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古迹遗址日系列活动之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青年学者沙龙

2018-04-16 浏览量:


红楼与青年

201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将“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确定为“遗产事业 继往开来”(Heritage for Generations),旨在呼吁遗产保护精神代际传承的同时,把目光聚焦在青年一代的身上,强调青年学者在遗产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倡导为遗产事业增加更多的活力。

今年是中国加入ICOMOS的第25个年头。廿五年间,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如朝阳一般蓬勃发展,这其中离不开老一辈学者的辛勤耕耘,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业界新秀正冉冉升起。

本月初,源流参与承办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北京人文历史景观行走”活动(点此查看活动链接)。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当天,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携手两家单位,在“行走”地点之一北大红楼,筹备了一场文化遗产领域的先锋对谈,分享不同代际学者的保护理念与实践经验。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正值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将至,就让我们一起重回百年前北大精神的发源地,相约红楼,共话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活动信息

日期:2018年4月18日(周三)

下午2:00-4:30

地点:北大红楼(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

一层154室

形式:主题讲谈· 圆桌沙龙



对谈嘉宾

李季,特邀对谈嘉宾。

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2000-2003年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2003年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2003-2013年任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现为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


青年学者

范佳翎:《中国公共考古学的发展:回顾与反思》

2011年至2016年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攻读文化遗产保护方向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共考古学、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文化遗产保护史等,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王喆:《世界文化遗产的未来》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现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中心监测部负责人,研究方向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监测、展示等,主持或参与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等多项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规划工作。

秦素银:《遗址类纪念馆与文化遗产传承——以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为例》

现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馆员。2003年起在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展览策划、研究等,合著《北大红楼历史沿革考论》《寻找 发现 还原——胡适速写》等。

赵幸:《找回大家的历史街区——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公众参与和社区营造实践》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现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牵头人,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秘书长 ,长期在北京开展历史街区保护和名城保护的规划公众参与工作。

王思渝:《源流运动——新媒体平台下的遗产传承与创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候选人,现为“源流运动”创始团队成员,旗下“观展”栏目主编,研究方向包括博物馆展览、文化遗产社区研究,参与/主持《寻找致远舰》《看见桃花源》等多场专题展览的策划,已在相关领域发表十余篇研究论文。


主办单位: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承办: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源流运动”平台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团支部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团支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团学联


合作媒体:

智慧树网


出品:源流运动(更多详情请关注“源流运动”公众号)

分享到: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