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与气候:影响、适应与服务》

2022-05-09 浏览量:

根据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遗产与气候”学术研讨会发言内容整理


今天的话题是“遗产与气候”,我将借此机会汇报一下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与气候”的几点思考。大家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可谓耳熟能详,但是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一类特殊的遗产类型,就是农业文化遗产,而且因为农业文化遗产的本质就是农业生产,因此与气候的关系似乎更加密切。我的汇报分为四个部分。


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进展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里面,有一些具有生产功能的“活态”遗产,可以称为农业类型的文化遗产,比如中国云南红河州的哈尼梯田。还有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的云南普洱市的景迈山古茶园,也属于这一类,但总体而言,这一类型的遗产还比较少。可能正是因为比较少,大家往往就忽略了它的特殊性,特别是与一般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根本区别。长城、故宫是文化遗产,它们的保护方法就不能简单照搬到哈尼梯田的保护。即使是花山岩画这样的文化景观的保护,也无法应用到哈尼梯田。说得直白一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首先要让农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没有农业生产,就没有所谓的文化遗产或文化景观。


为了应对农业与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农业生态功能退化、农耕文化传承受阻、农业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或者简称为世界农业遗产今年是这一倡议发起20周年,农业农村部将于7月份举办一个大型活动,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将于10月份举办一个大型的活动进行纪念。


回顾20年来的发展,似乎非常缓慢,因为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仅有62个项目得到了粮农组织的认定,分布在22个国家。尽管在2005年就确定了最早一批保护试点,但直到2015年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第39次大会上,才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列为业务化工作。因此,可以说2016年起才真正进入到稳定发展阶段。



中国是这一倡议的最早响应者和积极参与者。尽管在中国,以农业历史、农业考古、传统生态农业、乡村文化等相关研究及农业遗产发掘与保护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历史,但真正的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于2005年。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原农业部国际合作司的共同努力之下,成功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推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成为第一个正式授牌的项目。2012年,原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开始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2014年分别成立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当年还成立了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2015年原农业部颁布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16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8年机构改革以后,在农业农村部下设立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司,下设了乡村文化指导处。目前在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具体负责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荐以及相应的国际合作,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司具体负责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截至目前,共有1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各国之首,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38项。


2015年颁布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定义为“我国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和由农业部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


把上述定义进一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农业生产系统,因此而具有生产功能,呈现活态性;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和动态性,是历史时期劳动人民适应自然条件所创造并不断随着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因而具有复合性,包含了深邃的生态哲学思想、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技术、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景观、浓郁的传统文化以及多样化的农产品。



哈尼梯田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正是因为它是结构复杂、要素众多、功能与价值突出的复合系统,也就有了众多荣誉加身的现象。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里面有着大量的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边是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因此,哈尼梯田的保护既是物质或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生态功能的保护,而所有这些保护的基础是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二、气候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影响


很有意思的是,40多年前,我本科所学专业就是农业气象。由于农业生产在多数情况下是露天生产,因此对天气气候的依赖性很强,即使是在人控条件下,小气候的控制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光照、温度、水分、空气既是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外在环境,也是其自然资源。从气候的角度来理解,气候类型、气候资源、长期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因为对于农业物种、种植制度、生产类型、生产技术的影响而影响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形成、演化、分布、结构和功能。


例如,南方稻作农业文化遗产与北方旱地农业文化遗产,山地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与低洼湿地农业文化遗产,高山地区的农林牧复合农业文化遗产与草原地区游牧文化遗产等等,都是不同气候类型影响下的结果。


另外,极端的气象灾害的严重影响也不容忽视。既影响农业生物的健康生长发育,还可能严重危害农田等农业生产基础,从而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的景观结构与服务功能。比如,2018年6月西南地区的极端降雨天气,就造成了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域的严重破坏。



三、农业文化遗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调控


对于气候变化,农业文化遗产既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也有一定的调控能力,这也正是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一大特点。


以哈尼梯田为例。今天我们看到的哈尼梯田和1300年前的哈尼梯田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既有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原因,也有对于气候变化适应的原因。《中国国家地理》曾经策划过一期关于哈尼梯田的介绍。记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一些处于海拔较低地方的梯田出现了旱化的现象,就是将种植水稻改为种植香蕉和甘蔗。我认为,这既有农业经济问题也有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问题。当然,因为传统农业的“靠天吃饭”,产生了很多与天气气候有关的祈求风调雨顺的民俗习惯。


其实农业文化遗产对于气候变化并不是简单的被动适应,还有一种主动的调控,这方面在今天可能有更重要的意义。通过物种、系统合理配合等生态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物质投入和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所以说农业文化遗产是典型的低碳农业;提升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所以说农业文化遗产是典型的气候智慧型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是衡量农业生产系统韧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时候,也将它作为一个标准。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哈尼梯田的干旱适应能力。2009年到2010年期间,西南地区遭遇了很严重的干旱,哈尼梯田地区也有影响,但整体而言所受影响比其他地区要轻。我们调研中发现,这与哈尼梯田合理的景观结构、适宜的水源涵养树种、完善的水系和充满智慧的水资源管理方式有很大关系。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稻鱼共生系统。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稻田养鱼和单一稻作的条件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很大差异,突出表现在病虫害防治、水量控制、营养保持,以及甲烷排放等方面。是浙江大学的陈欣教授团队在浙江青田的研究发现,在稻田养鱼的情况之下,稻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与稻田不养鱼加上农药使用的情况相当。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如果我们重视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生态智慧,如多样化种植、种养结合等,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学品投入,减少碳氮排放。



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气象服务


我一直在呼吁气象部门应该积极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气象部门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气象服务的产品,如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候相似性分析、长期气候预测、气象灾害预报等,为农业物种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技术保护、耕作制度保护、景观保护,以及病虫草害的防控提供服务。


二是随着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可以开展针对不同农业文化遗产类型、不同游客消费需求的农事活动预报、气象灾害预报和特殊要素预报等。还可以进行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舒适指数和适宜旅游期的分析,最近我们团队基于中国气候特征和人群的舒适感受,开发了一个室外天气舒适指数,并尝试对于一些重要农业遗产进行了测算,看哪些地方适合旅游,哪些季节适合旅游,以及适合什么样的人群。



三是将一些气象服务产品与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功能农业发展结合起来,这是非常有意思也非常重要的问题。气象部门开展了国家气候标志产品的认定,像已经公布的250个中国天然氧吧中,26个就是农业文化遗产地。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的4个县和浙江丽水的4个农业文化遗产县,全部都属于天然氧吧地区。如果将这些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态、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最后,再次呼吁气象部门更多的关心和关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并希望在他们的支持下,农业文化遗产会得到更好保护、更好发展、更好利用、更好传承。谢谢大家!


文字经发言者审核

文字整理|王雪薇

分享到: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