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潮理事长出席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10月30日,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苏州开幕。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秘书长丹尼·里卡尔、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李亚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知评主持了本次开幕式。
本届大会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世界遗产城市组织(OWHC)主办;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承办;苏州市旅游局、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协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给与支持。大会以“世界遗产城市与旅游”为主题,围绕世界遗产城市的保护与利用、城市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管理等议题展开。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官员、主管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关部门领导、国内外多个世界遗产城市的代表与专家学者,以及多家新闻媒体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届大会。
接下来的会程中,有多场专题谈论会、专题发言、议题展示与咨询等活动,以世界遗产城市为出发点,深入到旅游管理、城市发展、经济治理等话题,开启民众与遗产、社区与遗产、博物馆与旅游等话题的跨界讨论。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Organization of World Heritage Cities, OWHC)由拥有世界遗产的121个国家的332座城市组成,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下属组织机构,世界遗产城市组织主要目标是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鼓励遗产保护与管理领域的合作以及信息和专业技术的交流,促进成员城市之间的团结互利。苏州市于2017年成功竞得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的主办权,并于2018年正式加入该组织,成为世界遗产城市组织在华的首个正式会员城市。
宋新潮在第三届世界遗产城市组织亚太区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丹尼·里卡尔秘书长、李亚平市长,
尊敬各位嘉宾、各位专家,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在如此美好的金秋时节,我非常荣幸与各位一起相聚中国苏州,出席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文物局,对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莅临大会的中外嘉宾,表示诚挚欢迎!
自1985年中国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以来,始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项目”的坚定支持者、维护者和积极参与者。目前,中国已有53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长期致力于推广世界遗产保护理念,积极改善遗产保护状况,努力提升遗产展示阐释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作为负责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部门,国家文物局积极支持并会同各地政府,在健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培育机制、完善世界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推动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世界遗产事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提高民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民众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时间跨度大、遗产类型多、价值内涵丰富,拥有古建筑、古遗址、文化景观、文化线路、遗产运河等多种类型。这些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大提升了当地民众保护遗产的文化自觉,也从不同角度和维度上,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活力。这是对我国五千年文明古国和历史文明贡献的最好诠释,为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人民自豪感、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精神支撑和动能载体。
二、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为中国的遗产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范例。围绕世界文化遗产开展的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在改善遗产保护状况和保存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推动遗产地成为了生态保护、环境优美、人文独特的城市文化空间和社会发展的新亮点。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创新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模式,为遗产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满足民众精神需求、促进多样化消费的重要手段。
三、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促进了遗产保护理念及实践经验的交流,不断丰富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内涵。以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为核心的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在中国被理解并广泛接受。文化景观、文化线路、遗产运河、活态遗产等新型文化遗产逐渐被纳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同时,通过敦煌、故宫、长城、大运河等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监测、展示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的对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逐步形成了注重遗产本体、周边环境和文化传统整体保护,尊重遗产地民众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倡导以监测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和预防性保护的良性机制。中国在遗产保护方面的新理念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积极的经验案例。
四、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为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融入国际文化遗产事业,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同行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近年来,中国多次担任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相继在苏州承办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西安承办了第15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上海承办了22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促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相关组织在华设立多个二级中心或分支机构。同时,在世界遗产中心的协调下,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成功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在国际遗产保护组织和专业机构中,在柬埔寨、蒙古、尼泊尔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在肯尼亚、孟加拉、埃及等遗产地考古合作项目中,都能看到中国专业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身影,他们为当地文化遗产保护、文物考古研究、专业人员培养等做出了中国贡献。
世界文化遗产事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积淀,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社会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一个缩影。当然,我们也无需讳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也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面临着专业人员不足、经费短缺、自然与人为破坏等困境。今天的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等问题。在这些方面,中国与亚太地区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有着相似的经历,面临共同的挑战。
中国政府愿意与国际社会一起,继续践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扎实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在科学制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实施重要遗产研究保护项目,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遗产保护水平,加强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持续推进,进一步提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近日,中国政府发布《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是为了着力解决当前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各国各地区政府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加强统筹规划和各方协调,增强世界文化遗产展示阐释能力,优化遗产地生态环境,积极鼓励和推动社区参与,推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健康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遗产地居民收入,让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成为推动遗产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中国苏州举办,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各位市长、遗产专家能充分交流、分享各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经验,研究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有效途径,共同探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关键性作用。
我们衷心祝愿本次会议取得丰硕的成果!
也祝愿各位同事、专家在中国、在苏州工作、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最新新闻
-
-
- 2025-04-29 协会动态
Call for Application!-Workshop on Serial World Heritage Properties in Asia-Pacific Region to be held this August in Quanzhou, China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In September 2023, 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published the Third Cycle Periodic Reporting and Regional Framework Action Pla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at its 45th ession in Riyadh,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The action plan underscored the importance of serial propertie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especiall
-
-
-
- 2025-04-27 协会动态
中国文化遗产绿色发展与多彩传承—国际古迹遗址日学术交流活动精彩发言集锦
2025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世界文化遗产主场活动“中国文化遗产绿色发展与多彩传承”学术研讨会圆满举行,4月19日,国际古迹遗址日主场活动公众讲座在岱庙成功举办,一起来看看知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集锦。
-
-
-
- 2025-04-24 协会动态
ICOMOS China代表团参加ICOMOS亚太地区会议
2025年4月16日-18日,恰逢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期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亚太地区会议在韩国首尔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