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

WORLD HERITAGE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亚太地区系列世界遗产主题工作坊完美收官

2025-08-17 浏览量:
2025810-817日,亚太地区系列世界遗产主题工作坊在福建泉州成功举办。本次工作坊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WHITR-AP Beijing)、福建省文物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共同主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教学研究基地协办。
817日上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为培训班授课,并出席结业仪式。宋新潮理事长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60年与中国的遗产保护”为题作讲座。他首先提出,本次培训班的举办地——泉州的申遗历程,反映了我们对系列遗产的价值阐述和保护管理不断深化的认识,契合本次培训班“系列遗产”的主题。他回顾了ICOMOS的诞生和发展历程,通过践行《威尼斯宪章》、融入世界遗产体系、设立专业委员会和推广新理念等方式,扮演全球文化遗产网络的构建和知识传播的角色。通过历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的变迁,可以看出ICOMOS从最初探讨古迹遗址保护专业问题,到重视人、精神等要素对遗产价值的重要性,直至如今聚焦时代挑战和危机,以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为使命和责任。宋理事长最后介绍了ICOMOS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影响,他表示,中国自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加入ICOMOS以来,一直与国际遗产事业并肩前行,与澳大利亚国家委员会、美国盖蒂保护所等机构开展合作,编制《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响应ICOMOS年度4·18主题活动、参与主题研究,推荐示范项目,不断拓展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视野,积极实践相关国际议题,共同守护全人类的宝贵文明。

结业仪式上,宋新潮理事长、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出宝阳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执行主任李光涵为学员颁发证书。来自澳大利亚、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塔克吉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共17名学员成功结业。

本次工作坊内容丰富,理论实践相结合。授课专家包括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世界遗产顾问路易莎·德马克(Luisa De Mar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特别顾问龙淼(Carolina Castellanos),马来西亚建筑师协会与建筑师管理委员会专业建筑师张建文(Tiong Kian Boon),日本富士山世界遗产管理中心主任、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总干事特别顾问稻叶信子(Nobuko Inaba),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分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邵甬,厦门市文物与博物馆协会会长、厦门市文物局原副局长李云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傅晶,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出宝阳,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燕海鸣,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区域与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傅舒兰。李光涵、解立主持了讨论环节。

工作坊期间,组织开展了泉州和厦门等世界遗产地调研。在泉州,专家与学员先后前往了德济门遗址、天后宫、开元寺、老君岩、九日山、洛阳桥等系列遗产的代表性组成部分进行参观与学习。在厦门,调研了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八卦楼以及风琴艺术中心,并参观了嘉庚教育遗产。

在讨论环节,大家围绕系列遗产的申报、构成、突出普遍价值和属性的表述、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保护管理策略等问题开展了多轮深入讨论。学员们认识到,系列遗产管理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且可管理的策略,但也需要谨慎选择构成要素与叙事逻辑,使所有遗产构成都能为突出普遍价值(OUV)及整体叙事作出贡献。实地考察后,学员们以嘉庚教育遗产为例,运用系列遗产相关方法,从申遗价值论证、遗产组成要素、对比研究、利益相关者、管理需求及价值阐释与传播政策等方面提出思考与建议。

路易莎·德马克(Luisa De Marco)代表所有的专家作总结发言,她首先对主办方表达了由衷的感谢。本次为期一周的工作坊通过讲座、案例研讨、实地考察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在各主办单位的高效组织下,深入考察了福建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成功实践,特别感谢泉州文广旅局及泉州文保中心的支持。本次工作坊聚焦《世界遗产公约》核心原则与操作指南,重点探讨了系列遗产申报的独特价值与挑战。德马克强调,系列遗产需呈现文化现象的整体性,而非简单组合;管理需融合宏观规划与社区参与;应重视全球价值与地方叙事的融合。在一周的时间里,工作坊组织了丰富的讲座来应对不同的问题,而实地考察,则生动呈现了遗产的多层价值与跨国文化交融。她表示,十分期待能与各国同仁在今后共同推进遗产保护事业。

本次工作坊的八位国际学员中,多位是首次来华。泉州独特的风土人情与深厚的历史积淀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如此,工作坊的课程内容也让他们获益匪浅。许多耳熟能详却未能深解的理念和专有名词,在专家的深入讲解下逐渐清晰。学员们也通过彼此的案例展示报告,拓宽了对世界遗产的认知,积累了更多国际遗产案例的经验。


分享到: