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活动---遗产故事会”报名开启

2018-04-10 浏览量:

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决定每年的4月18日为“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并在世界范围内号召会员国开展相关活动,向公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扩大社会影响。

2018年,为推动遗产保护的代际传承,激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遗产事业当中,实现保护理念、精神、经验的代际共享,ICOMOS将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确定为“遗产事业 继往开来”(Heritage for Generations)。

结合这一主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将于本周日(4月15日)在北京共同主办“2018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活动---遗产故事会”,邀请青年遗产工作者,分享自己工作中的故事和经历。


主讲嘉宾

尚晋

题目: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综合处项目助理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许多投身建筑史的老前辈身上闪烁着一种宝贵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支撑着他们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开拓了中国建筑史的基业,更鼓舞着青年一代在新时期、以新理念、用新技术,不断在中国遗产事业的广阔天地中创新。

奚牧凉

 题目:“两代人”的文化遗产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公众考古方向硕士公众考古新媒体挖啥呢创办人

从“50”后到“00后”……或许现在全世界,都罕见中国这般深邃的代际鸿沟了。两代人,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也以迥异的心态对待遗产。这里,是他们的一些令人不禁又令人深思的故事……

张柔然

题目:遗产意义 — 从规划管理到人类学视角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讲师

讲述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从事6年多风景园林专业学习,并有参与遗产规划管理项目经验。博士期间开始从人类学的视角研究世界遗产。讲述人的故事分享将从个人求学和实践经历探索从规划管理到人类学视角对遗产意义理解的异同。

潘曦

题目:常识与误识——关于乡村与乡土建筑的地方性知识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立足于自我之立场看世界、将自身之认知投射到他者上本是人之常情。然而在乡村与乡土建筑的调查中,报告人学习到了诸多不同于既有认知的地方性知识,籍由“主位”与“客位”的转换,“常识”与“误识”之别也仅在一线之间。

杜凡丁

题目:遗产保护是有可能成功的事业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综合三所副所长

青年遗产保护工作者的职业理想常常会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特别是遗产保护规划,往往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令人倍感幻灭。本人十分幸运在刚毕业不久就参与了一个突破常规并侥幸得到了实施的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为后来职业生涯提供了极大的精神动力。在这里分享一下这段经历,希望青年同行坚定信心——遗产保护是一项很有可能取得成功的事业。

郑颖

题目:漫游在天津——从行走开始 从书写开始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天津大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

城市行走是了解文化遗产的最直接、最重要手段。我们面向公众出版科普类口袋书,宣传以漫游城市的轻松方式接近城市遗产,用眼睛与身体真实的感受遗产的魅力。探索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


会议信息

时间:2018年4月15日(周日)下午2:00-4:00

地点:智珠寺大殿

主办单位: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

支持单位:C太太客厅、Temple 东景缘

主持人:燕海鸣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

报名方式

本活动免费,由于座位有限,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登记报名,先报先得哦!~

想了解更多来自全球的“4·18”精彩活动预告,请点击阅读全文。

https://www.icomos.org/en/focus/18-april-international-day-for-monuments-and-sites/events2013

分享到: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