附加于建筑的功能性设备设施,尽量避免开槽、打孔,采用明装明敷,严格控制对建筑的伤害范围。在干预手段上,创新施工工艺,综合运用红外探测、光谱分析、植筋加固等一系列当代技术,应用于外墙风格保护、艺术构件修复、建筑防水憎水等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多项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项目加固了建筑的结构强度,有效解决了雨水、地下水对建筑物的侵害,对木质、铁质构件进行了修缮、保护,对建筑外墙裂缝、空鼓、酥碱等建筑病害进行了综合治理,对建筑现有的强弱电、给排水、暖通等功能全面整顿、安排。经保护项目实施后,该建筑重新焕发生机,现已投入大学教学科研。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3031.png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3045.png
经过保护修复的理学院


6
、青海塔尔寺古建筑群修缮保护项目

业主单位:青海塔尔寺管理委员会
勘察设计单位:中国文物研究所
施工单位:青海塔尔寺古建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辽宁兴博文化遗产保护设计有公司

项目介绍:

塔尔寺总占地面积48.85公顷(转经道围墙以内),有各类建筑9300余间(座),建筑面积105489多平方米,因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而蜚声海内外。

塔尔寺保护规划的主要特点是把具有小社会性质的藏传佛教寺院的宗教活动、僧人生活、宗教文化艺术的传承、旅游开放需求进行综合考虑。把坚持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宗教活动合理需求作为重要原则。规划目的是创造使塔尔寺具备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条件,使塔尔寺在得到全面保护的前提下发扬光大。保护范围与建控地带的界划规划通过计算机建立三维模型,分析区划区域的地形、建筑高度、规模,并充分考虑了寺院的历史界划和宗教环境及城市发展的保护需求。

工程内容包括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保持历史环境完整性的环境整治工程,安全(防雷、防火、防洪、防盗)防范设施的提升工程,基础设施(交通、给排水、电力、电信、网络)配套完善工程等。

保护措施方面,把“抢救第一”和地质灾害的防治放在了保护工程的首位。把可移动宗教文物的清点、登记、建档、鉴定和安全防范作为了重要内容。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湟中县的城市总体规划做到了充分的衔接,考虑了双水、双电和改善僧人生活环境和宗教文化、旅游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3112.png
古建筑群

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userfiles/images/20210423233125.png
遍知殿

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推介活动,是根据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基于文物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强调在文物保护维修中加强研究、规范施工和管理的重要性。

本活动属于对文物保护领域的优秀案例进行推介,侧重于学术性、研究性,注重于理念和实践优秀经验的推广,对于文物行业,尤其是文物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领域的最新理念、研究导向、示范性做法都有很好的传播引导作用,也为行业人员搭建了学术研讨和业务交流平台。

 

 

分享到: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